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想在千万人的欢呼声中高举沙拉盘,但那一定是身穿多特队服。”
多特蒙德是他的家乡,他的执念,他儿时的信仰。金钱、荣誉、人气、历史地位……无论外面有多少诱惑,他始终坚守初心,不为所动。
他只管投入和付出,从不问值不值得。
菲恩喜欢他的忠诚,固执得让人心疼,也了解他的挣扎与坚定,这些都是罗伊斯身上的特质,深深地吸引他。
菲恩只会给出自己的建议,并不会强迫他改变自己的想法,并且充分尊重他的选择。
就像菲恩不会选择多特蒙德一样,罗伊斯也不会选择离开多特蒙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也将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新赛季之前,菲恩收到邀请函,出席德国足协的颁奖盛典。同时收到邀请的还有罗伊斯,两个人都提前一天来到柏林,住进了同一家酒店。
罗伊斯离得更进一些,比菲恩先到,听到门铃,第一时间冲到门口。
菲恩刚看到门开了条缝就被一把拽进了屋子,背包落在地摊上,菲恩搂紧了怀里的人,一把将他摁在墙上,低头吻了下去。
两个人明明月初才分开,却好像分别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在有些方面,菲恩从来不吃亏,把人摁在床上,翻来覆去把半个月落下的都补上了。
等他风平浪静之时,外面的天都快亮了。
罗伊斯累得连动动手指的力气也没有,菲恩抱着他沉沉睡去。
第二天醒来,也没有时间干别的,洗个澡,赶紧换衣服赶
往会场。
菲恩不在德甲踢球,德国足协让他特意跑一趟,那一定不会空手而归。菲恩入选了最佳十一人,同时连续两年评选为德国足球先生。
上台领奖的时候,主持人问道:“去年,也是在这个领奖台,你感谢了三位教练,一个是勒夫,一个是齐达内,第三个,你说拿了世界杯冠军之后告诉我,现在可以公布答案了吗?”
“可以。”
“他是谁?”
“他叫米尔科-沃塔瓦。”
“???”
猛一听到这个名字,所有人都很陌生。但仔细一查,才发现,这是一名捷克后裔,职业球员,曾效力于云达不莱梅,司职防守型中场。
可他和菲恩有什么关系呢?
有媒体继续深挖这名退役几十年的球员,发现本世纪初,他曾执教过一支柏林球队——当时解散边缘的柏林联合。
而一位柏林赫塔的工作人员曾在采访中提到过,菲恩小时候支持的球队并不是柏林赫塔,而是一直混迹在低级别联赛的柏林联合。
那时候大家就讨论过,他怎么看也不像能与柏林联合这样的工人阶级球队扯上关系,或许就与这位沃塔瓦先生有关。
后来大家还发现,包括西蒙尼、施魏因施泰格等人都曾说过,菲恩很适合踢后腰位置。经常看他比赛的人也知道,他在场上回防非常积极,并且对自家禁区前的区域很敏感,总能给予及时的保护。
巧合的是,沃塔瓦正好就是一名防守型中场。
不难推测,当时年幼的菲恩-莱因哈特,与时任柏林联合主教练的米尔科-沃塔瓦一定有某种交集。
但这个人早已经消失在大众视野,记者想要找到他,深挖其中的渊源还需要费一番力气。
对于菲恩来说,德国足球先生,仅仅只是个开始。
紧接着,菲恩参加西班牙足协的颁奖盛典,拿下西甲最佳球员、最佳前锋以及最佳十一人。
9月初,菲恩又受邀参加了欧足联颁奖盛典,荣获年度最佳球员,最佳十一人。
10月国际比赛日,德国队世界杯之后首次集训,菲恩也见到了传说中的小凯同学。
小伙子长得很精神,性格却很腼腆,身高
只比他挨了3厘米,体重却差了很多。
训练赛的时候就能看出来,哈弗茨是个天赋极高的少年,优点很多,但缺点也很明显。他很善于无球跑动,尤其是与队友配合,打身后的时候,往往能通过跑动创造单刀机会。
但背身拿球的能力不足,本来身高太高重心就会很高,如果身体不够强壮,对抗能力就会大打折扣,无法抵挡来自身后防守队员的骚扰。
看得出来,哈弗茨入选国家队,最开心的当然是布兰特。天天和他俱乐部的小朋友形影不离,训练的时候有说有笑,晚上一起玩《堡垒之夜》。
罗伊斯痛失一个游戏搭子,非常郁闷,只能每天用一些菲恩无法拒绝的条件威逼利诱,拉着人家陪他玩《使命召唤》。
这天大家吃饭的时候,闲聊的时候,布兰特说起前不久的欧冠,勒沃库森3比2逆转卢多戈雷茨,哈弗茨梅开二度,成为勒沃库森队史上欧战最年轻的进球者。
罗伊斯和菲恩对望一眼,他们俩都是在22岁左右完成国家队首秀,并且在此之前,没有入选过任何年龄段的国青队。
但年少成名只能决定球员职业生涯的起点,并不能决定高度。
罗伊斯20岁才迎来德甲首秀,菲恩比他更晚,21岁才踢上西甲。
但那又怎样,24岁的菲恩-莱因哈特已经是全世界身价最高,最具影响力的足球运动员,短短两年时间,就实现了集体荣誉的大满贯,个人荣誉也只差一座金球奖。
布兰特又说道:“小凯之所以现在才入选国家队,是因为前两年要兼顾学业,错过了许多比赛。”
哈弗茨腼腆的笑了笑:“很抱歉,我没怎么读过书。”
布兰特拆穿他:“你还参加Abitur考试(高考)了。”
旁边穆勒问道:“考了多少分?”
“3.3分。”
穆勒得意一笑:“我考了2.8分。”
Abitur考试,1-6分,4分及格,分越低成绩越好。
聊到Abitur考试,许多球员都参与了进来,纷纷报出自己的成绩。
别的国家球员还在诉说自己童年的悲惨经历,靠踢球改变命运的时候,德国球员已经开始卷高考成
绩了。
基米希最高,1.9分,这个成绩除了医学、法律这些要求极为严苛的专业,德国大部分大学他都可以选。
菲恩没参与这个话题,一直埋头干饭。
罗伊斯趁着大家聊天的时候,又想趁乱吃一口他盘子里的土豆泥,被菲恩一个眼神瞪了回去。
罗伊斯问他:“你没参加abi考试吗?”
“考了。”
“什么时候考的?”
“17岁。”菲恩思忖片刻,像是回忆起什么,唇角扬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又补充了一句,“不考去不了西班牙。”
罗伊斯乐了:“皇马青训还看abi成绩吗?”
“皇马不看,但我爸要看。”
考过abi,如果踢球这条路走不通,至少还能回去继续读书。
听起来,菲恩像是被强迫的,他志不在此,罗伊斯也没那么期待他的分数,但还是随口问了一句“考了多少分”,问完就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果汁。
菲恩轻描淡写的说道:“1.0分。”
“噗!!!”
这个分数不仅把罗伊斯吓到了,周围所有人也都愣住了,1分就是满分,德国每年能拿到这个分数的考生比例只有2.6%,学校和专业对他来说几乎没有限制,随便挑。
基米希怒了:“能考出这成绩,你还踢什么球?”
菲恩说:“赚得多。”
布兰特问:“你还缺钱?”
只要经历过世界杯决赛赛后更衣室庆祝的球员都知道,菲恩家里是个什么情况,他怎么可能缺钱?
他最缺钱的时候,大抵就是在皇马青训那几年,他爸想让他放弃踢球,回家念书,有意在经济方面制裁他。
最后,在罗伊斯的逼问下,菲恩才说出了实情。
哥哥姐姐都考了1.0分,自尊心不允许他考1.1分。
这该死的求胜欲,不光是足球,放在学习上也一样。
12月,《法国足球》公布最终结果,菲恩以53.8%的得票率首次斩获金球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得票率超过50%的球员。颁奖仪式上,《法国足球》请来了齐达内作为颁奖嘉宾,为他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