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人怎么……
你神经病啊!!
大清早起来发什么骚!送这么大的花圈给鬼,你以为自己在演地府偶像剧?!
宣婴瘦削妖娆的身上连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他抱着身材超棒的胳膊,有一种未来这段日子还会被这个人占便宜的心悸气短。
再觉得后悔,宣婴暂时也有心无力了,好在上来之前的沈判官就是宣大将军的牛马,现在对方也只能先照哞不误。
所以宣婴也不想多说,他靠自己努力站起来,沈选想扶,走了过来,宣婴却抢走了纸扎衣服,挥开了这只温热的活人双手。
无法说话,他的三白眼里都是小鬼害怕的凶悍威猛。
把一张城隍路引夹在血红色的指甲中间,他还眼尾微眯,左右晃晃,恐吓威胁的台词都不用讲出来了。
【“别贫了,想让我赶紧回地府,别继续赖你的床,那就积极点抓饿鬼。”】
【“你以为我嘴巴不能讲话就骂不了人?放心好了,我还可以动手。”】
……
人间和冥界的时间走向是不一样的。
地狱里并未托生的魂灵入了世,也需要露出本性,才能被宣婴发现。
可当沈选和他刚准备开始调查青鬼时,浙江的山里,有个村庄正漫溢着诡异,在背地里停灵暂厝,商议是否要继续搞驱魔法事。
宁波市,宁海县,大钟山南村甲81号,当地最有名的四百年古村落。
蓝天白云下,古色古香的远山淡影和古老祠堂美的像一副油画。
这里有小城镇风情,也带着历史的沉淀。本地这座明朝传下来的城隍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城隍庙之一,历经风灾雨灾屹立不倒。
李家今天早上的大院挤满了乡里乡亲。
灵堂内外,摆满了各位亲戚送来的花圈,花篮,墙壁和殿柱上挂满了挽幛挽联。
其中,有许多驱赶邪祟的冲天大幅引人注目。
主位一排摆着的三张遗像更是少之又少。
其中有一个老头,是村里的前任村长李兴,第二个照片上的那个年轻男人,是他儿子李回舟。最后一个妇女是李家儿媳妇秦燕。
三天前村里过立秋,在当地务农的李回舟为了找小舅子借钱进了次城。
这事,他当天没跟老婆说,原是因为他本就是个坐吃山空的人,三年前还因为伙同他人偷盗浙江一带的宋朝墓葬群,被判了刑。
小舅子摸摸脖子里的足金链子,明白姐夫姐姐出狱后的日子差,虽然不宽裕,也给他拿走了一条香烟。
李回州回去就把好烟卖了,换了几十张彩票,却一个没中,他怕不好给老婆交代,又拐到山中钓了几条鱼。
回到家中的李回州和妻子秦燕碰到了,两口子又是三句话不离生活中的鸡皮蒜皮。
李回州饿得半死,不爱理会这女的,就把从山上拿回来的蕨菜拿出,先简单地择掉毛花,切切腊肉就下热油锅炒了。
出锅前,他尝过,只觉得入口黏黏糊糊,菜杆是像人体皮肤一样的口感,后段还会有一种苦涩腥腻的肉类奇特感,随手端去给老婆秦燕后,对方也是第一次吃到这种蕨菜,夫妇俩不禁胃口大开,关起门来吃好了饭。
到了晚间,李回舟的亲爹从邻村打牌归来,推开门就发出一种古怪的嚎啕声音。
村里人跑来后,看见老头晕在门上门神撕掉的木门槛旁边,屋内两口子的死状还跟旧社会拜堂一样,他们对拜的头部一正一反在看着大门口,两只眼睛死死瞪大,嘴里塞满食物,配着三碗凉透了的饭菜放在木头桌子上,农村闹鬼味道十足的画面乍一看就像是一个丧礼上的金童玉女纸扎。
……
也是自从李回州和秦燕夫遭罹无妄之灾,双双惨死后,父亲李兴的精神夜受到了沉重打击,以至忧郁成疾,医治不效。
最后,他竟也于本月五号的夜里去世了。
按南方地区的迷信的说法,凡家有丧事后,百日之内再死人算作重丧。
李村一家人遭殃,加起来送掉三条命。
这恐怕会惹来阳宅风水中更大的凶变,老的头七要是回来了,搞不好还要带两个小的下去报道。
本地老人们对身后大事,是特别重视的,李兴的一百岁老娘决定了,必须招仙家下来,救救家里面的孩子。
李村长的侄媳妇就去托人从浙江跨省寻到了江苏如皋一个香肠厂,厂子里有个烧饭老太婆叫曾三花,听人说,她年轻时就懂阳戏和扶乩。祖上还是出过冥司在册子的神职人员的。
中间人说明来意,又拿出五万块钱现金。曾三花当即决定去李家村,她还带了一个女徒弟,三人的车马费也均是事主家包揽了。
来之后,曾三花准备按规矩做送经忏法事,但听说李回舟和秦燕是吃山里菜才食物中毒死的,七十四岁高龄的曾三花就多问他们了一句话。
“去哪座山?吃什么?”
村里人说:“西边那个山,吃的是蕨菜。”
曾三花掐指一算就知道李家的问题出在哪儿了。只要是进村了的外乡人,都得经过当地的西山,可这个地方的祖宗墓碑都葬在那里,李兴儿子儿媳莫非是挖到坟头蕨了?
民间有种说法,春菜花都有毒,墓地的蕨菜长的又大又嫩,但是吸埋骨地阴气的,所以又叫“断肠菜”,生人吃了这种菜暴毙,尸首的阴魂也是怨气冲天,都说李村长是想儿子想死的,可现在来看,八成是养尸地的小鬼们还在索命?
“喊李兴老娘来一下,三口人下棺材进坟的事缓一缓吧。”
曾三花请来李老娘后,说出自己想把风险化解的事情,她提出给当地做扶乩,问问她身上的神,李家还会不会折损人丁,与此同时,村里从今夜开始要在田地摆祭坛,杀猪宰羊,挡掉丧事上可能带来的冲煞。
因为祭礼要麻烦亲戚家出人丁,村里有的年轻人恐怕不信这种民间忌讳。
李老娘就问:
“仙娘,如果我家找的小辈分是外地回家的大学生,他们年轻一辈心里不相信神,您身上的神会不会觉得是我们李家对其不敬?”
而此时,听说只有小学一年级学历的曾三花,在这场丧事中普及了一个冷门又专业的神鬼忌讳。
“不信鬼神,不算不敬鬼神,天地之间,任何事都是信则有,不信则无,所以这法事也只选两种人进来帮忙旁观,另外,你们家有一种人是决不能参与。”
“前面是说哪两种?”
曾三花答:“可以做到全信,和完全不信的人,他们都可以来帮忙。”
“又是哪种小辈不能看您做法事?”
“将信将疑,心虚乱想的。这种人容易被鬼神缠上,还会出现麻烦害死我。”
她这个态度不像是冲着来钱的。
志怪之说,无论是在21世纪,还是古代社会,那属于那种自由心证的东西,老太太没说错,你不信根本没有关系,但如果你信,鬼神就会有感应,很多凡人都没开天眼就胡思乱想,这是最危险的一类人,而真正见过且坚信不疑的民间高手反而不多见。
而按照对民众善恶的评价标准,神亦可分为正神和邪神两类。
正神会在礼请、领牲、回熟、祀灶等法事中接受活人世界的祭祀供奉。
邪神因为只是死于非命的孤魂野鬼假扮出来的,也就只能躲在假面后作祟。
村民肯定不希望邪神长久缠住村里面,他们祈求曾三花能请来正神,恩泽乡里,永世荫护一方免受各种天灾人祸。
可李老娘刚在这边见过一次曾三花,就偶染小恙,竟至不起。
恶病初发,她与其他家人都未介意,以为过一宿吃点感冒药片即可痊愈。
可老太太当晚就夜未成寝,居然半夜就发起高烧,说起胡话来。
她说自己不是李老娘,是前几年车祸死在外边,被拉回来埋掉的同村青年李伟强。
老太婆还让家里做饭,要吃馒头和粽子。
馒头,肉粽,年轻人可能不懂,但那都是祭祀物品。传说诸葛亮进蜀国,就是用馒头取代了当地人祭祀人头的风俗,而在先楚巫傩最盛行之时,粽子也是被发明创造出来投水代替人肉祭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