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不够的,哪怕再努力,上限就在那儿摆着,用不出来就是用不出来。
米正就不一样了,他的天赋强到都不需要明白原理是什么,给他就能用得出来。就像他画符,直接顺溜地画出来就行。什么灵力掌控,心境平和,乃至于符是什么意思用来干嘛的,都可以不知道。
与其让这些东西烂在故纸堆里,还不如给能够传承的人。
米正不知道大佬们的心思,和同龄人们玩得很开心。摊位没有摆多久,他就收摊拉着姜稷一起逛。
姜稷看不上那些五花八门的成品,倒是给他买了些材料:“先买点现成材料练练手。”
这是米正来交流会的主要目的,不过看着这些材料,总觉得有点不太顺手:“就没有零部件卖,我再手搓也方便啊。”
姜稷看着米正手里拿着的两捆草:“总比你开始种草要快得多。”
这是一种可以制作黄纸的草。
黄纸在玄门算是最常见的材料之一,用处非常广泛。
尤其像米正这样主要画符做纸扎的,每个月消耗的黄纸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量。
当然,伴随着他需要画的符的等级的提高,对于符纸的要求也飞速提升。
符纸的价格昂贵也就算了,关键还难买。
他最近都是直接找张天师买的。
制作出的成品黄纸,也不一定符合一些特殊的符,得自己来造纸。
米正刚试过一轮,就做了那个给了尘大师的提灯。
废品率奇高。
卖草的摊主本来也就是随便拿了点东西出来摆摊,当是凑个热闹,没想到还真能卖出去,听他们说话有点意外:“你们不是用这个来扎草人?用来造纸够吗?”
晒得干干的金黄色的草,敲上去就像是普通的稻草,不过在阳光下反射出金光,和普通柴草的枯黄不一样。
这是在一些功德地长出来的草,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法器原材料。
所谓的功德地,最常见的是教书育人的学校、治病救人的医院之类的地方,另外比较特殊的是烈士陵园之类的。这些地方都是有大功德的。
当然,不是这些地方长出来的草晒干了就能用,从种类到培植方法都是有讲究的。
这种功德草用来扎草人,不是用来诅咒别人的草人,而是用来消灾挡煞用的。
米正本来一心想着造纸,没想到还有扎草人,就很好奇:“草人怎么扎?”
本来就是交流会,摊主就拿出一个自己的草人比划:“喏,最好是先弄一张布条纸条之类的,写上人名和八字,再加上一点头发啥的,放在里头。然后再外头绑成一个人形就行。”
米正看着摊主的草人,只有拇指大,非常精巧,是个小姑娘的样子。
毕竟是草制作的,五官看上去比较粗糙,但能看得出来样子很清秀,穿着一条背带裙,还有一顶小花伞。
米正看着小草人,招呼:“你好啊。”
小草人发出细细的声音:“哥哥,你好。”
米正就跟姜稷说:“回头给小豌豆也整一个?你说她会喜欢不?”
姜稷琢磨着把两捆草放哪儿,有点心不在焉:“不用,她要这些有什么用?”
米正想想也是,从姜稷背包里拿了一包薯片递给小草人:“吃薯片。”
摊主刚想说自家草人不吃东西,就见小草人姿势略显僵硬地接过来:“谢谢哥哥。”
米正给她拆了包装,让她在边上吃,问摊主加联系方式:“你那儿还有功德草吧?这小花伞是用什么做的?也有材料吗?”
摊主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家小草人吃薯片,缓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功德草还有的。伞是杨花做的。”他的小草人不是替身草人,反倒是和米正的小纸人差不多,是鬼魂的凭依,具备养鬼的作用。而且功德草本身的作用,对于滋养鬼魂的效果比糖人好得多。
两大捆的草,价格着实不便宜。
而杨柳,在玄门中有特殊作用。
民间都有柳条打鬼的故事,也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材料。
只不过米正头一回听说用杨花来做东西的:“杨花还能用来织布?”
摊主见小草人吃得香,暂时放下心来,也愿意和米正多唠唠:“不是织布,是无纺布。就是这玩意儿也没专门收集的,还有点危险,怕会爆炸。正巧功德地上长了两棵,攒了一点,总共也做了没多少东西。小哥你要的话,我那儿还有点。”
米正正在手搓导弹,对能爆炸的东西可感兴趣,虽然变成无纺布之后已经不能爆炸了,但他好奇一下又没什么关系。
姜稷看他一时不走,就指了指疗养院:“我去把东西在那儿寄放一下。”
“哦。”米正跟人聊得火热,就随便摆了一下手。
姜稷看得气闷,临走掐了一下他的脸。
坏小朋友,还约会呢,还泡温泉呢,结果连他这个约会对象都不给个正眼。
跟谁约会?
跟老和尚吗?
米正“哎”了一声:“痛的啊!”
摊主看他俩的互动,等姜稷走了之后就问他:“那是你男朋友?刚开始还以为是你师兄呢。”
米正嘿嘿一笑:“看得出来?”
“那是。气氛不一样。”摊主岁数不大,而且两个大帅哥在眼前也是赏心悦目,眼神中全是面对一段感情很好的情侣被塞满狗粮的普通表情。
米正“嘿嘿”笑了两声。
周围也有听到之后,退开两步,对米正皱眉,转头和身边的人嘀嘀咕咕的。
米正听见了就当没听见。
这世界上又不是人人都讨人喜欢。
姜稷没一会儿就回来了,看到米正已经坐到了摊主的野餐垫上,把人拉起来:“刚碰到你张伯伯,问你明天想不想摆个摊?”
米正这次来是想买东西的,压根没想着卖东西,刚才小纸人表演也只是热闹。
他总不能把自己的家养鬼卖出去。
听到姜稷的话,他站起来跟摊主打了声招呼,就跟着姜稷走了:“张伯有需要的东西吗?平时我不都给他们了?”
宗教协会的群里,经常有人抛出自己有的东西,或者询问别人有没有自己需要的东西,彼此之间交流很频繁。
这次交流会应该差不多,区别只是能够看到实体。
米正感觉自己会的东西都很基础,压根不觉得有什么可以拿来摆摊的。
摊主看着两个人手拉手走进温泉疗养院里头,问熟悉的人:“那两位是哪位大佬的弟子?”
人们都摇了摇头:“不认识。”
“确实没见过。不然长这样,见过一次的肯定不会忘记。”
其实正经修行的人,讲究品行端正,相由心生,在五官上首先就是比较正派的人。加上常年修行,多少带点仙风道骨的气质,怎么样都不至于太难看。不过也就是普通人水平,但和姜稷、米正这种远超普通人水平的,绝对不能比。
他们这些人多少会一点相面的本事。
相师看人和普通人不一样,记忆点和看中的地方不太相同,确定都没见过。
他们虽然到温泉疗养院这边来摆摊,疗养院也提供了各种服务,但他们是肯定不会被邀请进去的。
尽管今天还不是正式交流会,但那毕竟是内场。里头的东西他们买不起,也不会用,甚至都看不懂。
米正是完全不清楚其中的道道,听到张锦同找自己,就直接找了过去。
张锦同身边就带了一个大概四十多岁的弟子,看到米正走的比他还快,两三步迎过来,笑得眼睛都没了:“小正来了啊。刚才姜先生说你竟然不打算摆摊?你会的东西不是挺多的吗?怎么都没带?要不现做一些?”
米正以为他是在恭维自己:“我会的东西又不上台面,大家都见过了,有什么好摆摊的?再说你们要什么,在群里说一声不就行了?”
张锦同觉得小朋友说这话真心得不行,偏偏特别扎心窝子:“你的东西要是不上台面,那就没多少东西能上台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