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马车摇摇晃晃行驶过来,望着城门口排起的长队,车夫停车,回头道:“公子,琅城到了,前头长黎军正在盘查,我不敢过去,您就在这儿下车吧。”
须臾,一名戴着帷帽的白衣青年掀开帘子,付了车钱:“有劳。”
他走近城门,就见城墙上贴着一幅画像,正是自己。
陆雪朝轻叹:“这是真急疯了……”
一路靠近琅城,就听说怀允在到处张贴画像找他。然而他为了早日抵达琅城,走的是与长黎军截然不同的路径,就错开了。又因乱世中只身上路危险,这张脸又太过招摇,便以帷帽遮面,如此就是遇上他,也不知他就是锦朝帝要找的人。
陆雪朝在画像前久久驻足,也就引起了守城军的注意。
乱世逃难的百姓大多粗布麻衣,灰头土脸,此人虽有舟车劳顿、风尘仆仆之态,一身白衣却不染纤尘,鹤立鸡群般打眼。
又戴着斗笠遮遮掩掩,实在可疑。
一名士兵上前两步,问:“见过画像上的人?”
陆雪朝颔首。
见过,就是我。
士兵眼前一亮,又有些怀疑。这些日子为了拿赏钱胡编些线索滥竽充数的人也不是没有,他们也不是什么人都敢往陛下跟前带。
正要细问,就听得一声:“怎么了?”
士兵抬头,连忙抱拳行礼:“秦将军。”
秦玉龙远远就见陆雪朝绕过排起的长队,径自走到最前头,想也不想就道:“去后面排队。”
话音未落,陆雪朝伸手掀开帷幔。
秦玉龙:“……”
“陛下!陛下!您看谁来了!”秦玉龙火速赶回军营,嗓门高得整个营地都能听见。
谢重锦抬头,撞见熟悉的一袭白衣,再也移不开眼。
秦玉龙极有眼色地退了出去,还嘱咐任何人别来打扰。
谢重锦久久凝望着陆雪朝,仿佛在看一个幻觉。
直到陆雪朝出声:“怎么?相伴二十载,不过月余未见,便认不出我了?”
“怀允这般,可会叫我伤心。”
谢重锦这才回神,起身大步上前,将陆雪朝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遍,方才猛地抱紧他,一言不发。
陆雪朝感受到谢重锦颤抖的气息,轻轻拍他的脊背:“我回来了,安然无恙。”
良久,谢重锦才开口:“清疏,你去哪儿了?”
“再找不到你,我便不好了。”
这是谢重锦最深的恐惧。
谢重锦不能接受自小相伴长大,形影不离的人,有一天突然离开他,从此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陆雪朝等谢重锦稍稍平复下来,方才将路上的事长话短说。
他说得轻描淡写,只说是遇到吴峰后成功反杀,想着谢重锦最后一定会来琅城,就一路赶来。
谢重锦听得心惊肉跳,不敢想象其中有多少艰险。且不说清疏不会武功,反杀吴峰的过程定然九死一生,将明城距此千里之遥,乱世中清疏只身一人是如何来到琅城的。
清疏从未孤身出过远门,前世被困于深宫,纵有出行,也都是他陪伴在侧。
“没有下次了。”谢重锦哑声,“这是最后一次。我真的……会吓疯。”
“可我也好好的不是吗?”陆雪朝望着他,“怀允,别怕。”
“你不必担心弄丢我,我知道你弄丢过我很多次,所以才这样害怕。可这次不一样了。”
“我自会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来寻你,你丢不掉的。”
第102章 尾声
熹朝五年九月初十,锦朝帝率兵攻破琅城,亲手取崇兴帝首级,悬尸三日,挫骨扬灰。夜郎上下大乱,皆以为亡国之兆。
熹朝五年九月十四,锦朝帝得胜撤兵,长黎军班师回朝,未取一砖一瓦,未伤一兵一卒,举世皆惊。
谁也没想到锦朝帝轰轰烈烈了这两月,攻破夜郎都城,手刃夜郎国君,竟对夜郎国土毫无兴趣,仿佛只是来观光一趟,顺便杀个敌国皇帝。
民间传言,锦朝帝是找回了他心爱的皇后,只要美人不要江山了。
夜郎各地起义军尚在讨论如何推翻崇兴帝,崇兴帝便被锦朝帝枭了首,接着又合伙商量如何一致对外对抗外敌锦朝帝,谁知锦朝帝来过一遭便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留下群龙无首的夜郎一片内乱。
暂时结盟的各方枭雄瞬间化友为敌,各方势力割据,意图争夺帝位。
经过漫长的混乱动荡,最终一名草根出身、名为叶央的英雄脱颖而出,一举称帝。其爱民如子,励精图治,主和平,重农商,深得民心。
传闻新帝曾见长黎皇后画像,久久震惊失语,此后对长黎表露亲近之态,两国化干戈为玉帛,建交达成百年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