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事情解决就好。
人为闹鬼的话那就更好了,以后不愁顾客不敢来。
嘿嘿,算下来,还算他捡便宜了呢。
牧鱼看着他,“你觉得这就结束了?”
徐沫的表情有些微妙,“什么意思?”
牧鱼摇头。
分明连他自己都不相信。
“之前赵长书帮忙转述的时候曾经说过,不止一个人看见有人在戏台上唱戏……”
对于闹鬼的传闻众说纷纭。
有人说,半夜经过时,听到里面有人在唱戏;也有胆子大的人进来过,说看到戏台上有人装扮整齐在唱戏;还有的人甚至不知怎么就走了进来,回过神时,发现自己就坐在台下,周围一圈看戏的人……
“先报警吧,会所的事先放一放。”牧鱼道,“他可能生病了。”
他也从那人身上感觉到了浓重的阴气。
这是长时间生活在特殊环境的后果。
徐沫的笑容僵在脸上,“什么意思?”
什么叫“先放一放”?
“意思就是,”牧鱼重新打量着黑洞洞的戏园子,“这家戏园子确实在闹鬼。”
这位神秘人身上的阴气,根本不足以造成戏园子如今的氛围。
徐沫心中最后一丝侥幸破灭,蹲在地下直挠头。
他就是个普通人啊,就不能遇见点普通事吗?
牧鱼同情地看着他,“明晚我们还要来一次,你还来吗?”
到那个时候见的可能就是真的鬼了。
徐沫差点把自己的脑袋甩出去。
不了不了,还是不了。
好奇心害死猫,他经历这一出就够了。
普通人装神弄鬼都吓够呛,如果遇见真鬼……
徐沫用力搓了把脸,认命地打电话报警,刚挂电话又听牧鱼说:“你现在还能找到那几位了解这座戏园子的老人吗?”
徐沫点头,“就在那边老城区,前段时间我还找他们来着。”
就在他们交流的过程中,那位地下老人又抱着留声机平静下来。
他一遍遍抚摸着冰冷的机器,偶尔低语几句,仿佛搂着全世界。
在如此诡异的环境中做出如此诡异的行为,让人不自觉有些毛骨悚然。
因为常年生活在地下,又或者因为长期生活在鬼宅,他看上去神经都有点错乱了,完全没法跟人正常交流。
指望从这里找到线索,看样子是不可能了。
牧鱼想尽快弄清楚五爷是谁,这台留声机又有什么来历。
或许这些也会帮他揭开鬼戏园之谜。
第70章 梨园(四)
原本徐沫还想拿着流浪汉出出气,或者找个懂方言的人,问问他到底要干嘛。
可听牧鱼这么一说,一颗心顿时拔凉拔凉的。
感情这不是罪魁祸首。
算了,还是报警吧。
不然就算问出来又能怎么样,难不成还玩一出监/禁play啊?
凌晨四点,警车呜哩哇啦停在著名诡异建筑门口。
这个时间街上一个人都没有,只偶尔几片碎叶夹着雪沫磕磕绊绊穿街过巷,眨眼消失在黑灰色的夜幕中,看着格外冷清。
也不知是寒冬太冷还是心理作用,下车的警察都跟着打颤颤。
总觉得一到这附近就格外阴冷。
“那流浪汉选在这里安家也是胆子大……”
他拽着衣领把下巴往里埋了埋,小声嘟囔。
刚才接到电话,听说那栋著名的戏园子里面发现了流浪汉,他们就过来了,路上还讨论了下徐沫。
徐沫,一个原本在蓉城查无此人的角色,前段时间突然因为地皮夺标而爆火。
地皮竞标经常有,但抢着竞鬼标的,不多。
于是一时之间,徐沫就一跃成了蓉城某特定频道的知名大冤种。
连本地首富每年都要闹几次的花边新闻都被压下去了。
仿佛所有的人都预见,他的钱要砸在手里了。
啧啧,太惨了。
俩巡警下了车,脚刚要踩上戏园子前方的马路牙子,突然又齐齐停住。
两人对视一眼,露出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虽说讲究科学发展观,但有的事儿吧,不能不信啊!
可职责在身,群众报了警,他们就必须出警。
两人正要咬牙进,就听见一阵脚步声伴着回音从戏楼里传来,中间似乎还夹杂着胡乱的吆喝,听上去相当突兀。
几分钟后,一串人影出现的门口。
打头的青年身材高大,手里还扭着一个不断挣扎的流浪汉。
其中一个民警是本地人,模糊辨出“不走……”“守着五爷”什么的。
什么五爷?
那青年旁边跟着一个年轻人,两人都是一副好相貌,活像聊斋志异里荒宅中钻出的精魅。
报案人徐沫走在最后,两臂平抬,手里举着一台老式留声机,表情非常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