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沉眠_作者:岳千月(289)

“有一种说法,”杜老教员道,“当年令帝帅决裂的矛盾就是这个神圣战役,大帝想要进军远星,统帅却认为应当先让满目疮痍的帝国休养生息,同时解决宇盗作乱的问题。”

“那段时间两位天天吵,从皇宫吵到军部,外界也分成两派跟着吵……后来大帝震怒,直接把统帅送到后方去了。”

姜见明皱眉:“大帝会这么急着朝远星进军,主要还是因为资源吧。”

他翻开自己的腕机,调出投影,将自己查阅到的资料投到虚拟屏幕上:“战时消耗了太多真晶矿作为机甲星舰的能源,建国后真晶矿严重不足,连镇定剂的制造都很困难。”

“对,”杜老教员点头,摸了摸自己的白眉,“小姜你这不是看得很明白么,很少有人能关注到这一点的。”

“但很遗憾,第一次神圣战役,以惨烈的代价告终。”

老人的声音沉重下来,“远征舰队打得辛苦,又在半途遭到熔岩宇盗偷袭,被困在小行星带……噢,就是现在俗称的恶魔之舌,差点全军覆没在那。”

“最后还是亚斯兰统帅重握兵权,率军救援。但这一战依旧被认为是惨败,上万军人连遗体都带不回来,民众怨气滔天。”

姜见明忽的抬起头,眼底清光湛湛:“是这个时候吗?统帅为银北斗立起英灵碑,写了那篇祭文。”

纵难埋骨故土,苍天寰宇可葬。

我见英魂飞赴星海,应似白鸟归巢。

那是银北斗异星飘雪的地下,丛林般写满名字的白碑,安放骨灰的一枚枚黑砖,数十年如一日地告慰着难以魂归故里的英灵。

杜老教员深深地点头,他喝了一口咖啡,长久地沉默。

“……收军之后,亚斯兰主动交回兵权,回到瓦森。但没多久,新帝历三年,统帅就病逝在瓦森,一代传奇就此落幕了。”

也不知是战败的打击还是统帅病逝的震动,大帝消停了三年。

新帝历六年,大帝不顾国内反对,强硬地发起了第二次神圣战役,大获全胜。

星舰炮火连天,扫荡穹宇,开疆拓土,大批异星生物被驱逐清剿,舰队将帝国金旗插上了征服的首个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带回的真晶矿数不胜数。

大帝的脚步不停,紧接着又发动了第三次神圣战役,依旧是大获全胜。

适合人类生存的远星际异星从一个变成三个,后来建起了银北斗军的常驻要塞;帝国疆域内再无异星生物横行,于是晶粒子浓度降低;真晶矿的稳定供应使得镇定剂开始普及,晶乱病也渐渐消失了。

极端的环境催生出极端的思想。而当战乱远去、和平降临,此前一直被视为“劣等品”、“附庸”乃至“奴隶”的残人类,也开始跌跌撞撞地挺起胸膛行走。

无限的光明,无限的荣誉,无限的希望,于此刻照耀在新生的帝国上。

“可惜啊,可惜统帅走得太早啦。”

聊到这里,老教员不禁摇头长叹:“没能亲眼看一看这个帝国现在的样子。”

叮叮……咖啡厅的小风铃哀伤地打着转。

英雄一生,史书一页,功过成败也好,兴盛衰亡也好,就这样过去了。

新帝历八年初,第四次神圣战役打响。

这一次,远征舰队走得很远。

与前三次一样,仍是大帝亲征,但这次的舰队不再与异星生物恋战,也不执着于寻找新的宜居星球。

他们只是远航,奋力地想走得远一点,更远一点。前行,探索,追求未知,仿佛象征了人类无尽的意志。

“你怀疑第四次神圣战役就到达了晶巢。”

杜老教员缓缓地说,“不错,是有一些这方面的迹象,但还没有切实的证据。因为第四次神圣战役的士兵们几乎也参战了第五次,全牺牲在那里了,当然也带走了真相。”

姜见明蓦地变色,他不禁站了起来:“不是说最后一次神圣战役的兵都是金日轮吗?”

杜老教员摆摆手:“哎,就是那么说着嘛。穿的是金日轮的军装,皮下的军籍哪儿都有。”

姜见明不说话了,苦恼地按着太阳穴坐下。

太多零碎的信息让他的脑子有点乱,这时候适合来点轻松的话题放松放松,姜见明于是随口道:“老师对大帝和统帅怎么看?”

“噢哟,”杜老教员的目光在深陷的眼窝深处亮了亮,一副“说到这个我就不困了”的架势,笑眯眯道:“小姜是想听书本啊,还是想听八卦啊?”

“……”

姜见明眉头抽了抽:“老师,请您正经点。”

“哎!”杜老教员拍了拍大腿,加深了他那为老不尊的奇妙笑容,“那史书上的评价小姜又不是没读过,还用找老师来跟你上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