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食客不是人_作者:少地瓜(40)

虽然都是警察,但是刑警接手的大多是恶性刑事案件,经常要跟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打交道,算是常见警种中比较累也比较危险的工种。

夏长清似乎也回忆起当年,眼神中流露出明显的追忆和怀念,也有不甘和遗憾。

“只是两年前,我在追捕逃犯的时候受伤,造成脊椎脱出,恢复后也没有办法再继续高强度的抓捕工作了……”

虽然是几句轻描淡写,但不难想象。当时是何等的惊心动魄。

普通人可能很难想象,哪怕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每年也会有许多案件迟迟难以告破,以至于成为悬案。

夏长清就遇到过不止一次。

而令她印象最深,也是至今,甚至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则是刚参加工作后不久的一起。

一起甚至不能被定性为刑事案件的案例。

事件的起因是一次家暴。

一般来说,基层民警都很头疼这种案子。

主要是家暴这种事情是会上瘾的,绝大部分有一就有二,最彻底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离婚,并且远离有家暴倾向的男人。

但说来容易,做来难。

第一,取证很麻烦。

第二,很多女性或是迫于社会压力,或是迫于经济压力,对婚姻依赖性很强。

有时候外人帮忙调解,吃力不讨好,最后女方反而会帮着施暴方说话。

普通情况,家暴是不归刑警管的。

但那次那名叫黄玉华的主妇受伤实在太严重,当时就爬不起来,被送到医院后发现内脏出血。

于是家暴性质立刻上升为刑事案件。

当时带夏长清的警察接手了,她也全程跟随。

根据夏长清的回忆,黄玉华当时是想离婚的,可是她放心不下不满三岁的儿子,而且她的丈夫张勇痛哭流涕下跪求原谅,信誓旦旦的保证不会有下一次,黄玉华就犹豫了。

在当家庭主妇之前,黄玉华只是一个普通的超市收银员,没有什么一技之长。

如果离婚,能不能拿到儿子的抚养权暂且不提,就算能拿到,也很难给他良好的生活环境。

光靠自己的收入,她甚至连房子都买不起。

这就是摆在绝大多数家庭主妇面前最大的难关:经济压力。

夏长清现在还记得前辈当时叹的那口气,“完了。”

这种事一旦当时不能下定决心,基本就离不了了。

而当事人如果自己没有离婚的意愿,外人无权强力干涉。

然后仅仅过了两个月,黄玉华再次来到派出所求助,说她丈夫又打她了。

但张勇显然是个非常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的人,这次他用了皮带,打人非常疼,可留下的却基本都是皮外伤。

甚至连轻伤都算不上。

据张勇辩称,是黄玉华自己行为不检点,跟外面的男人眉来眼去,勾肩搭背,他作为丈夫一时热血上头才动手。

“……但一段时间以后,黄玉华失踪了。”

夏长清神情凝重道。

第21章

牧鱼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

“您是担心黄玉华被害吗?”

夏长清道,“不是担心,我几乎可以肯定她出事了。”

包括她师父在内的几名同事都认为黄玉华被害的可能性非常大。

这是一种直觉,长期奋战在刑侦一线的刑警们特有的直觉,很少出错。

“张勇这个人对内有非常明显的暴力倾向,而且相当狡猾大胆,每次家暴都在不断试探底线,有两次直接掐脖子,就是非常典型的表现。”

对这类人而言,从施暴到谋杀,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难跨越。

说到这里,夏长清用力搓了搓手,长长地叹了口气,“但是我们没有证据。”

最最关键的是,他们既没有黄玉华被害的直接证据,也找不到她的尸体。

当时张勇报的是失踪,但警方却发现疑点重重:

就算户口本和换洗衣物来不及拿,可谁离家出走会不带身份证?

黄玉华是个外来的家庭主妇,性格也内向,娘家离得远,几乎没有任何社交圈,每天两点一线就是家和菜市场。

而她买菜也没有固定摊位,都是哪家便宜去哪家,有时可能在路边看见乡下进城卖菜的小贩随手就买了。

这就直接导致搜寻工作非常困难,因为没人会注意到她消失。

当时发现疑点后,警方传唤了张勇。

可惜十多年前的康城监控系统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监控画面不清晰,且存在大量死角。

只要有心,很容易躲过去。

因为没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只好又把张勇放了。

后来走访时有邻居回忆称,张勇报失前几天曾听到夫妻俩争吵,一度上升到扭打,然后就没有动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