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玄学出道后我红了_作者:宗年(1157)

  一想起夜半看到的景象,衰老妇人就觉得自己浑身都在颤抖,又惊又怒。

  昏暗山林下,密密麻麻的坟墓无声矗立,新立起来的墓碑前摆着黄白相间的菊花,代表着南村对已经死去的人献出遗骸完成祭祀的感谢。

  她扛着锄头将刚回填还松软着的泥土刨开,在撬开盖子看到空荡荡只留下一丝腐臭气息的棺材后,她重重的愣住了。

  原本只因为祭祀上村长和老神婆的怪异之处而心生疑惑,所以她才会在半夜,顶着惊扰死者的歉疚前来查看。

  可她万万没想到,夏至祭时亲眼看着盖棺下葬的尸骸,却凭空消失了。

  惊疑之下,她连续挖开了每一座坟墓,撬开了每一口棺材。

  然后她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冻住了。

  ——每一年四次祭典后重新下葬的尸骸,都消失了。

  她站在一片狼藉的坟地里,身边到处都是撬开的空棺。在混合潮湿腐臭的泥土气息中,锄头从手中无力脱落。

  她知道,南村以往所有的祭祀……恐怕,要反噬回到南村自身了。

  衰老妇人想要向村长和老神婆说明自己的所见和看法,劝他们及时收手,不要再让诡异莫名的祭典继续下去,恐怕一直以来南村都拜错了神。

  虽然不知是邪神还是伪神,但却一定不会得到好结果。

  然而,村长不仅没有当回事,反而大骂了她一顿。而老神婆则耷拉着眉眼,一言不发,衰老得像是一具融化了的蜡像。

  这让衰老妇人意识到,恐怕从一开始,他们就知道祭典有问题。

  但是,既然村子能够受惠得利,又何乐而不为呢?

  那些接受了祭祀所带来的健康平安的村民们,同样接受良好。只是用死尸而已,又危及不到他们,那为什么要管呢?

  看着村人的态度,衰老妇人心都凉了。

  她打定主意,将年轻一代送出村子,只留下自己一人在村中。

  然后不等入夜,她就拿上了工具再次进了山。

  她此次的目的地,是深山中历代神婆完成祭典最后一步的地方。

  那里是南溟山河水的发源地,一切的源头。

  大片大片黄白相间的菊花盛开在河岸上,随着微风吹落河中,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但是,她却看到了令她惊骇到久久不能回神的一幕。

  ——就在河水源头的泉眼,清澈的水面下竟然是一具接一具的尸骸。

  有些是她熟悉的面孔,正是南村多少年来死去的人。有些穿着山外人的衣物,其中一些人曾因为徒步迷路而向她询问过山路。

  密密麻麻,数不清数量。

  死尸紧闭着双眼,皮肤被泡得青白肿胀,在柔柔波动的水波下轻轻晃动,已经不像是正常的人类。

  凉意从头顶一路向下,她矗立在河边,在炎热夏日却如同身处冰窖。

  她意识到,南村……为虎作伥,真的拜错了神,并且,还连带着害死了那些山外人。

  南村一直以来的平静,竟然是建立在无数尸骸之上。

  悲愤之下,衰老妇人泄愤般将河岸上的菊花拔起丢弃,然后跃身跳进河水中,想要将那些尸骸从河底捞上来。

  不管他们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将他们放在这里的人又有什么目的……她只想把他们原本的安宁还给他们,让死者入土为安。

  在听到那衰老妇人口中念念有词的古老咒语,看到她的在河水中扛起尸骸时做出的手势时,燕时洵恍然明白了,为何他会觉得这几张面孔眼熟。

  这妇人,就是几十年前的南阿婆。

  只是这个时候,南天还没有出生,就连他的父母都还年轻,刚刚被南阿婆送出村子。

  一如后来南阿婆将南天送走。

  无力劝阻村人的南阿婆,只能拼命保护自己的家人,然后再孤身一人做她认为对的事情,不让危机牵连到无辜之人。

  但是,燕时洵却敏锐的看到,那些沉在河底的尸骸身上,分明生长着一根根金色的丝线,在阳光下的水波中折射着若有若无的金光。

  就像是,变异了的植物根须。

  而与此同时,南阿婆并未意识到这一点,还在伸手去将尸骸抱起,无意间触动到了一根根飘散在水中的金色根须。

  燕时洵下意识上前一步,抬手张口想要提醒南阿婆小心。

  却被身旁的邺澧长臂一伸,挡了下来。

  “时洵,所有你所看到的,都是已经发生之事。”

  邺澧垂眸,平静道:“即便你想要救他们……生死不可违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