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那个用小号骂TUP,然后自己疯狂争取白榆的那个?]
[是他是他就是他。]
[没关系的,OT进去也是一轮游。]
[哈哈哈太不礼貌了!]
[话说你们不紧张吗?我好紧张啊,等会赢的战队季后赛可以少打一个bo5,说不定还会影响最后的冠军争夺。]
[紧张也没法,总是要打的。]
[IKG今年的状态虽然烂,但我觉得应该还是能赢RAG。]
[RAG翻来覆去就那么点东西,又没有本质的提升,早就被研究透了,上场打TIN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相信白榆还有新东西。]
[新东西?就两天时间,能有什么新东西?]
休息室里,白榆破天荒用了KT贴,这种运动肌效贴一般是用来缓解肌肉张力,有轻微辅助手部动作的功效,平时徐波在训练的时候用的比较多,白榆在这个时间点用,多半是为了缓解肌肉疼痛。
路晟还年轻,他几乎没有用过这个东西,凑过去问他:“好用吗?”
白榆点点头,随后笑道:“不过你最好别好奇,因为一般用这个东西就离退役不远了。”
路晟听到他这样说,立马收起了好奇心,看到对面徐波也在贴这个,“为什么第一局会让徐波上?他的手部负担太重了。”
白榆只跟宋博讨论过,还跟自己的队友说过,他想着路晟承受能力这么强,告诉他也没事,“今年转会期打得那么激烈,所有强队里,只有IKG还是原班人马,他们的抗风险能力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强,今天这场比赛对面跟我们一样,都想竭尽全力拿下,都不想在半决赛撞上TIN,所以他们一定会拿出他们的底牌,第一局让徐波上,是因为他的应对能力更强,而且进攻性更猛,更容易打出他们的底牌,齐熠容易受影响,让他上场不如让他在台下看得清楚些,更有利后面的局势。”
路晟点点头,能理解白榆的意思,“对面的中单Ara不是我的对手,要小心他们的上单rote,他的手部精细度太高了。”
rote之前打赢姜源的时候,白榆就研究过他的打法,还跟陈时安讨论过很长一段时间。
他原本没有告诉过其他人,不过如果是路晟的话,就无所谓了,“我知道,而且不仅如此,他对地形的熟悉程度也很变态,可以精准卡半码的距离,这个年纪还能做到这种程度,我怀疑他在用恐怖的训练量保持手感。”
这种训练方法很容易让人提前退役,而且他这个年纪了,还没拿过冠军,估计是在拿自己全部的职业生涯赌这一次。
路晟暗自佩服,然后突然想到什么:“半码,你怎么看出来的?”
白榆的目光扫过徐波,有些随意道:“不是我看出来的,是徐波,他捕捉动态运动的能力是正常人的三倍,任何微小的位移都不能逃过他的眼睛,我记得他刚进TG的时候,每天都在抱怨电脑卡帧,我还以为他没事找事呢,结果真是我们的帧率低了。”
能做到这种程度确实太强大了,难怪当年冲得那么猛,都能在团战中活下来。
无形中路晟又对当年的TG心生了敬畏,“这才是你上徐波的真正原因吧?”
白榆忽然看向路晟,好奇地打量了一下,“原来你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笨啊,我以为你发现不了才跟你说的。”
路晟:……
他在白榆心里是什么笨蛋人设吗……
很快比赛开始,两个战队的积分非常接近,赢了的战队不光季后赛少打一个bo5,而且还能避开TIN,几乎稳进决赛圈,所以这场比赛两边都势必会亮出全部的底牌,光是想想就知道有多精彩。
直播热度爆满,就连转播比赛的董哥直播间也挤满了人。
应弹幕要求,他也跟着分析了一下两边的情况:“说实话,我是更看好IKG的,他们的磨合比起前两年真的不要好太多,而且他们是几个强队里唯一一个原班人马的战队,配合度不用想都碾压RAG,今年状态又这么好。而且RAG前面的比赛暴露太多问题了,上单C不了,中单跟打野的配合度拉到满也就那样,还不如他单打独斗,打野呢,也没什么亮点,如果IKG把他们打TIN的比赛吃透了,RAG几乎没有翻盘的点,你齐熠状态再好又怎样?拉到上限也没用,局势已经决定结果了。”
[看吧,董哥都这样说了。]
[IKG不失误,RAG是不可能赢的。]
[昨天跟RAG的粉丝吵了一整天,我也是这样分析,对方非要说RAG爆种就能赢,我寻思IKG不失误的话,你RAG哪来的赢面?]
[理解下吧,RAG的粉丝都是从次级联赛过来的,对LPL战队无脑黑,能支持IKG才怪了。]
[理智分析,应该董哥这样的。]
[我持保留态度,总觉得白榆有后手。]
[哎,当时打TIN的时候,我就以为白榆有后手,第一局输了我都还想着他们能翻盘,结果顺着就滑下去了。]
[比赛开始了,先看看什么情况。]
第一场比赛白榆这边竟然先上了徐波,说实话,很多人都不能理解。
因为徐波年纪在这,这个赛季失误最多的就是他,打弱队的时候白榆还能保一保他,但是打这种局白榆可就保不住他了。
[怎么不上齐熠啊?我觉得齐熠更稳,拖到后期更有机会。]
[难道RAG想靠前期取胜?]
[怎么靠前期啊?对面打野前期抓得比方知许都猛,中路又克路晟,上单今年的状态又好到爆。]
[先看看吧,都给我整焦虑了。]
很快进入禁选阶段,对面的中路Ara很擅长功能性英雄,玩得非常聪明,是公认最难杀的中单,而路晟的风格是打崩对面,靠在中路积累的优势去辐射其他路,所以说Ara这个选手非常克他。
也就是说,路晟很难发挥作用了。
白榆也深知这点,给路晟选了功能性中单,疑是要跟对面拼支援能力。
选的时候,弹幕就有些微辞。
觉得这不符合路晟的打法,选得有些牵强,结果进入游戏后,出乎意料的是,路晟居然玩得还不错。
这几天白榆都在让他加强功能性中单,给他看了很多选手的比赛,路晟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很快就将知识点吸收转化,形成了他自己的打法,对面还是第一次见他这样打,有些猝不及防,竟然让路晟先拿到了优势。
上路的陈时安是个很温吞的选手,他更擅长稳住局势,白榆没有改变他的优势,而是让他在优势的同时保持一定的输出能力,这样在方知许协同路晟去上路抓了几次,陈时安提供的伤害刚好将对面收入囊中。
局势打到中期,RAG竟然全面领先,全新的中上野打法让弹幕眼前一亮。
[我靠?怎么回事?]
[怎么感觉中上野都换了人?]
[好新鲜的打法啊,我都猜不到,我本来看这个阵容还以为白榆被下降头了,结果是早有准备!]
[我就说白榆会拿新东西!黑子看吧!]
[这个打法确实太新鲜了,别说对面的IKG有点懵,我第三视角看着都有点懵。]
[哈哈哈谁能想到路晟跑去玩功能性中单。]
[下路的徐波也比我想象中的稳诶。]
优势一直在RAG这边,隐隐扩大。
中期IKG不断追回,但还是被RAG死死咬住了差距,两边互不相让,你来我往,几乎快持平。
白榆预感不对劲,准备先手,“方知许,你找个机会开团吧。”
方知许的开团手法非常无解,他抓住对面一丁点失误,就开了一波非常逆天的团战。
路晟早有准备,边打边退,他拿功能性中单虽然不能杀人,但是还有一个隐藏优势,那就是可以不断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