灵气复苏时代的日常_作者:未名月下(449)

  “哦,对了,上个月接到你母亲的结婚请柬,她已经跟那位登记结婚了,春节前举办婚礼。会选你们几个孩子都放假之后再办婚礼,应该是你那位继父的安排吧。”师傅经常能接到那位的电话,接触几次后发现人还是不错的。

  虽然难免有些商人的小市侩,但人家年轻时白手起家,妻子过世后也没乱搞,而是找个女人踏踏实实的过日子。

  做生意时也拎得清,不以次充好,不偷税漏税,至少算是合格的好公民了。

  苗笙也觉得那人还可以,既然人家用心安排了,参加一下又何妨,正好小弟还没去过其他城市呢,寒假带他出去玩一圈,再看看姐姐们也不错。

  心里想着苗小弟,他就嗷嗷叫着跑过来了,看苗笙泡在浴池里,也三两下把自己扒得只剩下小裤头,一下子蹦进水里,

  “嗷,哥,你总算回来了,可想死我了,下次再离家这么久,记得把我带上吧,我跟张奶奶学做饭了,可以给你当厨师。”

  “我还没到能随身带厨师的地步,到了也不打算带,你还是好生在家读书吧。”苗笙嫌弃的推开扒着自己的小弟。

  跟师傅锻炼有一阵子了,也没见他壮一点,这副排骨似的小身板,被他吃掉的猪牛羊都得死不瞑目。

  “哥,我跟你说,市里的好少年杯小提琴比赛,我通过初选了。以前我不是参加过歌唱比赛,还打入前二十了么,那时的一个老师就是负责我们预赛的。

  他跟我说,如果这次能在正式比赛中拿到前二十,他就推荐我高中去音乐学院的附中。”苗小弟得意的哈哈大笑两声,向苗笙邀功。

  苗笙对小弟一通猛夸,暗中看了师傅一眼,两人都笑起来。如果他能进入前二十,还用得着那个老师推荐么,只要文化成绩别太惨,附中肯定会要的。

  不过,有个人托底,小弟的心里就踏实了,就当花钱买个心安好了。

  苗小弟泡了一会儿,就起身帮张奶奶准备晚饭去了,苗笙在灵识中看到他脸上开心的笑容,和娴熟的手法,看来他是真的很喜欢做饭。

  以后至少能当个美食博主,他还有帅气的脸蛋加成,养活自己是肯定没问题了。

  当天的晚饭应苗笙要求,有莴笋炝虾仁,毛豆烧鲜贝,蛤肉小白菜,卷心菜炒鲍片,另外还有鱼头酸菜锅,红烧小猪排,用青瓜腐竹豆皮等等拌的北方花菜。

  既能满足苗笙吃蔬菜的要求,又能添点海鲜风味,张奶奶对苗笙的喜好一向拿捏到位。

  苗小弟还供献了自己发明的一道菜,芝士烤虾滑饼,将虾滑调好味后,摊成小饼放到空气炸锅里,烤好一面后,翻面盖上芝士继续烤。

  做好后外皮焦酥内里弹牙,虾肉的鲜香跟芝士简直是绝配,一家人对苗小弟的自制菜品都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苗笙鼓励小弟多创新,以后当美食博主也不愁没有招牌菜了。

  虽然家里人心中万分不舍,在苗笙回到南疆的第二天,还是送他上学去了。

  从十月到十二月,他旷课了整整两个月,如果没有官方帮他背书,告知学校他是有国家任务需要完成,早就被学校开除了。

  踩着早自习的时间走进教室,苗笙苦笑着接受同学们的注视,坐回娘子军堆里时,他感觉快要被沸腾的好奇心点着了。

  不想说谎,也无法回答这两个月他去哪里了,苗笙只能对一直扯他袖口的同桌,比了个给嘴巴拉拉链的动作,表示他什么都不会说的。

  班主任显然也没想好怎么糊弄学生,干脆选择视而不见,假装苗笙一直在班级里,从没离开过。

  苗笙的棉花糖同桌气得直翻白眼,在老师点名她上前领读外语课文时,还时不时瞪苗笙一眼。

  今天对苗笙来说跟受难日差不多,不止要应付同学们爆棚的好奇心,还得接受各科老师的连番拷问,几乎包揽了全天的课堂提问。

  好在虽然他人在执行任务,对读书可一点没敢放松,有两位资深教师量身打造的学习方案,进度甚至比学校这边还要快一些。

  各科老师见苗笙的水平一如既往,他们是满意了,可同学们却更加不满了,甚至怀疑苗笙之所以离开这么久,就是找高人补课去了。

  毕竟他有钱,万恶的农场主肯定是找到好老师,丢下同一战壕的战友,吃小灶去了。

  苗笙一时竟然无法反驳,他确实吃了不少小灶。两位有资格拿国家津贴退休的老师,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可不是吃素的,不只给他讲课,连高考的复习计划都帮他做好了,可这能说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