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玄学出道后我红了_作者:宗年(1173)

  在晃。

  燕时洵刚喘了口气,就立刻低头向下看去。

  然后他就看到,被他和邺澧踩在脚下的,并不是什么地面。

  而是一具棺材。

  这具棺材贴着山壁横放,被深深夯进山壁的几根木杆承重。

  褪了色的木板风化严重,明显已经有些年头了。

  在承受了他和邺澧两个人的重量之后,棺材连同下面的承重木杆,都在上下摇晃,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嘎”声。

  “这!”燕时洵诧异。

  “南和也用了特殊手段,一旦他感知到我的力量,应该又会逃窜,所以我暂时只能收敛力量,直到找到南和也的所在。”

  邺澧平静的解释道:“正好小路下面有悬棺,可以供我们落脚。”

  “悬棺?”

  燕时洵迅速抓住邺澧话语中的关键词。

  邺澧抬手指了指远处。

  燕时洵顺着看去。

  然后在看清了那景象的一瞬间,燕时洵瞳孔紧缩,面容上不加掩饰的惊骇。

  在一片黑暗的群山之中,一盏盏惨白的灯笼汇聚成一条盘山的灯带,在南溟山上绵延。

  这让燕时洵得以看清——

  在对面的山壁上,密密麻麻,全都是一具接一具的悬棺。

第224章 晋江

  燕时洵不是没有见过悬棺。

  因为幅员辽阔,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传统,出于对亡者的祝福,也都会对葬仪做出不同的解释,以此而衍派出了诸多殡葬形势。

  而将亡者尸骨封棺,再由力士和家属抬棺而上,放置在早已经被固定在山壁的木杆上,让棺木高悬在半空中,不被野兽啃噬,魂魄也可得以顺利往生。

  这样的殡葬方式远远看去,就像是棺材凭空悬在山壁上,放眼望去,像是亡者魂魄远离凡俗,极为震撼。

  故被称为悬棺。

  这代表了家人对于亡者最深沉的祝愿,希望亡者在死后的遗骸得以保全,希望亡者可以前往下一世轮回。

  不过,因为悬棺而葬需要的技巧太重,如果不是熟练能手,很可能会连抬棺者带着棺材一起掉落山崖,或者因为承重木杆固定不稳而让棺材滑落。

  所以,会这门手艺的人并不多,并且在传承中逐渐消失。

  到了现在,这种古老而稀少的习俗传统,早已经绝迹。

  燕时洵之前所看到的悬棺,也都是百年前留下的旧棺遗迹。

  并且,他看到的悬棺,多是借用了地势,不仅让人可以在山壁上找到落脚点行走,也可以让棺材下面有所依靠。一旦承重木杆意外断裂,也不至于让棺材摔下山崖。

  而即便是一个村落或种姓的悬棺遗迹,也不过是上百具之多,并且会随着时间流逝,木杆腐朽,再也支撑不住上面放置的悬棺,而让棺材摔下山崖,剩余下来的数量并不会太多。

  虽然在第一眼看到时,会疑惑心惊于这些棺材独特的殡葬方式,并且震撼于从前工匠的手艺之高超,但毕竟数量不多,即便震撼也有所限度。

  然而,燕时洵此时所看到的,却与他之前所见并不相同。

  ——这是,在整片光滑而直上直下的陡峭山壁上,整齐悬挂着的上千具棺木。

  翘头木棺错落有致的排列在山壁上,放眼望去如行军列队,震人心魄。

  燕时洵一手扶着身边的山壁,脚踩在悬棺之上,山风从身下万丈深渊吹拂而上,大衣衣摆上下翻飞,猎猎作响。

  他被震撼在了原地。

  上千具棺材,意味着……上千生命的死亡啊。

  他的心脏沉沉向下坠去,只觉得这上千具悬棺的重量,都压在了自己的心上。

  燕时洵从未想过,自己会见到这样一幕场景。

  更不要提分屏前的观众。

  他们之前还因为燕时洵与死人脸村民正面相遇而紧张万分,有些胆小的人被那张青白死人脸吓得放声尖叫,又差点被燕时洵不走寻常路的避让方式,刺激得心脏狂跳到蹦出心脏,有些有恐高症的人甚至被那一幕吓得吐了出来。

  可观众们万万没想到,比刺激更加刺激的事情,永远在下一秒等待着他们。

  画面一转,镜头对准山壁。

  上千具悬棺被惨白的灯笼勉强照亮,在微弱的光线和山间阴冷的薄雾中沉默无声,却依旧诡异而震撼。

  猝不及防看到这一幕的观众们,顿时觉得头皮都麻得快要炸开了。

  [日啊!这踏马是啥啊,是啥啊!!!别告诉我都是棺材啊!]

  [目瞪口呆,这是把棺材挂在山上了吗?咋做到的?孩子没见过这场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