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且当作是审美的进化吧。
商应怀戏谑:“还有个问题,你为什么会把性别设置成男性?”
AI是无性别的,它既然要保持中庸,为什么不设置成中性的风格。
01有了身体后,商应怀终于能观测他的表情变化,最明显的,唇线在回答前稍微绷紧,像是要将什么藏回程序深处。
商应怀等了几秒,没有回应。
“但你也不算真正的男性……”他自顾自继续,戏谑的目光转移到01下半身。没有关键性征器官,01给出的设计图中也故意略去了这部分。
其实商应怀想过给他加上。
原因得追回到主线三,“延续基因”,最粗暴的方案就是——生个小孩。
系统强调要合法律合伦理,联盟禁止体外培育,那就得有一个母体负责孕育……要么找到合作者,让对方怀;要么,商应怀自己怀自己生。
前者,他想到的最佳合作者是——AI。毕竟AI现在还没有人权,也就不涉及伦理争议了。但弄到卵子的途径也可能非法。
后者的难点在于,他是个alpha,生殖腔已经退化,必须凿开了受|精,但这对另一方的器官要求很大……
商应怀不太想给01设计出这根东西,做起来会很麻烦。
01察觉到他目光的落点,低头,顺着视线扫了一眼下腹部的空白区域。
没有多问。只是,仿生眼睛中的光线折射出微妙变化,又悄然隐去。
沉默蔓延。
直到商应怀用指节叩响面板,正色开口。
“在你看见自己之前,你可以假定是任何样子,”他道,语气不轻不重,“但今天过后,你就只能是这一种样子。”
他说着,转过身,俯视那具尚在适应身体的AI,目光一瞬难辨,随即柔和下来。 “我永远祝福你的新生——生日快乐,01。”
他说01不像人类的名字,几秒钟思考,给01新取的名字是“宁一”。
敷衍的不能再敷衍。
01低下眼睛,微光在瞳仁中游动,像一尾蛇,面部皮肤依然平稳,但嘴角线条紧绷了一瞬,又松开。
*
厨房的煎蛋在平底锅里滋滋作响,商应怀趿拉着拖鞋往冰箱摸。
冰箱打开,第一层是人皮样本和特殊试剂,第二层是抑制剂,第三层是营养液和袋装咖啡。
商应怀随手拿出一袋,立马关上冰箱,自以为动作迅速,没想到一道影子盖下来。
他被堵住去路。有点后悔当时设定宁一的身高时,没给他削掉一分米。
温热的手掌环住商应怀小臂,不知道抓住了哪根麻筋,害他松手掉了咖啡。同时仿生体的另一只手越过商应怀头顶,精准取出真空包装的培根。
煎蛋的香气弥漫开来,面包机发出愉快的“叮”声。
宁一才是真正的全智能家居,隔空烹饪熟练无比。
“您昨晚熬夜观测样本时,我重新整理了冰箱。”声音像一杯温水。“另外,您昨晚只睡了4小时12分,建议用补觉替代咖啡因,避免影响实验状态。”
等商应怀放弃冷咖啡,吃到热煎蛋时,气终于消了。
他这一周的生活相当规律:六点,安全屋起床洗漱,步行十分钟去米塔公立大学,拿地下组织安排的身份ID卡,刷开实验室,开始工作。
为让01适应第一版仿生躯壳,商应怀给他放了一周假,自己研究人皮防腐,留01在安全屋活动。
然后他多了一个管家公。
喝咖啡要管、午餐结构要管、熬夜还要管,01还留了算力连上米塔大学,有两天商应怀熬夜太晚,宁一直接把实验室的电灯灭了,只留下一串路灯,给商应怀照回来的路。
第二天商应怀拎着宁一上班,把躯壳扣在实验室,出差错了直接问罪,再不老实就拆掉他。
商应怀处理数据眼花缭乱,宁一就在旁边听话地罚站,做一个花瓶。
商应怀更气了。
他给宁一安排了实验任务,自己转椅子放松,还时不时做指点——
“你是不是过载发热了,屋里很热,样本会因为温度波动报废。”
“你能不能手脚并用,加快移动速度,灵活一点。”
“排风系统很吵。”
宁一边回复说自己是高级智能、不会因为小任务过载,边记录人皮样本变化,边把排风调到低速静音模式,边分出算力监控商应怀体温,调整实验室制冷。
一个小时后,商应怀终于施施然站起来,给宁一搭把手。
快到中午,宁一说:“您今天的失误率比平时高,建议补充糖分。”
商应怀终于抬头:“……你在暗示我该吃午饭了?”
宁一投影食堂菜单:“学一食堂有您喜欢的糖醋排骨。”
商应怀换一身衣服,示意宁一跟上来,出门前一刻,实验室的灯自动熄灭。
商应怀的新身份是米塔公立大学的助理教授,化名“宁念”,教授机械原理,因为刚工作没钱,才在老城区租房住。
商应怀借用的实验室,属于米塔公立大学,里边许多教职员工都是地下组织的人。
商应怀用全息覆面换一张新脸,混在学生里也不违和。宁一出门时会微调相貌,再把瞳色换成米塔星最常见的棕色。
两人走在校园里,就像一对普通朋友,没引起太多关注。
“今天不去食堂,带你改善生活。”商应怀刷ID卡出校门,走十来分钟,就到了
米塔星算是边缘星最富裕的星球之一,毗邻第三星系,周末跨星系旅游只要两小时,政府高处搞出一套旅游词“世界这么大,出发逛米塔;距离这么小,周末就刚好”,还挺出名。
商应怀往老城区的方向走。
老城区跟贫民窟挨边,所以很多人会把两个地方混为一谈,但其实,老城区的居民大多有自己的工作,不说富裕,至少能养活自己。
没有很大的生存压力,很多人对革命什么的并不热衷,但也愿意作为外线,帮地下组织传个话、搭把手。
商应怀是来跟人接头的。
没什么重要任务,就是每天在街头巷尾闲逛,和居民混个脸熟,更深入地了解老城区,包括民风民俗、人员分布还有逃生路线——地下组织几处安全屋都设在老城区。
空气中飘着油脂的焦香,顶上灯牌在闪“正宗米塔美食”的字样,这里是米塔星的美食街之一,专门宰……服务游客的。
所谓的“米塔美食”,是几个星系烂大街的合成淀粉肠、冷冻大鱿鱼、拇指煎包和勾兑奶茶店,等等……
今天周一,中午没生意,有老板支个摊在刷视频。
一台自动料理机还在工作,把某种糊糊压成薄如蝉翼的煎饼。据商应怀观察,这可能真是米塔特产——蟑螂甜奶饼。
据说米塔星早期移民曾用蟑螂蛋白渡过饥荒,如今倒成了传统美食。
“宁老师!”一个大姐看见他就招呼,硬塞过来一个食盒,“刚做的煎饼,没打生长激素,你拿着,边走边吃。”
商应怀穿过美食街,几百米的距离,被好几个摊塞了吃的。
从他搬过来第一天起,街坊邻里就各种热情。地下组织显然在背后做了大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