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7点半,第5天的决赛场正式开启,女子50米自由泳开场。这一场又被成为“罗梦璇和张琪苒之战”,最后以罗梦璇稍稍领先划上句号,张琪苒拿到了一块银牌。在短距离上头她还有一段路途要追,罗梦璇作为国家队的自由一姐,其爆发力仍旧令所有女运动员望尘莫及。
因为50米比赛太快了,半分钟搞定,所以流程一下子紧蹙起来。5分钟后就是男子蝶泳选手上场,但这对姚冬来说绝对是写入他生命里的难忘一刻。他作为预赛成绩第1的选手首先走了出来,即将使用的是所有人都向往的4号泳道!
只有预赛成绩好的选手才能使用C位泳道,速度越慢越靠边,4道和5道将会带领全组领游,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灯光照在姚冬的脸上,甚至有些发烫了,他不知道有多少盏灯照着自己,但这一刻确确实实是他梦里出现过无数次的场景!领游、4道、国家队、千万期待……一个个关键词从眼前飘过,他用力地朝着看台和镜头挥手,希望让家人看到。
“观众朋友们,男子50米蝶泳即将开赛,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姚冬。”
“姚冬这半年很活跃啊,各大比赛都有他的身影,而且成绩不错。这一次他是预赛第1,也是本次比赛的夺冠大烫门……”
“哈哈哈,现在都不说大热门了,直接都是大烫门?”
“对啊,咱俩干了这么久的解说也要与时俱进嘛。网上关于姚冬夺冠的呼声非常高,这其实对一个初出茅庐的选手来说是一种小小的压力,但是我们相信姚冬一定能把握好今天的节奏。”
“接下来出场的选手同样是本次比赛的夺冠大烫门,曹骏!”
曹骏也出来了,萧行时不时拿着手机给小冬拍照摄影,时不时关注一下网上的风向。这真的太奇怪了,明明姚冬和曹骏前辈两个人的关系非常不错,可是两边的支持者倒是吵了起来,闹成了一山不容二虎的局面,仿佛今晚必须吵出一个第一第二。
有人说小冬太狂妄了,登高必跌重,有人说曹骏从去年就后劲儿不足,早该让位。这样的声音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负能量来袭,令萧行无法理解。
而就在他正对面的看台上,入口的门忽然间打开了,丹增顿珠紧赶慢赶还是晚了十几秒,错过了弟弟的单独走红毯,不过好在比赛还没开始!始作俑者就在他后头慢慢悠悠地走着,仿佛全世界都是他们家的T台。
比赛马上开始,志愿者们纷纷请站立的观众坐下,但是场上的运动员们却纷纷站上了跳发台。姚冬站在4号台子上,右边是5号台子曹骏,左边是3号台子周小萌,一个是大前辈,一个是小后辈。
呼,呼,呼,姚冬在哨声中弯下腰,将后腰的肌肉全面伸展,大腿肌肉则进入了弯曲的蓄力状态,好似将弓拉满,只等待放箭!
荧光绿色站在了最显眼的地方,姚冬的指尖和坚硬的看台接触,他不断深呼吸,调整着横膈膜的扩张。腹式呼吸让他的小腹部一起一伏,小麦色的皮肤在灯光下格外细腻,简直能反光。
像小马驹一样,姚冬最后看向了他的4号道。短程50米就在这里发生,也在这里结束。
又一声哨声响起,所有的选手进行近一步的提臀,然后在最后的出发哨声中飞出起跳装置。这一刻在丹增顿珠的眼中定格,所有的人都变成了水面上的线段,他的弟弟就是其中之一。但这不止是线段,而是射线,从一点出发,再朝着目标无限延伸。
潜泳开始了!教练们也跟着屏住呼吸,随时随地关注着姚冬的时速,赛程太短,每半米和每半秒都异常重要。姚冬不出水,罗锐都不敢大喘气,他仿佛也变成了场上技术检查员的其中一个,恨不得跟着姚冬走完全程。
“怎么没拉开啊?”张兵这时候突然说。
罗锐犹如当头棒喝,现在潜泳已经进行到10米左右了,可是姚冬的速度没抵达峰值,也没有和曹骏拉开距离,连周小萌都咬得很紧了。可是众所周知,潜泳是小冬最最擅长的环节,每次都能够将对手抛在后头。
他的潜泳连顾浩瀚这个蛙王都超越了,现在是怎么回事!
糟糕,罗锐狠狠地捏了一把汗,小冬是太紧张了吧。毕竟他现在肩上是全国的赞叹和期待,他没经历过这种压力,自然有所顾忌。
但现在所有的人都帮不了他,只能靠小冬自己调整!靠你自己了啊!小冬!
作者有话说:
丹增:恨不得揍一顿傻缺……
曾经看过一个采访,有一位教练说,运动员对负面评价的抗压性普遍很强,但是正面压力反而不行。因为他们本身就很容易给自己上压力,所以教练到最后都不敢喊加油,有时候还会批评几句来帮他们释放,唉,真的很辛苦啊。
第176章 我就是飞鱼
姚冬左右两边的人都非常快!
中间道是所有人的视觉中心, 但同时也是压力赛道,就是因为你身边的人随时随地可能超越你。紧迫感时时刻刻常伴左右,每秒钟都被分成了好几份来使用, 得益于游泳决赛的编排机制总有运动员能逼出潜力, 实现最好成绩的刷新。
但姚冬现在不确定自己这次会不会是最好成绩了。
从起跳的那一刹他就知道有些晚了, 状态不佳。他失去了上午比赛的轻盈,身上仿佛背上了厚重的壳子, 而这一层壳子的名字不叫“批评”,反而是“期待”。奋斗到今天,姚冬见过各种各样的冷眼, 听过无数次的风言风语, 换句话说被质疑才是他最熟悉的舆论环境, 因为他是新人, 因为他没有在16岁最应该出成绩的阶段游出一个名堂。
像彭高洋、罗梦璇、顾翱翔、周小萌……按照国家队的发展弧线来瞧,16岁基本上就是国内游泳运动员的门槛儿了,冲上去国家队, 冲不上去二线队。这些按照标准弧线冲出来的运动员有着绝佳的天赋和努力程度,但也有一批,极少人, 再等等才行。
姚冬等到了18岁、19岁,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爆发, 但是他突然的质变也带来了相应的风暴,有点打懵了他。
要是所有人都不看好他, 姚冬的心气儿上来了, 我偏要赢一个给你们瞧瞧!但是现在绝大部分人都看好了他, 姚冬反而被限制住了, 被困在了众人的眼光里。
仍旧是一模一样的潜泳姿势, 姚冬拉伸肌肉,双手向前,手指紧扣手掌边缘,但是却觉着今天的水阻格外得大,比任何一天都要猛烈。那些水挤压着他的生存空间,挤压着他的胸腔,无数只无形大手反复推搡着他。
你赢啊!你得赢啊!你必须要赢啊!你怎么能不赢呢!
明明身处透明水底,姚冬看到了很多双眼睛。它们的注视停留在自己的身上就形成了一张带有黏性的大网,拖着他。
马上就要到出水线了,但是姚冬的队友们都没有放心下来。他们天天在一起训练,对彼此的实力知根知底,小冬刚才的出发不是特别好,但怎么潜泳也差了一些呢?
“诶呦,我都不敢看了!”尤涵用双手捂住眼睛,“我最不喜欢看50米了,来人啊,唐老大给我游一个1500!”
“你别说话了,我心里乱着呢。”唐乐意在旁边直抖腿,他能明白尤涵的意思。很多人都不敢看50米,因为50米的胜负就在呼吸眨眼之间。它不像中长距离还有缓和追赶的机会,环环相扣,一个环节扣不上就整场完蛋。
米义和萧行两个人连说话的心思都没有了。萧行甚至坐不住,已经提前站了起来。他们的正下方就是教练,一个个站得像雕像,每个人的肢体语言都透露着不松弛。
丹增顿珠刚刚坐稳没多久,气喘吁吁地看着水中的人。票的位置很好,是距离泳池最近的那几个区域之一,他不用看大屏幕都能看到弟弟身上的红印子,现在他情不自禁地捏紧手中的佛珠,一句一句默默诵经。这就是他不能违背的唯一信仰了。
远在康定的家中,姚冬的亲人同样目不转睛,身为高山民族的他们仿佛也感受到了缺氧,不敢喘气。
姚冬马上面临出水,这时候他开始有意识地调整注意力。他不能被动等待,必须有自己的主观意识,顶尖运动员到最后拼的都不是体力,而是脑子。谁能冷静下来谁就有一分优势,谁进入状态最快谁就离金牌更近。他们经常被教导不要在水中关注对手,要把心思都放在自己的身上,这是硬性要求,只是很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