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视力极好的埃里克往那个方向望了一眼,不确定地说道:“李维,我觉得我们应该过去看看……佛像的体内似乎有东西。”
第144章 做不被定义的猴子(十四)
李维也看到了顶破佛像外壳的植物。
它在黑夜中散发着莹莹光芒,像是由白玉雕刻而成的艺术品,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的纯洁和自然,某种程度上甚至比垂首微笑的佛像更具神性。
李维当即说道:“走,我们过去看一眼。”
动身之前,他先抬头望了望闪烁着无尽星芒的夜空。
而今他有点能够理解过去的自己为什么不敢仔细观察这片星空了。和神秘学无关,纯粹是一种恐怖谷效应,它和李维熟悉的天空如此相似,却又截然不同,一旦投以视线、凝神思考,便不禁产生了疑问:
我们究竟生活在什么地方?
这还是人类熟悉的那个世界吗?
星空不语,只单单回以亿万道冰冷的星芒。如果宇宙并不存在,它们会是什么东西呢?大屏幕?探照灯?亦或是天花板外面的生物观察这座岛屿生态缸的眼睛?
李维在又一次从心底油然而生出的恐惧中停止了深思。他压低声音对身边的两个恶灵说:
“小心点……我们不开灯,从森林边缘绕过去。”
马杰尔问:“这次不用走水路?”
李维:“佛像的头掉了,我怀疑它们暂时看不到我们了。”
尽管他也不知道‘它们’指的是什么。
他试探着向前迈出一步,森林里宛如活物般的黑暗蠕动了一下,虽说依然携带着极强的压迫感,却没施展出货真价实的攻击手段。
警报解除。李维对马杰尔和埃里克招了招手,小心翼翼地沿着森林和沙滩的交界线、往佛像的位置走去。
另一边,时值深夜,安全局的办公楼却和里世界的星空一样灯火通明。
角落里的技术人员摘下耳机,举起手汇报说:“报告长官!我在早年的一篇和三井高志有关的报道里看到了年少时期的三井谦!”
德莱顿抬起头:“你确定是他本人吗?”
“确定,五官对比通过了,报道里提到的一些细节也和我们掌握的资料对得上,这时的三井谦大约在十五岁左右,三井高志也很年轻,地方报纸给他们两个人拍了一张合照,新闻标题写的是——《房地产大亨出资设立青少年自主适应力培养基金,主要用于支持收容机构开展‘社会模拟训练’,提供‘更符合真实世界需求的成长环境’》。”
旁边的同事问道:“什么意思?三井高志干了什么?”
“听上去似乎是一个社会实验项目。”技术人员迟疑道,“报道中的文字写得很官方,说是使用一套日程密集的生活训练系统,来帮助问题青少年学会‘面对各式各样的压力’,‘在变化的环境中建立行为自适应’,。”
“这能通过卫生与公共服务部的审查吗?”同事惊讶地问。
“……不仅通过了,甚至还是儿童局资助的。”
真是越查越有、敌在内部、我们中出了一个叛徒。
技术人员放在键盘上的手指都快敲出残影了:“我查到了儿童局的档案,‘青少年行为适应研究项目’面向的群体是12到17岁的青少年,优先选择长期漂泊、多次转寄养或有轻度纪律问题记录者,对其实施半封闭式教育’——就连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也为它们提供了研究许可和数据评估支持。”
意味着什么?
“三井高志可能不是一个普通的资本家……他的背后至少站着一位或数位我们政府当中的高官政要。”
在场的公务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都觉得意外但又不是很意外。
一个人小声问德莱顿:“怪不得三井高志像个泥鳅一样难抓。我们还要继续往下查吗?”
“查。”
德莱顿戴上了眼镜以示重视,他的语气一如既往,“三井谦曾经被送进了这个项目?但我记得他不是孤儿?”
“三井谦的确不是孤儿,他的父母是上个世纪的一代移民——他们主动联系上三井高志,让他帮助三井谦接受‘教育’。”
德莱顿闻言,眉梢微动。
三井谦的父母来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移民潮,他们搭乘着最早期的工作签证,从亚洲边缘的一座小渔村,搬到了联邦东南方的工厂城。
三井谦的父亲三井诚在一家汽配厂做模具工,挣血汗钱,数十年如一日地穿着灰蓝色的连体工装,早出晚归,不善言辞。
——是真不善,不是德莱顿祖父的那种不善。
他的母亲名叫三井和子,曾经在养老院做护工助理,后来转行到一家日式便当店打杂,每天骑着破旧的自行车,肩膀一高一低,颈椎永远像乌龟一样向前伸。
在三井谦的记忆中,他们家是标准的老式移民住所,外观干净、但永远带着一股陈旧木头和酱油混合的味道,墙上挂着日历与佛像,客厅摆着一张漆黑的矮桌,矮桌边缘是瘦小的男人、瘦小的女人和同样瘦小的孩子,他们说话轻声慢语,客气得近乎僵硬,即使是在饭桌上,也很少会有眼神交流。
三井谦在学校里总是与同学格格不入。公正地说,他的确是那种不讨人喜欢的小孩,他和他的母亲一样碎嘴,却像他的父亲一般不会说话,总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喜欢指出别人的错误,可是从不自我反省。
而且他并不聪明,只是有些死记硬背的本事,在成绩还过得去的阶段,时常自以为是地把这一点当作优越感的来源。他没有朋友,也不渴望获得友谊,因为他在他看来,别人都不够理解他,尽管他自己从未试图去理解过别人。
他并不能满足父母对家族后代的期望。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即便猴子通过努力,学会了模仿人类生活和做事,它们依旧是些愚蠢的动物。三井谦其实并不觉得自己是猴子——或许其他人才是不正常的,他这样想着。
然而他任劳任怨、老实巴交的父母有着另一套想法。
三井谦从未设想过后来发生的场景,他对他的父母所知寥寥,正如他对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也是模糊一片,他只记得那是个阳光明媚的星期三,推销员提着篮子上门,手里拿着的不是厚重的《圣经》,而是薄薄一张纸,上面写着“青少年行为适应研究项目招生简章”。
文字透露出的内容已经够奇妙的了,更加古怪的是,他的父母在了解了项目的内容后,几乎没有犹豫,五彩缤纷的宣传册被放在漆黑的矮桌上,边角整整齐齐,三井谦的父母一页页地翻过去,纸张摩擦发出轻微的声响。
他的母亲用一种暗含期待和喜悦的口吻询问推销员:“这是真的吗?你们真能让他好起来,成为一个正常人?”
推销员挑剔扫了三井谦一眼,仿佛在评估他的价值,然后温和地说:“我们会尽力。你们姓三井,对吗?我的老板也姓三井,说不定你们祖上还是一家人呢。”
三井谦忍不住回过头,避开推销员的视线,客厅壁龛里的佛像躲藏在缭绕的烟气后面,垂首微笑与他对视。
这是他对家庭最后的印象了。第二天天还没亮,三井谦就被他急着上工的父母送到了陌生的建筑前,从那天起,他再也没有与两位怀着殷殷期盼的长辈见过面。
……
李维绕着圈,走到了巨大的佛像身体后方。
他看到了一道覆盖着厚重苔藓的石门,石门上挂着生锈的、足有成年人手腕粗的铁链,铁链旁边有个ipad大小的电子屏幕,屏幕中间裂了一条缝隙,勉强能看清上面有一行字,写的是:
第三进化节点。
第三进化节点竟然在佛像里面!
“看来里世界中的两个对立阵营都知道彼此的存在,也一直处在冲突当中。”
马杰尔一边说着,一边举起他三叉戟形状的武器,往铁链上用力一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