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龙,给个九品官不过分吧?(126)

2025-08-30 评论

  以当今帝王性格,如果真想将皇位传给亲子,便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然而,让众人意外的事,徐咏德又说了帝后为男子。

  百官们顿时松了口气,男子好啊!

  龙阳之癖怎么了?帝王又非昏君,只是个人喜好,想给喜爱之人殊荣罢了。

  只是他们怎么没有听过任何风声呢?

 

 

第114章 龙龙逆袭第一百一十四日

  封后圣旨上没有出现“贤良淑德”、“性情温顺”等词,反而是赞誉帝后“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用的字眼也不是“封”,大致意思为帝王有幸与其结为夫夫。

  群臣瞠目结舌,如此荣幸乃自古以来之少见。

  就在群臣琢磨是哪家公子被帝王相中,甚至连封后圣旨的语序都能变时,大太监终于道出了此“人”身份。

  满朝文武:……

  众人沉默良久,等他们真正将名字与高台上的祥瑞对应上后,再次沉默了。

  按理说,在大太监当众宣完旨后,朝臣们要么恭贺,要么提出意见。

  只是这帝后人选过于惊异,他们卡壳了许久,才捋清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众人又喜又惧,喜的是,众人本将祥瑞到来视作一场机缘,也随时做好了祥瑞会离开的准备。

  一旦祥瑞成了帝后,玄朝便有一半的权势归于祥瑞,今后数十年,只要帝王与帝后感情融洽,他们也不怕祥瑞离开。

  惧的是,当今帝王本就独断专行,无论他们在朝中担任何种职位,在帝王眼里,只像是一群会提建议的言官。

  一旦帝王与祥瑞结为夫妇,他们这些大臣便再也在朝堂上说不上话了。

  有人蹙眉,下意识想劝帝王三思,可腿还没迈出,又收回了心思。

  劝,如何劝?

  说帝王配不上祥瑞?

  那他们全家都活不久?

  说祥瑞配不上帝王?

  那恐怕自家真的要断子绝孙了。

  说二者不合适?人活不长久?

  那更是不行,惹怒了祥瑞,对方不知从哪里盗仙草回来,给帝王弄个千秋万代,他们也熬不起。

  不知怎么着,不少臣子想起了当年之事。

  众所周知,若皇子有异族血脉,必将与皇位无缘。

  当今帝王母妃便是异族,故而帝王登基后,不封后纳妃,并欲择宗室子为未来储君。

  可现在,眼见帝王要与祥瑞结为夫夫。

  祥瑞虽为男子,但据古典记载,无论金龙相中何物,皆可与其拥有子嗣。

  龙是异族吗?龙莫说是异族,都不是人了。

  可龙的子嗣是真正的龙子啊!

  朝臣们晕乎难言,一时间,朝堂竟无人出来反对。

  哪怕是一些大臣给身后的喽啰使眼色,结果他们转头一看,喽啰畏畏缩缩低着头,根本看不见他们的动作。

  半晌,群臣跪地,高呼帝王圣明,帝后万安。

  终于,朝会结束了。

  起初,元入潭还和先生一起走出大殿。

  等到他们离开前朝,元入潭化作小金龙,趴在伏祟的冠冕上,时不时用爪子去勾冕旒的珠子。

  帝王无奈道:“元宝,旒珠快将朕晃晕了。”

  元入潭心虚收回爪子,尾巴一甩一甩。

  他们用过早膳。

  元入潭打着哈欠,跟着帝王来到两仪殿,有大臣在此等候。

  元入潭虽暗暗发誓,今后自己不要趴在先生腿上,可谁让先生的肩膀太窄,不能让他躺个舒服?

  于是乎,元入潭又趴在伏祟腿上歇息,顺便竖起耳朵听先生与大臣议事。

  先生所说,是关于百姓冬日防寒一事。

  伏祟道:“虽有煤炭、火炕,可到了冬日,仍有不少百姓死于严寒中。”

  太医院院判也在,对着帝王行礼。

  “陛下,煤炭虽能将屋子烘热,但不少百姓为了防止屋内热气流出,选择关紧窗户,最终中毒而亡。”

  伏祟叹息了声:“拟旨下去,命各县官员将煤炭中毒一事告知百姓。城中住户密集,且煤炭使用者居多,自然得叮嘱,但底下乡间村民也不能忽略。”

  相关臣子领命。

  伏祟又吩咐工部侍郎去让人建造冬日可供贫民乞儿取暖的屋子。

  “避寒屋不必太暖,也无需用青砖瓦片,比茅草屋略强一些,能遮风挡雨便可。”

  工部侍郎领命。

  官员们离开后,元入潭好奇爬了出来,扒着桌沿。

  “先生不让他们建造太好,是担心有人将屋子占了去吗?”

  伏祟颔首。

  “既然是扶困救贫,就不能让他们好过常人。

  “像是身体残废者,若让其每月所得银钱高于普通人,定会有人故意弄残身体,以求日子安稳。”

  元入潭吸了口凉气:“可是身体残废是一种折磨,真会有那么多的人吗?”

  伏祟摸着元入潭的龙角,语气平稳。

  “是朕之过。”

  元入潭眨了眨眼,不解。

  伏祟:“若朕能让天下百姓富足、安居乐业,也不会有如此多的人为了吃喝,出此下策。”

  元入潭爪子蜷缩,又退回到伏祟腿上,想到了今日朝堂所言,仰头问:“其实今天那些大臣的话我听进去了,当年村子里有一个王阿公,王阿公靠给县城富商做木工活养活自己一家。

  “过年那会儿,王阿公家里添了两个孙辈。王阿公本想明年多做些木工活,给家里减轻负担。

  “可不曾想过完年,王阿公再去镇上,那些富商都不要他了。因为县令家开了一个木工坊,那些富商为了与县令搭话,专门去木工房定器具。

  “王阿公的客人也越来越少,儿媳因为月子亏损,还留了病根。”

  元入潭犹豫拽了拽伏祟的衣袖。

  “先生,县衙家的工坊价格更高,都有那么多商人前去捧场,学舍的价格……反而是普通的市价。”

  伏祟叹息,轻轻顺着元入潭的背。

  他自然知晓,只是他登基七载,鲜少有人与他商议国事。

  他不敢信任大臣,再衷心的大臣也是有所图,再刚正的大臣也有可能表里不一。

  只是他终究一人,脑子里挤满了天下之事,难免有些疏漏。

  臣子畏惧他,亦不敢与他交谈。

  这种感觉很新奇,像是自己多年来一人捋着如山般的麻绳,终于有一日,手上一松,抬头看去,是一只小金龙飘在他的旁边,用爪子将缠绕成死结的麻绳捋松,再一点点将末端递给他。

  “乖元宝。”

  他低声道。

  伏祟也对元入潭说了自己的想法。

  “因为活计不多,所以就不与民争利?

  “不是,是要想为何活计不多,要做的是给天下添些活计。”

  元入潭愣了愣,总觉得不对,思考片刻,他道:“干活是为了赚钱,可本来就只有那么些钱。活计多了,只是让大家每日拿到的银钱越来越少罢了。”

  伏祟垂眸笑道:“那就让人多造些铜钱。”

  元入潭尾巴尖挠着脑袋,还是觉得不对。

  “钱可以用来买粮食,每年就那么些粮食,钱造多了,只会让粮食越来越贵。”

  伏祟温和问:“那依元宝之见?”

  元入潭眼睛一亮:“那就让粮食变多!再多些棉花布匹!”

  粮食种子元入潭前一阵子和小甄大人一起忙碌,如今已有进展,粮食翻倍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除了粮食,还有棉花等物,总的来说,是要让大玄的东西越来越多,如此人人都有了进项。

  “元宝极为聪慧,是朕之福。”

  伏祟给元入潭剥了个橘子。

  元入潭接过橘子,张开龙嘴,一口吞下。

  “既然龙是先生之福,先生再让人送来十盘糕点,好好服侍龙。”

  后来,元入潭又想起自己要围攻游京河一事,便问先生,一般打仗前夕要做什么准备?

  伏祟默了默,打仗自然要准备不少东西,比如拿到敌方的舆图、布置战术等,可那都是得提早布局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云霄桂月 灵异神怪 宫廷侯爵 甜宠文 萌宠 脑洞 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