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第115分钟,克罗斯传向禁区内的球,被瓦拉内抢先头球定出来。
博阿滕抢到第二落点,看到左路有空当,可是因为体能耗尽,传球也传球也出现了失误。本来要给菲恩的传球却直奔底线而去。
博格巴追了一段,眼看球就要出界,也没有再追,但这时候,一个身影却从他的旁边冲了过去,硬生生在底线上,倒地把球勾了回来。
“莱因哈特……”鲁伊特肃然起敬,“他还没有放弃。”
施魏因施泰格说道:“只要终场哨音没响,他就不会放弃。”
比赛第116分钟,基米希右路拿球,传到禁区,格雷茨卡拿球,斜传左侧,布兰特漏了一下,球滚到后点,菲恩从后插上,凌空打门,球打在坎特的腿上,飞出底线,德国队获得角球。
克罗斯和罗伊斯同时走向角旗区,令人意外的是,本来应该在禁区内抢点的菲恩,也跑了过来,三个人商量着什么。
罗伊斯眨了眨眼,汗水淌进了眼睛里,强烈的刺激让他睁不开眼,眨眼也无法环节。
菲恩余光看到他这个动作,抬手在他后背揽了一把,罗伊斯便低头,在他球衣上挑了块还算干净的地方擦去汗水。
很快,菲恩回到了禁区,但却并没有跑向球门的方向。
裁判鸣哨,克罗斯开了个战术角球传给罗伊斯,自己则往回跑。
罗伊斯再回传克罗斯,这是个很好的传球点,但前面的坎特和托利索早有防反,克罗斯没有传球,而是直传向底线,又交给了罗伊斯。
“好球!!!”鲁伊特惊呼,“非常隐蔽的传球,破解了托利索和坎特的防守。”
“罗伊斯!倒三角回传禁区,格雷茨卡,他没能碰到球。”
“另一边,还有!”
菲恩就等在那里,在这一刻,七万人的圣彼得堡体育场万籁俱寂,他只听得见自己的心跳。
一下一下,沉稳而充满力量,将血液送入主动脉,流向四肢百骸。
起脚,触球,兜出弧线。
禁区内,每个球员站位都印在了他的脑子里。
只有一条弧线,能避过所有防守球员,只有一个点,那是门将的视野盲区。
菲恩转身,没有再往球门的方向多看一眼。
“g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al!!!!!!!!!”
媒体评论席上,鲁伊特“噌”的站起来,激动之下,差点把桌子掀翻。
“哇啊啊啊啊啊啊!!!菲恩!菲恩!菲恩!”
球门后面传来山呼海啸的呐喊,黑红金三色旗在空中飞舞,几万人齐声高喊菲恩的名字,震耳欲聋。
“菲恩-莱因哈特!!!临危之际,他挺身而出,拯救了德国队!”
菲恩冲向场边,所有理智都已经随着那个球飞向了球门,剩下的都是心之所至。
“今晚,他是整个德国的英雄!!”
“这粒进球,价值连城!”
他跑了一段,握紧双拳,滑跪到场边。他的脊背依旧挺得笔直,身后的“Reinhard9”的字样和他的金发一起,在聚光灯下闪闪发亮。
菲恩抬起头来,罗伊斯就站在不远处。
下一刻,罗伊斯也跪在他的面前,两个人紧紧拥抱在一起。胸膛相贴,隔着相同的球衣,清晰的感受彼此的体温和心跳。
“哪怕比赛已经到了最后时刻,我们始终相信,他能改变结果,因为他是菲恩-莱因哈特,这个名字总是能创造奇迹。”
场上场下,队友们一拥而上,将两个人围在中间。还有什么,比绝望中重燃希望更加振奋人心。
“2比2!比赛第117分钟,德国队再度扳平比分!!!”
耳边,队友们激动的大喊着什么。罗伊斯一个字都没听进去。
他侧过头,嘴唇碰到菲恩的耳朵,额头却在他头上的纱布上蹭了蹭。
这个不经意的动作让菲恩将他抱得更紧。
这场比赛,他们踢得无比煎熬。错落
后到扳平,常规赛到加时赛,再次落后,逼上绝境。
罗伊斯经历过许多命悬一线的时刻,在遇到菲恩之前,他从来不相信奇迹,因为他从未见过。
遇到菲恩之后,他才知道,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一生的硬骨头,无论身处怎样的境遇,也从不低头。
大屏幕上正在从各个角度播放这个进球的回防,尤其是菲恩最后的射门,导播给了他个特写。他的目光坚毅而凶狠,像一头伺机而动的野兽。
鲁伊特看着回防:“真是一次漂亮的战术配合。”
他言语中透露着一丝庆幸:“不难看出,也有一些运气成分。”
“不!”施魏因施泰格否定了他的说法,“绝对不是。”
“以我对他们的了解,这一定是一次经过精心设计,并且多次演练的战术配合。”
“具体说说。”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已经睡了(大姨妈痛得死去活来),热醒了,睡不着,起来又把这章写完了。
感谢在2023-06-2823:56:44~2023-06-3004:06:2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苏幕遮、Siagl、skm小精灵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Ryouji213瓶;文旦、Hixy50瓶;清嘉_Atobe、晨曦、芝士小栗子、黛茜20瓶;是果汁诶15瓶;叶瞑13瓶;月亮曲奇、淇凌、居子兰、阿季、栖惠、贝宝、酒柠、Gin10瓶;能抓到耗子的好猫咪、小怂5瓶;躺着舒服、二十四桥明月夜3瓶;生姜、21486331、352894122瓶;Cjx、离危批大口喝粥、瓜瓜、Trico,、今天懒羊羊、Sunny_614、敏敏1116、西索库洛洛、一苇渡江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30章
施魏因施泰格说道:“罚球之前,三个人一起商量了很久。”
“而这个进球,正好由他们三个配合完成。”
“以往的战术角球,克罗斯传给罗伊斯,之后就是一脚传中,简介明了。”
“而这次,传中之前,两个人至少经过了三次传递,和两次交叉跑位。”
“这不可能是临时起意,在训练中一定演练过多次,并且我知道……”
说到这里,施魏因施泰格话音戛然而止,鲁伊特调侃道:“你们一向有设计定位球战术的习惯,比如托马斯-穆勒。”
“哈哈哈哈哈哈哈!”
各大社交平台和专业论坛上,许多资深足球评论员和球迷,也对这个战术角球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分析。
“虽然三个人在那个角落里商量了很久,但很快,莱因哈特和罗伊斯就离开了。”
“莱因哈特直接来到了禁区,作为德国队的正印中锋,他的任务就是完成这个战术角球的最后一环。”
“我们来看罗伊斯的位置。在克罗斯开出角球之前,他几乎抛到了禁区外右肋部位置。”
“如果站位太靠近,坎特和托利索就会跟着他过来,造成空间狭小,很难打出事先设计的战术。”
“当裁判鸣哨的一瞬间,罗伊斯启动,跑到禁区外右侧接应,以此来创造空间。”
“这时候,克罗斯按照常规路线,和罗伊斯交叉跑位,准备接球,完成45°传中。”
“罗伊斯的反应也很具有迷惑性,他并没有往门前看一眼,这就给了坎特和托利索一个信号——他没打算传中,只是过来接应克罗斯。”
“所以,法国队两名防守球员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克罗斯身上。”
“罗伊斯回传克罗斯,这时候,他站在原地,并没有急于前插。”
“他很聪明,知道自己仍在坎特的视线范围之内,任何动作,都会引起这位英超拦截王的察觉。”
“而克罗斯这边,从他罚球到接罗伊斯的回传,有过两次往禁区内观察的动作,防守队员有理由相信,他会完成最后的传中。”
“而这时候,克罗斯送出
直传,罗伊斯反切底线,身前是一大片开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