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院男大,惹他干嘛[竞技]_作者:晒豆酱(190)

  看台后排的观众甚至站了起来,短短两秒的功夫姚冬顺利在潜泳上超越了本杰明。这和之前的解说员、运动大V号分析得一模一样,只要不带喘气,姚冬的实力足以和目前国际泳坛上的数一数二抗衡。那两条腿就像水中上下翻飞的鞭子,形成漂亮又有规律的波动。

  一整条身体变成了波浪线。

  这是最容易的阶段,潜泳时氧气充足,阻力最小。姚冬按照自己的节奏往前猛进,不知不觉间,旁边的约翰逊超过了他半个手臂。他的脸朝向正下方,余光却一直没有休息,每个游泳运动员都可以在比赛中调整节奏,所以场上产生了令罗锐、张兵、方行,以及熟悉他泳姿的萧行最为震惊的一幕。

  姚冬他提前出水了!

  从前他的潜泳能一直抵达14米,这回刚过了13米他就浮了上去,同时,约翰逊也浮了上来。像两个同时破茧的雄蝶,手臂如振翅,扇起了属于自己的那一阵旋风。

  蝴蝶翅膀的震动说不定能引起一阵风暴,现在这风暴就在教练心里头吹起。

  “小冬怎么这么快出来了!”方行问。

  “你傻啊,他是要拼一把,追约翰逊!”张兵说,“如果他慢一步出来,约翰逊一个大摆臂下去,可能半个手臂的差距就变成一个手臂了!”

  “这能行吗?”方行没谱。

  罗锐却说:“试试吧,虽然这个改变非常冒险,但是如果没有这个改变,小冬现在已经被甩开1米了。”

  场上,姚冬和本杰明并排,和约翰逊只差不到半米的距离。他游得太痛快了,终于不用奋力喘气,脑袋可以严严实实地压在水里,再也不用考虑换气的细节。他的临时改变并不是突发奇想,今天上午他就想过了,世界上没有一条规则不能改变,他如果不拼,说不定会错失良机。

  5次、6次、7次……他再次用划臂的次数计算距离,在水里上下翻腾。他像带有滚烫度数的人,把池水烧热了。

  “现在姚冬和本杰明难舍难分,第一梯队的赢面很大,但没有到最后时刻,谁也不能定下言论!”

  一直沉默的魏春歌,终于注意到了姚冬这个孩子:“他技术改变很成熟,很顺,现在只要坚持住就行。”

  “姚冬坚持!不知道这块金牌能不能落在中国运动员的手里!但是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去拼搏!”

  15次、16次、17次……姚冬的左肩膀已经疼得没了知觉,完全是下意识的摆动。但每次摆动都要砸开水面,震动带来肋骨的共鸣,全身都跟着颤抖。他咬紧牙关,加油啊,姚冬,这可是世界级比赛,旁边的可是奥运冠军!

  能够上奥运会,是每个运动员的梦想!

  “现在姚冬已经超越了本杰明,即将临近终点!我们的50米男子蝶泳马上就要结束了,花落谁家,拭目以待!”

  18次、19次、20次……平时到这个次数就是姚冬的极限,说明已经要触壁了,姚冬这回多做了一次,在第21次挥臂之后双手飞快地触碰到计时器。胸口、咽喉、太阳穴,全都因为缺氧难受,他的左臂几乎抬不起来,先飞快出水,看向大屏幕。

  他的50米蝶泳结束了,不到半分钟,总结了他十几年的努力。

  “是不是同时的!”方行已经揪住了张兵的胳膊,“我眼神没你好,我怎么觉得是同时抵达啊!”

  “先看看,不一定。”在一片欢腾当中,罗锐是最冷静的那个,似乎看出了什么问题。

  作者有话说:

  小冬:比赛5天,累个半死,呜呜。

  唐誉:我快社死了。

 

第116章 触发及时

  休息室的大屏幕前头站着许多人, 有中国选手也有外国选手,静等成绩。

  从双手触及计时器到出分,有一个几秒钟的延迟过程, 人类信赖的电子产品并不全能, 需要一个反应阶段。

  就在这个阶段里, 萧行的表情同样不容乐观。

  有些乏力,姚冬最后抵达的双手触壁有一些没跟上。原因当然是因为他临时更改了熟悉的游泳节奏, 用多一次摆臂去争取和约翰逊抗衡的机会。这一点毋庸置疑是正确的,约翰逊出水那一下子非常猛,姚冬随机应变, 这种做法没错。

  但问题就在于, 他平时没有游过21下, 在20下之后他的比赛就应该结束了。21下之后他到底和池壁还有多远, 是30厘米,还是20厘米,在水中时姚冬无法把握, 这就造成了一个游泳运动员非常常见的问题,触发力度。

  曾经在国际赛事上有这种情况,选手明明第一位触发了, 但触板并没有给出相应的第一反馈,从而失去了得来不易的金牌。触板的反应压力在1千克到2千克之间, 绝对不会超过3千克,按理说正常速度下是不会发生这样的科技失误。

  但凡事都没有绝对。

  当最后一次摆臂不足以提供足够的速度, 而运动员又预判失误, 不选择增添一次划水而是选择利用惯性触壁, 它就发生了。

  能发现姚冬出现失误的人有萧行和罗锐, 以及留在北京的蝶泳技术教练郭文康。一个凭借的是对姚冬的熟悉, 一个凭借的是成千上万次的带队参赛经验,一个凭借对蝶泳技术的通透了解。在其余的人欢呼时,他们的脑袋上仿佛停着一把剑。

  而整个事件的中心,姚冬本人,在出水的一刹那就后悔了。

  他在战略上的调整正确,但是战术上还要精进。最后一下后劲儿有些不足,这就有可能导致指尖和触板接触的第一时间没到触发压力,就算马上他惯性推动身体向前可以出分,但那0.1秒的差距万一出现,现在已经无法弥补。

  为什么自己脑袋一懵就只划了21次水呢,为什么没有再多划1次呢!都已经到了岸边了,为什么反应不过来,采取了保守的滑行!

  专业问题上升到情绪当中,异常难受,姚冬只听得周围欢呼鼓掌,心里并未跟着激动起来。

  直到出分的刹那。

  22秒89,两个并列第一。

  姚冬和约翰逊的成绩一样,只不过按照拼音顺序的关系,姚冬在上头,约翰逊在下头。而第三名则是本杰明。由于游泳比赛没有加试的特殊性和赛制,当双人并列成绩时,下位不补牌子而是跳过,获奖人数只收录前三,所以姚冬和约翰逊都是金牌,本杰明只能是铜牌,男子50米蝶泳的银牌被空了出来。

  “是金牌!金牌!本次杭州大学生世界锦标赛中我国第一块男子蝶泳金牌诞生了,在女子蝶泳斩获3金之后男子终于拿到了金牌!这是历史性的成绩,也是本次比赛的重大突破!”

  “能够追平约翰逊,姚冬选手在今晚为我们创造了奇迹,也为我们展示了什么叫永不言弃!”

  “魏春歌教练,您觉得姚冬选手刚刚的表现怎么样?约翰逊的这个成绩比他在奥运会创造的成绩慢了0.5秒,这是不是和他近期的频繁比赛有关呢?”

  魏春歌从比赛结束到现在都没吭声,因为心里一直犯嘀咕,在不了解姚冬的动作的情况下谁也说不好姚冬的滑行能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个可能有关,约翰逊现在应该处于疲软期,但是不能否认咱们在这方面的优秀。姚冬他的表现确实非常可圈可点,我认为未来可期。”

  “如果没有意外,姚冬会在接下来的全国冠军赛中遇上国家队的老将吴庆川,国内的50米蝶泳记录保持者。”

  “吴庆川是国内非常稳定的老将,我很期待他们的碰撞会有什么全新的火花。而且从这几天的战绩上来看,咱们的蝶泳后备人才还是很足。”魏春歌比两位解说要沉稳许多,纵观全局,项目最怕的就是断档。现在可以放心了,上头还有吴庆川他们,下头的孩子已经长大,可以独当一面。

  都看到成绩了,罗锐心里还是惴惴不安,以至于别队过来庆祝时他都没反应过来。不管怎么说,这回姚冬他还是没有影响成绩,是侥幸。可竞技场上最怕的就是侥幸,运动员不能有侥幸思维,这太危险,他们要的只能是较真。

  任何一个细微的失误,暴露的都是人的底层逻辑,姚冬在下意识的情况下产生滑行行为,说明他对最后的把控还不够细节。好在,他还有的是机会,他人生中还有许许多多次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