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组长做上实验了。
因为这件事不知道怎么跟人说,他就没有透露出任何信息。
既然按照老李的说法,这神话土壤撒进去三天就能出结果,那就等三天好了。
张组长慢悠悠的提着那一大袋土,在没有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钻进了实验室里,他决定选择二号架子的农作物作为实验体,一株一把,把那一大袋土撒了三分之二下去。
“组长,二号架子上的东西昨天有谁动过吗?我发现有点乱乱的。”
“我动过,我昨天调整了一下实验数据。”张组长不动声色。
“哦。”助理又离开了。
张组长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紧张上了。
虽然不知道在紧张什么,但总有一种在做贼的感觉,明明自己什么都没有做错,只是看了一本玄幻小说而已啊!
唉,责任就是负重前行。
张组长忍不住唉声叹气,自己都说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心情,但很快他就不迷茫了。
因为第二天一起床,他就发现二号架子上的农作物不分种类的拔高了3到5厘米不等,因为有一号货架的对比,所以一切变化都显得如此清晰。
张组长站在架子前,脑子里的一切知识变形重组,相互挤压相互碰撞,最后变形成一袋又一袋黑黑的土。
一个晚上,不到13个小时,不同种类不同成长进度的农作物全部加快了成长进程,这是符合现如今科技进步的东西吗?
不可能的。
张组长心跳加速,三两步蹿出了实验室,打开自己的私人电脑就开始编辑信息,从头到尾,从李组长发来的信息到他亲眼见证的东西,一字一句皆在描述事实。
发送。
看着显示已经发送的页面,张组长想了想,还是将剩下的三分之一袋土交了上去。
三天。
三天都是无比寂静的,上头没有任何的回信,一切都风平浪静,仿佛没有发生任何事情。
张组长都恍惚了,要不是看见二号货架上的作物一天比一天茁壮,看见自己这里显示已发送的信息,他不要怀疑是不是有这件事情了。
第四天中午,张组长心不在焉的吃东西,正吃着炒菠菜呢,突然就听见了实验基地门口传来了闹哄哄的声音。
他心跳加速,他放下筷子冲了出去,他被专门来接他的人扶上了车,他就这么快速的抵达了全国的核心。
开上会了。
会议上陈列出了一项项惊人的数据,每一种作物在用土壤前后都呈现出了惊人的对比,台上的领导看起来很淡定,但大屏还是让张组长看见对方的手有点抖,显然所有人都不像表面那么平静。
异世界存在的信息让过去的一切知识与观念都被打碎和重组,只余下现在全球各地都流失了精华的土地。
突然出现的神秘土壤,轻轻一撒就能让农作物焕发生机,甚至成长的更好更茁壮,在土地慢慢枯竭的现状下,简直就跟神药一样离奇。
怎么办呢?
要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接下来的一切都像是一个梦境。
领导语气和缓,说已经见过了那个神秘的老板,双方达成了共识,对方在一定程度上值得信赖,因为有东西可以证明。
大屏幕上适时展示出了七张图片。
会议上的大部分人都在第一时间就认出,这是目前外交部门能给出最高等级的礼。
一时之间大家都愣住了,纷纷猜测这到底是何含义,难道领导想用这些礼品笼络住对方的心?
鬓发微微发白的领导没有说话,只是望着屏幕上的七张图片叹气,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在某个瞬间坚毅了目光,直接把视线转到了坐着的众人身上。
“是一个很郑重的决定,我不好说的那么清,传播开来会扰乱人心,但就像过往的千千万万次决定一样,这是我们权衡利弊之下所能做出的最适合的决定。”
张组长一边听,一边在脑海中运转着万千思绪。
全国上下流失了精华的土地……
二号货架上拔高了身形的农作物……
领导有些忧愁但又含着希望的眼睛……
最后的最后,所有的东西都凝聚成了屏幕上的七张图片。
形态只有细微差别的七个外交部门的最高礼。
突然一个令人震惊的猜测浮现在了他的脑海里。
如果说空间可以跨越的话,那是不是有很多个世界在平行着前进?
七个外交部门能给出的最高礼,会不会不是本地的东西?
张组长一时大为震惊,旁边的人也不知道想到什么突然跟他面面相觑。但他们都维持了默契没有开口,也不敢去猜测对方想到了什么东西。
就这样吧,一切都听组织的,因为这的确是权衡利弊下的最好选择。
土地已经到了一个临界了,再不想办法的话全国14亿人口将要迎来一个吃不饱饭,甚至饿肚子的新时期。
当然了,这个时期也不是持续的,因为土地的问题一天得不到解决,世界上的食物就越少,最差的情况是大家一起饿死,而饥饿,是世界上最原始而可怕的东西。
只能这样了。
异世界,异世界的有故事的来客,与本地碰撞之后到底会爆发出来什么东西?
……
爆发出来了新化肥。
全国各地的农民正忧愁着地里的庄稼怎么一日不如一日呢,网上/电视上/广播里/集市上/小店里突然传出来一个很大声但好像又平平无奇的新消息。
新品种化肥配比出来了。
专业人士针对今年的土壤问题研究配置出来的特殊肥料,只要按照教程撒下去,就能解决农作物的大部分问题。
“真的假的?这玩意儿真是国家专业部门研制出来的?”
赵大爷摸着手里的黑色颗粒,又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有些不太确定的用手搓了搓。
“这玩意儿也不像化肥呀,感觉像是土颗粒。”
“包真的,这么一麻袋才十块钱,如果不是国家补贴了还能这么便宜?现在十块钱能买这么一大袋东西您就偷着乐吧,就算是土也不亏,这袋子也值钱呢。”
小店老板非常淡定。
“十块钱?”赵大爷一下子震惊了,看着满满的一麻袋,“给我来二十袋的!”
“来不了,每家限购一袋,国家有规定。”
第154章 耕地蚯蚓/土地荒芜12
赵大爷拎着那一麻袋化肥回去了。
路上遇到了不少人, 他都告诉人家村口的小店有化肥卖,十块钱一袋,据说还是国家专门补贴的, 针对现在的土壤问题特殊配置出来的肥料。
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一人还限购一袋呢。
一个与赵大爷说过话的人都加快或调转脚步, 连忙往村口跑, 真怕自己抢不着这十块钱一袋的肥料。
十块钱,才十块钱,谁不买谁就是短视, 现在十块钱还能买什么啊,连一个大点的碗盘都不止十块了。
小店很快人挤人了。
店老板对这种情况也早有预料, 拿出大喇叭就开始喊。
“排队,排好队!不排队的话就买不着肥料!”
人群挤挤挨挨, 虽然经过了一些波折, 但队伍也算是排起来了。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一张张纸币被交到老板手里, 一袋袋化肥被拎了出去。
很重,但能在村口晃悠的都是家里的壮劳力,一麻袋化肥咬咬牙也能拎得起,再不济也能拖着回去。
就这么一袋袋的运回各自的家里了,稍微懂点行的就会打开袋子看,一边看一边琢磨。
这不是泥巴粒吗?跟之前的化肥也不一样, 撒在土里能有用吗?难道是浸泡过药水?
但国家都发下来了,十块钱一袋,不是补贴的话也不可能有这个价格,相信国家相信组织, 绝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将袋口扎进,盘算着明天就撒进地里去。
夜色洒落大地,繁星从四周升起,启明星渐渐发出光芒,深蓝色的天幕一点点变浅。
在太阳还没完全升起来,但世界却亮起了微弱的光芒时,赵大爷就拎起肥料往水稻田里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