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时洵掀了掀眼眸,视线从周围那些被塞在角落里的书卷上划过。
都是与他手里的名册一样的制式。
看来,这位鬼差在回到旧酆都之后的年岁里,一直都在搜集着当年的名册,并且一卷卷翻看。
燕时洵不了解曾经的旧酆都,但是他身边是有人可以询问的。
无论是身为阎王的张无病和井小宝,还是酆都之主邺澧。
从他们那里,燕时洵对于阴曹地府的一应疑惑,都可以得到诚恳详尽的解答。
虽然之前燕时洵并不知道张无病是阎王残魂转世这件事,但是因为井小宝刚接手地府,虽然他的力量足以支撑起地府的运转,但毕竟死的时候年龄太小,现在又玩心重,所以燕时洵担心他无法处理好地府繁杂的事务,考验过井小宝好几次有关地府的功课。
而通过井小宝磕磕巴巴的心虚叙述,燕时洵听得多了,也大抵知道了地府这种地方是如何运转的。
对于每个阴差来说,它们都有自己要做的工作。
为了防止阴差插手人间事务,扰乱阴阳,所以它们只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却不知道别人的工作内容。
也就类似于现在的保密方式。
这套工作方法,是上任阎王留下来的,在他死亡后的一百年间,使得地府依旧有序运行。
如果不是后来,一部分阴差因为久无监管而对地府的力量垂涎,因此监守自盗,使得地府动荡。那按照上任阎王留下来的这些安排,是可以支撑地府继续运行下去的。
井小宝用他聪明的小脑瓜想了很久,也没想出更好的方法。于是他一拍胖爪爪,愉快的决定沿用上一任阎王留下的所有东西,然后快快乐乐的扑去地狱找厉鬼玩耍了。
那时燕时洵只觉得又气又好笑。
但现在,知道了阎王和邺澧之间在千年间互相制衡的关系后,他心里有了别的猜测。
酆都和地府,采用的应该是类似的工作方法。
不论鬼神如何高居神台,去人间将鬼魂羁押到阴间的,都是阴差鬼差。
这套方法,确实可以保证它们的工作有序进行。
但很显然的一件事是,以邺澧在千年前的愤怒来看,当时参与到那一场战斗中的旧酆都鬼差,不会被战将放过。
更何况在战将看来,那些旧酆都鬼差身上同样背负着因果,间接使得怀着怨恨而死的鬼魂无法复仇,所以没有留下它们的必要。
所有参与了战斗的旧酆都鬼差,都尽数死在了千年前的战场上。
而白姓先祖,是在家门口捡到的濒死鬼差。
按照白师傅所言,白姓先祖又是在进入西南密林的时候,被途径密林离开西南的鬼神所救……
燕时洵的思绪转了一圈,微微皱起了眉。
他猜测,当年救下白姓先祖的,是刚刚杀死了北阴酆都大帝的邺澧。
但以邺澧的行事风格来看,他不会无缘无故的发善心,放过某一个鬼差。
光是从阎王对千年前事情的叙述中,燕时洵就能够感受到邺澧当年的愤怒。
又何况是身为当事人、正在怒气头上的邺澧。
不会有旧酆都鬼差,能从战场上逃离。
它们都为曾经的高高在上而付出了代价,因果循环,它们从前如何冷眼看着鬼魂哭嚎乞求一个复仇的机会而无动于衷,那时它们就如何哭嚎着求十万阴兵放过它们。
却最终还是被满怀愤怒的忠诚将士们,重重挥刀向下,斩碎了魂魄。
既然如此,那当年逃脱了已死,并且倒在了白姓先祖门口的鬼差,就必定不是在旧酆都负责战斗的。
可能是后勤,又或是文书。
燕时洵不清楚。
但是单看先祖房间里堆积如山的书卷,燕时洵就看得出来,鬼差在旧酆都失势后的一片混乱中,想要搜集这些原本不是自己工作内容的资料,又多不容易。
况且,那些书卷的泛黄程度多有不同,有些保存完好,有些已经破破烂烂,看起来经历过不少磋磨。
鬼差应该像是老鼠搬家一样,一点点从废墟中找到了这些书卷,带回家,想要从当年的名册里翻找什么东西。
找什么?
燕时洵眸光暗了暗。
他注意到自己手中的名册上,有一个人的名字,被鬼差圈了出来。
是一个死在千年前的人。
死因是,战死。
罪名是……仇恨。
燕时洵蓦地想起邺澧在千年前的那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