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朴醇厚的古道鲜鱼汤,请慢用。”
仙风道骨的道乙真人礼貌地微躬身,礼节周全,带着和煦的微笑执礼感谢道:“有劳。”
而他旁边的小徒弟吸着空气中浓郁醇厚近乎成液态的鲜美气息,早已忍不住微微俯身向前靠去,望着面前源源不断冒出鲜美滚烫热气的瓷白大汤碗,脸上充满了惊叹。
这哪是汤碗啊,分明根本就是汤盆啊!
瓷白如玉的汤碗脸盆大小,如舒展开的大荷叶一般,姿态美妙,中间盛满了满满的鲜鱼汤。
这盆鲜鱼汤鱼肉鲜嫩,汤色奶白,点缀着些许的翠绿嫩叶,平添上逸趣横生的灵动与活泼。汤色白又非一味单纯的白,反而是略带微黄的香醇色泽,醇厚美味的汤汁浓郁地像是甘露,一映入眼前,就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吸引住了所有的心神和视线。
道乙真人拿起一旁迭在一起的小汤碗,手法悠闲地盛出一碗,放在小徒弟面前。存着考校之心,他问向小徒弟:“你可知道古道鲜鱼汤的说法从何而来?”
小徒弟东想想西想想,哪里能知道这些。
他瞧着旁边桌的客人都已经喝上鱼汤了,也忍不住有些着急坐不住,干脆就放弃了猜测,直接大着胆子向师父请教道:“有何说法?”
道乙真人拂须,朗然用手指背轻敲着桌子作拍子,娓娓道来。
“这古道鲜鱼汤来源于古时候黄河入海口的一处小村庄。黄河口地理位置独特,成年累月有滔滔黄河水的冲刷入海,形成大片物产丰饶的滩涂和海岸线。一道入口,将蔚蓝的海水和卷着大量黄土泥沙的河水交汇,形成奇妙的水景色。每到落日时分,便景阔壮丽,风景怡人。”
道乙真人用语言描绘的画面,让小徒弟情不自禁地心驰神往。他自小便久居山上,何曾见识过如此壮观奇妙的景色?
甚至这一番席席而谈,也引来了旁边桌不少顾客们的关注。许多人一边喝着鲜美的鲜鱼汤,一边忍不住竖起耳朵,满脸敬仰佩服地听着道乙真人的介绍。
“古道鲜鱼汤,便是取用了黄河口独特的水质,从截然不同的海水和淡水中各取鲜嫩肥美的鱼,然后一锅烩交融成完美的鲜鱼汤,尝上一口,便能品尝到其中回味悠长、记忆深远的韵味。”
他的话音还未落,就听见身旁的小徒弟突然响起一声惊喜的呼声。
“师父,还真的是!”
被拦住了话头的道乙真人,神色无奈又怜爱地往旁边一看,正巧看到自己的小徒弟不知道什么时候早早就抱起汤碗喝得香甜,此时闻言听到他的介绍,果不其然在这道古道鲜鱼汤中尝到了悠长的回味,脸上露出满满的惊喜和敬佩,按捺不住兴奋欢快地惊呼出声。
“这鲜鱼汤果真是回味超棒的!”
道乙真人抿唇而笑,忍不住摇摇头。
小餐馆内满堂的客人听到了此话,不由纷纷急忙大大地抱起汤碗喝上一口,然后立时被鲜鱼汤的鲜美味道所攫获。
滴滴香浓的鲜鱼汤,几乎满满馥郁着活鱼鲜美的滋味,就连鱼骨也被熬化在了汤里,形成特别香醇的口感。
所有人入口的第一印象,都是极鲜美。
热滚滚香浓的鱼汤顺着喉咙入胃,微烫的温度让人从里到外都舒服又畅快。想起道乙真人的话,细细回味起来,不少人都发现这鱼汤在鲜美之余,更是巧妙融合了香气。
用勺子舀起鲜嫩的鱼肉,不难发现这道鱼汤竟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鱼一起熬煮出来的,其中一种是鲤鱼,而另外一种竟是巴掌大的海鲫鱼。生于入海口的鲤鱼肉质肥嫩,刺少肉美,无论是煎炒炸红烧酱炖都是难得的美味。
相反的是,海鲫鱼体小刺多,营养价值丰富,单单两面裹上面粉入油锅炸至酥透,外焦里嫩香酥至极的口感就能让人停不下筷子,是最好的下酒下饭菜。
江橙将这两种全然不同的鱼一锅熬煮在一起,却是意外的美妙融合,激发出千万倍的美味。哪怕喝下肚,仍在唇齿间留下回味悠长的余味。那鱼汤的鲜美气息,仿佛浓露般迟迟留在所有人的身周,久久消散不去,让人在闭目享受之间,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壮丽广阔的黄河入海之景和古朴充满怀旧的历史感。
喝上满满一口香浓欲滴的鲜鱼汤,再配上不经意间尝到小块肉质鲜嫩的鱼肉,那一瞬间迸发出来的浓稠香气和嫩极的口感,霎时给人无比的惊喜和喜爱。
坐满了整个小餐馆的众多顾客们,齐齐都对这份鲜美浓郁的古道鲜鱼汤赞不绝口。
“小江老板熬的鱼汤,果真一绝!”
“这古道鲜鱼汤,和前辈说的一模一样,的确是两种海水鱼与淡水鱼一起熬出来的,让人感受到了最美的享受。”
“小江老板的厨艺真令人心服口服。”
“真人,果然还是您老见多识广!”
江家小餐馆里热闹一堂,顾客们紧邻挨着坐在一起,共同品尝美味的鲜鱼汤,气氛热情到了鼎点。
道乙真人的小徒弟也早就被鲜美的鱼汤所诱惑,一脸开心地喝了一碗又一碗,停都停不下来。
什么五星级大酒店,什么交流大会主办方的安排,早已经被他忘到了脑后。
哪比得上面前的这一碗香浓质朴的鲜鱼汤重要?
看着心思纯然沉浸在鱼汤中的小徒弟,道乙真人摇头微笑。和旁边人的称赞寒暄道谢过后,他也终于端起碗,品尝起刚出锅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鲜鱼汤来。
质朴的古道鲜鱼汤,本就是江橙遵循古法而做,充满了让人感慨难得的淳朴怀旧气息。喝上一碗,让人不由回想起那些早些年的事情。
想当初,他和小徒弟的年岁一般大时,早已在武当山上拜入师门,拜在师父门下修行。修炼辛苦,他和几个师兄弟年纪相差不大,都是半大爱玩爱闹的小弟子,难免有共同语言,扎堆一起偷偷溜出去跑到深山溪涧摸鱼的时候。
山里的水洼子,溪水沁凉带着寒意,但是师兄弟几个脱光了衣服,没有一个怕的,挽起裤腿子就跳下小河里,哈哈大笑着泼着阴凉的溪水打水仗。
玩累了,踩着青苔的石头,用手在溪水中捉到滑溜溜的小鱼,就地用树枝串了生火烤出香气,或是找藏好的小锅烧汤,都能喝得满足,饱饱地撑破肚子皮去。
回去,一起开心笑着闭门思过,接受师父的受罚。
那时的日子,纯真欢乐到历历在目。
直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几个师兄弟们散的散,远走离去的再也见不到对方的身影,只剩下他还留在山上,始终守护着这小小的师门。
他的年纪,也终于长到了他教导出天赋出众的徒弟替他打理纷纷扰扰的大小事务,徒弟又教出徒孙,让他悠闲自若地有时间又收了一个小徒弟,带着小徒弟下山走走看看的时候了。
道乙真人放下汤碗,脸上带着安详平宁的笑容,等小徒弟撑破肚子努力喝完一大盆鲜鱼汤又开心干掉两个大馒头之后,终于拂袖摸了摸小徒弟的脑袋,站起来向江橙结账,走出小餐馆。
小徒弟吃饱喝足了,有点愁,这才想起还被晾在五星级酒店的主办方,追在师父身后,边走边问道:“师父,大会可怎么办啊?”
道乙真人朗步而出,从容应答:“徒儿,修行最重要的是随心而行。”
对于这样崇尚道法自然随心所欲的师父,小徒弟简直被气到跳脚,垂着头认命地收拾烂摊子去。
他回头恋恋不舍地远远望了一眼夜色中温暖明亮的江家小餐馆,一路小跑着追上了朗步前行的道乙真人,问出了最后一个今晚好奇的问题。
“师父,你是怎么知道古道鲜鱼汤是从何而来的?怎么就认定了其起源的缘由是这个,为什么就不能是一个名叫古道的厨师发明的这道鱼汤?师父,难不成你还亲眼看见过不成吗?”
道乙真人一拂袖,脸上带着了然于掌充满了怀念的微笑,语气从容地反问小徒弟,“为何不能亲眼见过?”
小徒弟语结。
他羞恼咻咻地跺跺脚,只觉得师父肯定是又在逗弄自己了。
怎么可能吶?
那得是多少百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