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玄学出道后我红了_作者:宗年(1266)

  [为啥有的人物画得这么恐怖啊?脸色白惨惨的就算了,为啥要在脸上画两坨腮红?眉毛还那么黑嘴巴鲜红,这是什么审美!]

  [可能是当地的民俗审美吧。理解一下吧,有些能工巧匠是做东西很厉害,但人家又不是大画家,画的没那么好也是情有可原。]

  [这个是为了投影的时候更加显色吧,才画的那么重,就像演员都画浓妆一样,毕竟灯光吃妆。]

  老人还在懒怠的讲解着每一个皮影人物都代表着什么,还有它们各自的工匠。

  那不情愿的口气,像极了被迫上班的打工人。

  听得张无病都深深怀疑,这个博物馆的主人是不是欠了老人钱,还是很久没发过工资了。

  不然怎么会这么怨念?

  但就算老人想要讲解,嘉宾们也忍不下去了。

  最先转身走出去的是宋辞。

  小少爷一路推开旁边的人闷头走,直到出了房间,才像是之前一直憋气一样,大口大口的呼吸着新鲜空气。

  因为房间不大,嘉宾们和张无病等导演组的人进去之后,就没什么空余地方可站了,所以燕时洵和邺澧并没有进去,只是在门口等着。

  此时看到宋辞这副模样,燕时洵挑了挑眉,问道:“不舒服?”

  宋辞摆了摆手,脸色差劲的道:“太压抑了,我怀疑办这个博物馆的人根本没有艺术素养,本来好好的东西被他摆成这样,简直糟蹋东西。”

  忍了忍,宋辞还是没忍住又道:“见哪个博物馆这么挂人物画?一个接一个密密麻麻,还是这个尺寸的?”

  宋辞作为宋氏娱乐的小少爷,不管他本身喜不喜欢,平日里确实接触过不少艺术家和博物馆,无聊的展览也看到吐。

  就算他并不是学艺术的,也知道博物馆应该怎么展出藏品。

  最起码,不能搞成这样压抑的氛围。

  简直就像是在恶意的故意让参观者不舒服一样。

  ——几十个人在同一个房间的四周一齐盯着你,几十双眼珠密密麻麻,逃不脱它们的视线。

  还挂得那么高,压迫性十足。

  无论是谁在那个房间里,都不会觉得好受。

  燕时洵见宋辞不舒服,便走到近前去看。

  他一抬眼,就对上了一张正对着房门的皮影人物。

  这大概是所有等身高的人物里最矮的一个,画的是个青面獠牙的鬼怪,背后十八根手臂张牙舞爪的拿着各类阴器,眼睛瞪如铜铃,正矮身欲朝画面外扑去。

  鬼物身上到处都是一层层堆叠的皱纹,形象看起来极为骇人。

  燕时洵先是一惊,随即反应过来,这应该是鬼戏角色。

  传统的戏文中,经常都会见到与地狱阎王有关的桥段。

  有的是为了劝人向善,少做恶孽。有的则是为了让以前那些有冤仇无处伸的人们,最起码能在看戏的时候,出一口心中恶气。

  因此,很多戏种里都能见到鬼戏。

  对于孩子们而言,这也是他们很喜欢的桥段。

  因为一般的鬼戏中为了体现鬼怪的恐怖,都会带上些杂耍来表现,表现形式比起其他角色来得更为痛快过瘾,常常能看得孩子们兴奋激动。

  显然,传承了有千年历史的白纸湖皮影,也保留了鬼戏部分。

  但知道和接受却是两码事。

  即便燕时洵很清楚这应该是正常的,但还是因为鬼怪的形象而有些不舒服。

  ——那十八条手臂中,除了寻常的阴器之外,还拎着人头人腿。

  为了追求精妙,就连人头下面淌着的鲜血,都被用染红了的皮子表现了出来。

  乍一看,真就如同鬼怪砍断了人头拿在手里,鲜血淋漓一地。

  也不怪宋辞会不舒服了。

  燕时洵心中叹了口气,面上却丝毫不显。

  老人也注意到了走出去的宋辞和过来查看的燕时洵。

  显然,老人还畏惧愤恨于最开始在大门对峙时,燕时洵表现出来的攻击性和敏锐。

  因此老人不高兴的两只手往后面一背,佝偻着腰身就从众人中走过,往门口走去。

  虽然老人比所有人都矮上很多,但在他走过的地方,众人都自觉的让开了位置让他通行,不想要对上他。

  “你们不愿意听,我还不愿意讲呢。”

  老人嘟嘟囔囔的道:“要不是你给了足分量的钱,当我愿意待在这里讲些没用的东西吗?去外面多好。”

  “你们自己看吧,有事再喊我。”

  老人在走出房间的时候被门槛绊了下,打了个晃没站稳,就从房檐下的阴影里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