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补龙气的狐妖哈?”木子逸笑嘻嘻的。
闻青无奈笑笑,“狐妖快被锁在佛塔下了。”
“不不不,你这消息落后了。”木子逸摆摆手,一副田间地头唠嗑的架势,“现在的进展是,江大人上折请罪,说自己与发妻和离后,才跟郡主成亲。而发妻怀着孕没告诉他,偷偷把孩子生下来。他自己也是在太子妃……也就是你,进了户部后才有所察觉,但一直没敢相认。
说你和太子青梅竹马,自小相识,所以互生情愫很正常。
他没有欺上瞒下、私心包庇、攀附皇恩。”
木子逸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份拜帖,“最新鲜的一手情报是,江大人送来拜帖,要到府上拜见,来认一认你这个儿子。”
“不必了,我父亲已故。”
“这么干脆?”
“嗯。”
木子逸瘪瘪嘴,收起拜帖,“食君俸禄,为君分忧,就算你不要江大人,我也得问问太子要不要捡个岳父。毕竟人家来,肯定不只是认亲,还要投诚的。”
正说着呢,袁皓回来了,木子逸也不行礼,而是又把拜帖拿出来,“太子~岳父要不要?户部尚书,正三品大员哦。”
袁皓没回答,而是先看向闻青:“青青,你怎么看?”
听到这个称呼,木子逸夸张地躲在一边搓手臂。
闻青也还没适应,有点不自然,但还是很高兴袁皓没有为了利益直接做决定,而是先问他的想法。
“我父亲已故。”
袁皓点点头,“拜帖撕了吧,我岳父已故,不用江大人来攀亲戚。”
“得嘞~”彻底没有热闹看了,木子逸遗憾地把拜帖撕掉,又打发人去敷衍江家奴仆。
总之气氛很是轻松,丝毫没有契合‘我爹早死了’这个主题。
到了晚上,东宫另有贵客到访。
来人宫裙罗裳,身边侍候着婢女嬷嬷无数,排场极大,正是当今圣上唯一的表妹,昌宁郡主。
都说郡主脾气火爆,来了一看,确实如此。
简单问好后,郡主开门见山地直接问道:“本宫现在以郡主的身份问太子,江宏的投诚,太子是否接受了?”
袁皓答,“没有。”
“好,”郡主看着脸色好一些了,“我现在以表姑的身份问侄儿,如今难听的风闻,你打算如何处置?”
“回姑姑,太子妃之父已故,江大人的辩白奏折犯了结党攀附之罪,而礼部更是捕风捉影,导致流言不断,不能维护皇室清名,礼部尚书该革职问罪。”
昌宁郡主没想到袁皓做事这么果断,提醒道:“礼部尚书,是你大哥的岳家。”
“我不知这层关系,只是公事公论。”
“哈哈哈,好,这才是轩辕家的孩子,不为那点蝇头小利,让自己染上污泥。”
说到这,郡主有些愤愤和难过,她这次转头看向闻青,“我以一个女子的身份,问问你,江宏真是你生父吗?”
闻青走到郡主面前,拿出一封厚厚的信件,“这是家母托我转交给郡主的状书,母亲要告江宏负心寡情、欺瞒皇室,为了和郡主成婚,休弃发妻。
又为了名声好听,逼迫她诈死远走,把祖父母扣在京中,名义上重情,实则看管监视,留作人质,致使亲人分离,二十年不能相见。”
“母亲说,她是到了金平府再嫁生子,丈夫已亡故。我和江大人,无血缘关系。”
“事实呢?”郡主又气又恨,咬牙切齿地问道。
“事实是……”闻青说到这有些哽咽,“我母亲当初是怀孕远走,他不知道。”
啪!
郡主把茶杯砸在地上,胸口起起伏伏,显然被气得不轻。
“畜生!”郡主怒骂,“先前居然还敢以太子岳父自居,让我咽下这口脏水,逼我帮他圆谎。”
周围的婢女嬷嬷都劝郡主息怒。
郡主扫开奴仆们,喝道:“皓儿!”
“是。”
“我要休夫,你可有什么说辞!”
“全听姑姑吩咐。”
“那就取笔墨来,不用等到回郡主府了。”
休书是在东宫写的,江大人是半夜被痛打一顿剥光了扔出去的。
大晚上的哪还有店家,他只好去青楼将就一晚。
第二天,江大人冒认太子岳父、负心汉逼走发妻、公主休夫的传闻就上了京城百姓的早餐桌。
朝堂上,鼻青脸肿的江大人跪在阶下,瑟瑟发抖。
皇帝的桌案上,闻母的状书和昌宁郡主的休书。
“陛下!臣没有说谎,闻青真的是臣的儿子啊!”
“荒唐!”皇帝重重拍了一下桌案,“闻氏都说了丈夫已故,你来认什么孩子?!”
事情闹到这份上,为了皇家声誉,不管闻青是不是,他都不能是江宏的孩子了。
“欺上瞒下、蔑视天家,户部尚书江宏剥去朝服,杖责八十,流放岭南,终身苦役,无诏不得回京!”
“礼部!”
礼部尚书颤颤巍巍跪在阶下,大皇子缩在一边像个鹌鹑,不敢吱声。
“无凭无据就来奏闻,放任谣言在市井流传,皇室的脸都让人踩八百回了。”
礼部尚书吓得边磕头边喊饶命。
“念你辅佐多年,告老还乡吧。”
礼部尚书头发还没全白,怎么舍得,只是一味告饶。
大皇子看了,硬着头皮要求情,刚踏出来一步,就被皇帝注意到了。
“奕儿最近也累了,该在府中静养一些时日。”
礼部和大皇子的关系皇帝怎么可能不知道,这几乎就是明说禁足了。
“……是,父皇。”大皇子喏喏应了,不敢再出头。
一场风波就此平息,闻青又多回家看了母亲几次,出了这口恶气,母亲看着轻松不少,以往沉重的感觉也消失了。
她甚至还会调笑几句,说在家时就看着太子很关心闻青,天天偷着带吃食给他,自己看了,虽然不愿意他吃外面的东西,却觉得有趣,也没有阻拦,没想到是有这层感情在。
闻青只能低着头任母亲打趣,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
这事情处置完成后,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那就是皇室宗亲对袁皓的好感大大提升了。
因为袁皓回来的晚,宗室更喜欢另外两位皇子。一看,太子宁愿失去户部助力,也要维护郡主,是懂得护着自家人的,再加上昌宁郡主的亲近,宗室就觉得袁皓很不错。
可日子并没有就这样平静的度过,某一日,东宫有客来访,自称太子表妹,可来的确实两个人。
两人俱是风尘仆仆,一个年轻些的估摸可以当太子表妹,可另一个年迈的,岁数都够当太子亲娘了。
“娘!”袁皓扑过去抱住年迈妇人。
“皓儿。”妇人哭泣不止,也回手抱住袁皓。
她正是在袁皓离京不久后,突然失踪的养母苏氏,旁边年轻的女子,就是她的侄女苏杏儿了。
“娘,你去哪了?”
苏氏为袁皓擦着眼泪,解释道:“你走后,就有人来打听你的身世。我知道,肯定是你和皇上长得太像,惹人怀疑了。我和杏儿连夜收拾东西逃跑,一直躲在山上,住一阵,就换一座山,没被发现过。”
“杏儿采了草药,偶尔会下山换东西,听说皇上立了太子,叫轩辕皓,娘就知道是你了。”
苏氏说到这里,哭到发不出声音,她听说的不止这些,还有那九死一生的战场,她知道,她养大的孩子一定吃了很多很多苦,才走到今天这一步。
在袁皓的安慰下,苏氏勉强止住哭,继续说,“我这次来,是要告诉你当年害贤妃娘娘的真凶。”
袁皓惊讶道:“娘,你不是说,不知道是谁吗?”
“娘知道,娘只是不敢说,那人装的慈和,阖宫夸赞。我怕你提前知道,会厌恶她,露出马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