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完毕之后,4个人又重新看了上午的比赛录播,国家队的水平他们早已摸底,这一回他们主要是看另外3支队伍,来自南京的队伍和来自吉林省的队伍,以及游泳大户浙江。等到罗锐来敲门叫他们准备一下的时候才发现这几个孩子一直没休息。
“怎么不睡觉?”罗锐问,“下午体力跟不上怎么办?”
“我们比赛是最后一个项目,早着呢。”萧行说。
“成,自己的身体自己把握,我相信你们。”罗锐也没有强制他们停下,“对了,浙江队那支队伍你们怎么看?”
“年龄小,技术成熟,胆子大!”姚冬说,这就是他对他们的第一印象。
“我觉着他们会是这次比赛的另外一匹黑马,不能忽视。”罗锐敲了敲屏幕,“晚上你们在6道,和他们远着呢,但我总觉着小孩儿挺精明,他们一定会反转。以前你们没遇上过这种状况,这回算是一个历练,拿你们的这块牌子进行历练。上有老将,下有小将,这将成为你们很长一段时间的比赛状态,只要你们超过了16岁,现场就会有比你们小的人出现。”
4个人同时点了点头。
“这是常态,必须接受,低龄化注定发生,但你们要做大做强!”罗锐给他们提气。网上关于这次比赛已经风评两级,国家队肯定万人称赞,小孩儿肯定万人鼓励,就唯独夹在中间的,和上头没法比经验,和下头的没法比年龄,两不沾。
这是一场硬骨头战,晚上必须把这一场啃下来!
伴随着夜晚的降临,水立方再一次变成了一个大冰块,从外头看,也像是一座规整的冰雕。
晚上的比赛会比白天更加隆重一些,因为全部都是决赛了。从19点半开始,场内的灯光秀就好像不曾停歇,不断给决赛运动员打光。尽管大部分运动员来冠军赛都是一轮游,但能上预赛就证明了实力,已经是该项目的领头部队。
决赛由女子100米自由泳开场,然后是三座大山其中之一,400米个人混合泳,张琪苒和尤涵先在场上拉开帷幕。紧接着由袁亦秋出战女子200米仰泳,接下来就是葛嘉木为了集体项目放弃的个人项目,男子1500米自由泳。
要是100米自由泳他还能拼一把,1500米实在拼不动,快组决赛下来只有40分钟的间隔,不可能休息得过来。同样放弃了个人项目的还有本次国家队自由泳选手郭飞飞,同样赶来支援了混合接力。
在他们正式上场之前,张琪苒再次出战女子400米自由泳,宛如铁人斩获今天一金一银。游泳比赛的颁奖仪式是交叉进行,当后一个项目结束,前面的比赛进行颁奖,同时也给运动员休息时间。所以400米女子自由泳完全结束时,张琪苒重新回到岸上,两条胳膊都懒得抬起来,仿佛注入了骨水泥,却没有颁奖。
这些画面姚冬他们自然看不到,已经准备进场了。当节奏激昂的音乐奏响,国家队首先进入内场,紧接着是来自南京和吉林的队伍,然后才是姚冬他们。又是一起联手上台,4个人的配合默契也在不知不觉地加深,不仅是了解了自己的泳种特点,他们已经成为了同一个人,有种同一样的运动模式。
“下面进场的是来自北京的首体大代表队,在上午的预赛当中他们取得了排名第4的成绩,决赛泳道是第6道。4个运动员也是信心满满啊,拉着手就上来了。”
“虽然现在他们的泳帽已经戴上了,但是大家仍旧可以看出姚冬选手已经剪短了头发。”
“是的,上午关于姚冬选手掉帽的事情不少观众都有自己的看法,相信他本人也吸取了教训,同时接受了大家建议,据说理了一个很短的发型呢,等比赛结束之后我们拭目以待。”
每个选手的一举一动都在解说的安排之下,而现场的追光太亮,打在脸上暖融融的,像盛夏来袭。飞鱼队走到6道前,开始进行统一的热身,比赛将会在20点46分准时开始,20点55分现场就要腾出来给400米女子自由泳颁奖。
再次回到泳道前,4个人的情绪已经和上午天差地别。上午的浑身发紧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一次经验的对抗就足够他们成长。他们必须成长,成长速度也必须比场下的人要快,要飞快,体育成绩的刷新速度不会给他们几天的时间去个人发育,几分钟之内他们就要如破土的种子顶出土壤,结出一次比赛的经验之花。
但是这不影响脱掉羽绒服之后,每个人嫌弃泳裤颜色的心情。
热身环节结束,米义下水,场上的安静提醒着每个人即将开赛。姚冬最后调整好泳帽,这一回他就算头掉了,也不会让帽子掉了。
“兄弟别慌。”米义一只手抓着跳发台,背面朝水,对姚冬比大拇指。
姚冬回过头,将大拇指比给了大萧。
萧行接过这个手势,回头比给了葛嘉木。
葛嘉木和他撞了一下拳头:“放心,最后一棒就交给我了。我连1500米自由泳都没报,混合接力怎么也要捞一块牌子。”
预备哨声响起,米义在3个人的注视下进入了出发姿势,当出发哨声发起时,他像翻了面儿的鱼肚子朝上出发了。大屏幕上出现了场上的实时更新状态,每个运动员的前头都有一条虚拟的线,那是该项目的目前最好成绩。
从最好成绩来看,每个人都和这条线有差距,大家都在追赶。
“行了,他们这状态算是调整好了。”场上的罗锐算是放心下来,有些人遇强则强,有些人遇到压力才会迸发出潜力,运动员就必须是这种人,“上午我真是心惊肉跳,他们每个人啊,紧得像小鸡仔。”
“是啊,米义上午那出发状态我都不敢看,他能踩上点,我这心里就阿弥陀佛咯。”张兵捂着胸口。
这一回仰泳的速度和上午相比也有进步,罗锐几乎不用算秒就能知道米义只需要保持下去就能把名次稳定在前3。眼下的队伍名次第一还是国家队,第二就是吉林,第三是浙江,北京首体大还是老四。
不过老四在追了,老四开始追了!
一个快速的转身之后,米义的状态越来越好,完全渐入佳境。他的臂环展现出完美的柔韧性,像巨轮的齿轮不断起伏,撩起水花画出弧形。维持在水面上的双眼只能瞧见天花板,这也是唯一一个全脸不能浸入水中的泳种,他脑海中也有那么一条直线,是几年前奥运会上出现的仰泳目前最好成绩。
他得追啊,他身后还有3个人呢。
漂亮的比赛由漂亮的开局开始,看台上的观众也在打赌金牌花落谁家,解说员更是嘴皮子翻飞:“目前处于3泳道的浙江有一些后劲儿不足,6道上来了。”
“毕竟经验多,6道目前已经追上了3道,两道持平!”
“还差最后5米,6道能不能将这个优势保持下去呢……3米,最后1米!顺利交棒!”
“我这真是屏住呼吸了啊,上午米义选手的仰泳真的不是很好,可能是太紧张了,现在6道的姚冬已经接过了这一棒,进入了蛙泳环节。北京首体大代表队的名次是第3名……”
“第2!超了!”
两个解说短暂的对话当中,姚冬的速度已经超过了左侧的选手,将队伍的名次从第3名拉到了第2!
作者有话说:
小冬:啊啊啊啊我又杀回来了!
第163章 一波刚定一波又起
场上的状况瞬息万变, 这就是接力的魔力。
短暂落后都不要紧,就算是国家队在国际大赛上也有名次掉到五六名的时候,但只要人还在场上就能追上。运动员还没退场, 还没有人认输, 比赛就是一张巨大的牌桌, 不下桌就有可能最后翻盘。
欢呼声和解说员的声音压过了直播画面里的其他响动,来不了现场的观众也在注视场上发生的一切, 包括远在康定的姚冬家人,在高海拔的地区仍旧可以看到小儿子的风采。
姚冬还不知道自己超越了,但是他能听到耳边的欢呼声特别大。
没有了头发的干扰他全心全意投入到眼下的比赛里, 两层的泳帽夹着他的竞技泳镜, 沉入水中之后反而看得无比清晰。他睁开眼睛游泳, 透过薄薄的镜片瞄着水下的线, 一条一条,一格一格地瞄过去。曾经他也怀疑过自己有没有这个天分能掌握两种不同的游泳方式,但随着比赛经验越来越多, 这份信心也逐渐开始由薄渐厚,最终会成为别人无法拿走的优势,成为自己的拳头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