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制作木偶的比赛就这样开始了。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短短几天时间,‘木偶镇’上的工匠无一例外,全部成了年轻人的手下败将,林正也是其中之一。
工匠们做的木偶虽然逼真,比起真人来却仍差了点味儿,年轻人的木偶却活灵活现,不仅能自己动,还奇迹般地会说腹语!甚至能唱歌!
最开始,对于这种会唱歌的木偶,包括林正在内的工匠都感到害怕和震惊,后来,见年轻人不像坏人,他做的木偶又人畜无害,这种恐惧就演变为了羡慕和期待——
如果他们也能学会这种制作木偶的方法,‘木偶镇’是否能起死回生,重新赢得之前的荣光?
出于这种心思,林正率先提出,想向年轻人学习制作会唱歌的木偶的方法。
令人惊讶的是,对这种厚脸皮的请求,年轻人不仅轻易同意了,还没有收取半点费用或礼物。
一切都让木偶镇的镇民们十分感激。
唯一不太对劲的地方在于,年轻人制作木偶的方法略有些诡异。
他告诉工匠们,想要做出会唱歌的木偶,必须赋予木偶人的声音,也就是赋予木偶人的灵魂。
工匠们吓坏了,纷纷表明自己不会做伤天害理的事情。
年轻人却说只是借用,不会对任何人产生危害,工匠们这才放下心来。
具体的做法很简单:
只要木偶的制作者割开舌头,往木偶嘴巴上滴一滴血,就能成功。
听了年轻人的话,工匠们半信半疑地试了试。
结果原本死气沉沉的木偶真的多了几分灵动!
工匠们欣喜若狂,纷纷将年轻人奉为上宾。
但年轻人没过几天就离开了小镇,临走前他告诉镇民,用这种方法制作木偶有两点忌讳:
第一,最多只能往木偶嘴巴上滴3滴血;
第二,一个人的声音只能借给一个木偶;
一旦违背以上两点,就会发生可怕的事。
工匠们纷纷表示铭记于心,并送别了年轻人。
自此,‘木偶镇’的产业蒸蒸日上,再次恢复了以往的繁荣。
初时,牢记这两条告诫的镇民还很多,他们虔诚地对待会唱歌的木偶,严格按照年轻人所说的方法去制作。
可到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尝到甜头的镇民们选择性地忘记了年轻人的忠告。
——既然3滴血就能让木偶说话、唱歌,那4滴、5滴、6滴呢?
……人的贪欲是无止境的。
等会儿再修一下~
嘿嘿
第188章 木偶之歌(12)
经过长时间的试验,工匠们发现:
往木偶嘴巴上滴一滴血,木偶便能发出人的声音,眼眸也比寻常木偶灵动,只是那声音断断续续、听不真切;
第二滴血,木偶的声音就会变得顺畅起来,并能和人进行完整的对话;
到第三滴血,木偶不仅行动自如,还能唱出美妙的歌曲,除了身体是木制的以外,其他几乎与活人无异!
完全可以想见,这种会唱歌的木偶一上市,‘木偶镇’将迎来怎样的前景。
事实也的确如此,猎奇心理为‘木偶镇’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旅客,更为镇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收入和财富。
靠着会唱歌的木偶,人们过上了从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家家户户盖起小洋房,院落内的瓦缸埋起大把大把的金条,小镇的模样也由古朴到时尚,改头换面,焕然一新……
随之而来的却是一连串问题:
首先,一个人的声音只能借给一个木偶,可所有镇民加起来不过几千只木偶,供不应求该如何是好?
其次,所有人心里都清楚,游客们真正喜爱的不是木偶,而是噱头,当会唱歌的木偶热度过去,小镇必将恢复以往的冷清,这种繁华是难以维持的,除非他们能不断推出更新奇的木偶。
可更新奇的木偶……
上哪儿找呢?
考虑到以上两个问题,自然而然地,镇民们不再满足于眼前的利益,他们渴求比现在更多的财富、更好的生活,希望能永远活在这场美梦中。
于是工匠不再把木偶看作自己的孩子,而是把它们当成了研究品,怎么让木偶进化成了所有镇民最关心的问题。
这样做的镇民们从没想到过,有灵魂之物,如何能用无灵魂的方法对待?
一旦失去对奇迹的敬畏之心,灾祸必然降临。
终于,年轻人走后的第三个年头,‘木偶镇’的经济有所衰退。
镇长顶不住居民的压力,决心将那两条告诫抛之脑后,为此,他重新制订了两条规则:
1、最多可以往木偶口中滴4滴血;
2、一个人的声音能同时借给两个木偶;
指令下达后,不是没人反对,但反对的声音都被镇长压了下去。
有胆大的、不信鬼神的工匠率先试着做了,发现没问题。
不过相应的,滴了4滴血的木偶同滴了3滴的,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更灵活些。
把声音同时借给两个木偶后,也没发生任何怪事。
见此,镇民们渐渐放下心来,有的工匠甚至将年轻人的忠告当成玩笑话,不少人瞒着镇长,往木偶嘴上滴了5滴、6滴血,只为让木偶更逼真,卖出更高的价钱。
满怀希望的他们以为,这样就能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可出乎所有人意料地,怪事渐渐发生了。
一些细心的镇民发现,自己身上正发生着某种诡异的变化——
起初是关节一点点变得僵硬,无法弯腰、无法下蹲、无法扭曲,身上的肉和筋脉都变得像硬木那样干冷,不再柔软,也不再有温度;
后来是身形一点点缩小,年轻人都佝偻着背,脸上浮现出苍老的木纹,年长者则愈发像侏儒,脸上的皱纹更加深刻。
恰恰相反的却是那些木偶,它们变得越来越生动,嬉笑怒骂、一颦一笑,完全没有木头的感觉,甚至拥有了人才有的情绪。它们身上渐渐有了温度,身形逐渐拔高,从内到外,都变得与活人相近……
感到不对劲的镇民惊恐无比,不少人想逃出去,却发现‘木偶镇’已经成了一座死镇。
人们这才惊讶地发现,不知何时,这里再也没有游客进来过。
或者说,进来的那些游客都失踪了。
——‘木偶镇’就像它的名字那样,变成了一座只有木偶的小镇。
只有进来的木偶,没有出去的人。
以上这些,就是宿琬根据老人的叙述整理出的信息。
后面还发生了什么事,老人没有继续说下去。
自打提到木偶,他的精神状态就一直处在不安之中,渐渐无法与池醉交流。
三人不得已,只能就此终结这场对话。
不过当池醉问及哪里有关于小镇当年的消息时,老人将痛苦的目光瞥向了床头——
那里正贴着一些废弃的旧报纸。
池醉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
想要知道过去发生的事,当然要寻找一些记事的纸质文献,报纸就是很好的选择。
但现在天色已晚,不适合出门,池醉只能将前往报亭的计划放到明天上午。
眼下,他和薄冰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做。
将老人送到宿琬的房间安顿好后,池醉步入走廊,来到卫生间准备洗漱。
他在卫生间消磨了好一会儿,这才慢悠悠地走出来。
正要回房时,3号房的门开了。
余开霁眼眶通红地从里面走出来,他看着池醉,欲言又止。
【怎么了?】池醉问他。
余开霁鼓足勇气道:【可以的话,我想请你们今天晚上躲到我房间的柜子里。】
【为什么?】池醉不客气地问,【你想让我们帮你制服木偶?】
【不是,】余开霁涨红了脸,【我只是想让你们看看,能不能从我的死中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如果能,就当做请你们给我妹妹报仇的条件,可以吗?】
写到余开月三个字时,他眼中浮现出汹涌的恨意和哀恸,其中不乏对自己无用的憎恨与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