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完全全全好了之后,我都要。”姚冬虚弱地点了点头。
萧行一笑,行,还有心思搞涩涩,他这发烧算是快好了。
接下来7点48分是女子仰泳100米决赛,袁亦秋代表北京地区出战,7点54分,男子100米蝶泳颁奖仪式正式开始,准备上台领铜牌的萧行和刚刚夺得女子仰泳100米金牌的袁亦秋擦肩而过。颁奖的时候萧行一直很想找姥姥的方向,但是水立方太大了,他根本没能搞清楚哪一区是姥姥的看台。但是当自己的脸出现在大屏幕里的时候,他相信姥姥一定看得到自己。
颁奖仪式过后,萧行回到休息室,暂时将奖牌锁在柜子里。场上正在进行男子200米的自由泳,百人大战最后选出8个,最后金牌还是毫无意外被郭飞飞夺去,葛嘉木龇牙咧嘴得拿了个银牌。
接下来还有800米蛙泳快组和女子400米的混合,姚冬趁着别人比赛一直在休息。一个一个选手从他面前走过去,有些人如愿以偿拿到牌子,有些人失之交臂只能再来,这都是非常正常的,自古以来都没有常胜将军。
等到晚上8点20分,男女混合泳开始检录,张琪苒换好泳装热完身,从2号检录室回来,4个人终于汇合了。姚冬看着3个队友,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呢,两个个人金牌获得者,一个个人铜牌获得者,只有自己还没有个人项目的勋章,但唐乐意刚刚结束快组比赛,全队能代替他上蛙泳的人只有自己。
“大家都准备好了吗?”张琪苒早就坐不住了,今晚这3个人都在比赛,就她一直候场。
几个人抱成一团互相鼓励,在8点30分站上了红毯的入口。因为他们的预赛成绩是第6,所以目前还不是被特别看好的热门队伍,于第6个出场,使用了第7泳道。场上再次变得很安静,不能来到现场的萧纯坐在修车铺的院子里,和伙计们静心聆听解说员的话语。
“第6出来的是北京代表队首体大啊,今晚他们游得挺不错,有金有银又有铜,网友们给他们起了一个外号叫全家桶。”
“不过姚冬选手的身体状况显然出了一些问题,或许他在混合接力上有自己的计划吧。”
“预赛第6,看看他们能够冲到多少吧。张琪苒的速度很猛啊,他们最后一棒的实力很强,而且今晚张琪苒没有项目。”
跳发台的下方,袁亦秋再一次准备好起跳状态,一天跑4场比赛的情况并不多见,但是碰上了也不能消极怠工。况且两个项目当中的休息时间已经算长,她现在就希望姚冬能跟上。
姚冬站在跳发台的正后方,调整着泳帽,准备今晚的第2场。他能看得懂袁亦秋的担忧,所以这回主动比了个大拇指。
出发前的预备哨声已经响起,严格的比赛没有留给他们太多的交流时间,袁亦秋两只手都要抓住金属杆,没有空余的手回应,但眼神已经和刚才完全不一样了。充满信任,充满勇气,不问结果,只求全力。
就像有人说过的那样,仰泳就是一场看不到前路的比赛,但选手们的心里都有一个彼岸。
真正的出发哨声响起,袁亦秋的身体高高抬起,反向弓形落入水中,姚冬离她最近,亲眼看着她出发,这一刻袁亦秋在他眼中真的变成了水中生物,像一头巨大的鲸。
来自海底深处,翻身跃出水面呼吸新鲜氧气,然后再次坠入水中。她有着恒定不动的决心和路线,任谁也无法轻易撼动,以沉稳的姿势在水中遨游。
姚冬深吸了一口气,郑重地踩上了跳发台,这一回他就算晕在水里也要游一个名次!
作者有话说:
此时此刻的机场
丹增顿珠:等一下,我先问问,这回的票不会又离泳池特别远吧?我能瞧见我弟弟吧?
霸总唐:呵,取悦我,我就告诉你。
丹增:……傻缺。
第170章 全队的胜利
这是一场非常艰巨的比赛。
混合泳是每个队都想要拿下的大项目, 到了这时候谁都不会掖着藏着,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袁亦秋身为第一棒仰泳,场上除了她和国家队的第一棒都是男生, 自然而然看上去就差一些。
但是教练们并不担心, 他们太了解袁亦秋的性格, 这个姑娘一直都稳得可怕。她强大的行动力源自于早熟的自驱力,而这一切形成的原因居然是自卑。任谁也看不出来这个姑娘学习游泳之前有自卑的心态, 只因为她的外形不符合当下的主流审美。
不够瘦,太高,骨架大。她初中就长到175了, 高中直接窜到了180, 从来就不是小鸟依人的女孩子。但这样的身材在游泳教练眼里就是老天赏饭的好苗子, 她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冠军赛, 到现在仍旧承受着家乡人的不理解。
但罗锐相信她,一个能把专业技能练到炉火纯青的女孩子,怎么会被老家的闲言闲语绊住脚。
袁亦秋看着水立方洁净的天花板, 甚至还能看到前后通透的膜状结构墙壁。当她的左手臂出水时,右手臂就已经入水了,一边的肩膀下沉, 另外的一边肩膀就要浮出水面。两条手臂交替入水,双腿和双脚用力地踢弹, 正在飞快地走水。
一手臂沉下肘部,一手臂垂直向上, 每一回都是拇指出水, 入水时由小拇指先来。她踢弹的水越多就越轻松, 仿佛褪去了一身是是非非, 在水里只需要面对自己, 正视自己。她游得越快,金牌就越多,当她戴上足够多的金牌时就能堵住那些人的臭嘴。
她的世界不需要别人来评价,全国冠军也轮不到他们来质疑。
姚冬双脚踏在跳发台的上头,两只手抵达了标准起跳位置。袁亦秋即将到岸,从他的角度看过去,他第一次理解了优雅。
自由泳流畅,蛙泳安静,蝶泳激烈,仰泳优雅,每个泳种都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不光是速度,当姿势做到位之后也会赏心悦目。袁亦秋的时速不仅没有减慢反而一直在加快,身躯化作一根笔直的撞针,即将迎接赛程的终点。
当她的手指尖压上计时器的那刻,姚冬仿佛听到了“叮咚”一声,就是自己出发的哨声!
“现在大部分泳道都已经换上了第二棒,目前排在第一的浙江代表队,这是一支平均年龄不到18岁的新人队,好,最后一道也换上了蛙泳,仰泳的部分已经全部结束了。”
“每一次换人就是一次名次大洗牌,因为各个队伍在相同环节的水平有高低,再一个涉及了两种性别的更换。就在我们解说的这短短的十几秒里场上的名次发生了巨大的波动,顾翱翔如一支穿云箭已经从第5冲到了第1!”
“实力还是强啊,这个不得不说,顾翱翔在刚刚结束的世界杯分赛站也是拿了一枚宝贵的金牌。现在紧随其后的是姚冬,姚冬一扫单人项目的低迷状态已经追上来了!”
“仰泳的第5和第6一下超越到了第2和第1!发生得太快了,十几米之内这两支队伍就完成了反超!潜泳一直都是姚冬的拿手项目,姚冬坚持,姚冬!姚冬!”
不怪解说员激动,而是水下的潜泳环节刚刚完成了一次非常不明显的反超。每一双眼睛都能看出姚冬的潜泳状态非一般得优秀,完全是目前国内登顶的水平!虽然只有不到15米的发挥,可是他能够将这15米完全归为己用,尽最大的能力在闭气的状态下完成提速过程。
氧气对他来说像是多余的,他只需要水就能充分运行!
水流从耳边嗖嗖地过去,姚冬扛着满身的疲惫往前冲刺。发烧的身体虽然一直在拖后腿,但是意志力可以冲上精神高地,姚冬的身体潜入水下,避开水面水分子被水下分子向内拉的张力,只感受水流。
他相信自己这时候一定比顾翱翔要快,技术教练分析过每一个世界冠军的时速,自己的水下时速很有优势。他的身体完全拉直了,连带着背后的火罐印子也从正圆形拉成了椭圆形,两只手臂都在头部的前方,一只手压在另外一只手的上方。
左手掌在上,大拇指扣住右手掌的边缘,以免两只手被水流冲击得分开,这是巨大的技术失误。他的背部肌肉、核心群肌全部跟着拉伸,两边肩胛骨向耳朵靠近,带动了烙着深红色火罐印的肩膀。
水流的冲击力非常大,因为他的速度太快了,姚冬像是一个执拗的人扣紧双手,但那水的力量一直想要将他的手拉开。在15米潜泳即将抵达最后那条线的前一刻,姚冬一跃出水,这回不用水,他自己将两只手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