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地方养海鲜看上去比种地有趣多了。
听到这话,刘院士黑脸:“少看点别人的项目!我们是来这儿研发抗盐碱水稻的!!!”
“嗯嗯,我种水稻。”楚芃麦嘴上这么说,眼睛依然眼巴巴地望着海鲜池。
刘院士:…………
怎么办?只能看紧一点了。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华国农科院牵头,各高校提供技术支持,国家拨款的国家级实验室。
他们现在所在的是条件最艰苦的新和试验站。
到达终点,楚芃麦下了车就拖着行李跟着熟门熟路的师兄们去宿舍安顿好,又和导师一起在食堂吃了一顿饭。
酒足饭饱,刘院士交代说:“你们谁等会儿领着小楚去实验室和试验田看看。”
免得这小混蛋说自己不认识路,主动加入养海鲜的队伍了。
和楚芃麦关系最好的秦冠英举手,主动请缨:“我带师弟去。”
已经吃过两次亏的刘院士,看向旁边的冯师姐:“你带着他们两个一起去认路。”
哼,哈士奇遛比格,可别比格带着哈士奇一起养海鲜了。
秦冠英:???
他认路啊!为什么还要带他一起去???
离开食堂,冯师姐按照导师指示带着楚芃麦和秦冠英先去实验室认门,又到他们的试验田去看了看。
十几亩地被划分成多块,含盐量各不相同,长着或密密麻麻,或稀稀拉拉形似芦苇格外高大的植物,结着青白色的稻穗。其中有实验组,有对照组。
楚芃麦仔细打量,发现这稻穗里结的是红色的谷粒,语气带着几分意外:“这真的是水稻吗?我还没见过这样的水稻。”
“是水稻。”冯师姐继而说起红色水稻背后的故事。
三十多年前,一名农学生随教授在海边红树林考察时,在海中发现一株高约1.6米、形似芦苇的野生植物,结有青白色穗粒,剥开后为红色谷粒。
他分辨不出品种,便让自己的老师来看。教授看完之后一眼断定这是一株野生水稻,非常珍贵,一定要保存下来。
农学生取下这株野生水稻的稻种,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不断选育,终于培育出珍贵的海水稻。
“能够生长在海里的水稻,你想想就能知道它的抗盐碱能力有多强了。如果这样的水稻能够大规模推广……”冯师姐话止于此。
楚芃麦却随着她的话陷入畅想之中,热血沸腾起来。
华国地大物博,却从来都是一个缺少耕地的国家。
山地多,平原少,能够机械化作业的土地少,于是平原地带的耕地红线不可动摇。为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这些优质土地只能种粮食。
而像大豆这样对养殖业极为重要的作物严重依赖进口,被国外卡着脖子。毕竟危急时刻,人可以不吃肉,但不能不吃饭。
华国有15亿亩的盐碱地,这些盐碱地里大把大把是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平原,如果能够利用起来种上粮食,平原地带的优质土地就能种上经济作物。
对于国家,对于人民,都是一件能改变命运的大好的事!!!
“嗯,我爱种水稻,我要种水稻!”楚芃麦顿时放弃养海鲜的念头,想种水稻了,“师姐,这么好的水稻,怎么没有推广开呢?”
冯师姐拍拍楚芃麦的肩膀:“因为这海水稻也有它难以避免的劣势,投入高,产量低,口感差。”
“我们努力的方向就是提高它的产量,改善它的口感,让它走进老百姓的餐桌。一起努力啊,师弟。”
楚芃麦握住拳头:“我努力!!!”
嗯,他第二天就开始努力了,努力得腰酸背痛。
楚芃麦刚考上研究生,是团队里的新人,实验室里重要的活不可能交给他做,所以他只能下地干活了。
沙漠早晚温差大,大清早风还带着阵阵寒意,他吃完早饭就得去还没开荒的试验田清理盐渠,放水排盐碱,让重度盐碱地逐渐变成可以种水稻的轻度盐碱地。
剩下来的时间,他的工作就是当农民,在试验田里照顾水稻,灌水施肥,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
这份活计累是累了点,但他从小在农村长大,种地种习惯了也能适应。何况还有人陪着他,他不孤单。
实验杀手——秦冠英因为实验失败率过高,在实验室莫名其妙搞砸好几件事,也被刘院士赶出来种地了。
“师弟,你不累吗?”秦冠英累得像条狗一样,一手拿着水管,一手扶着腰喘气。
活力十足的楚芃麦背着打药瓶走在田野间,给水稻施叶肥:“我还好,这些海水稻比起普通水稻好照顾多了。”
起码不用手动除草,也不用喷除草剂,毕竟盐碱地里连草都长不出来。
“师弟,你强。”秦冠英甘拜下风,双手合十行了一礼,“对了,你的研究课题想好了没有?导师下午开会可能会问你。”
已经忘记这件事的楚芃麦愣在原地:“唔,我现在想。”
反正他别的不多,就是想法多。
中午休息时间,他想念家乡的味道,找附近老乡借了个泡菜坛子,在宿舍里面腌咸菜。腌着,腌着,他果然有了想法。
下午开组会,刘院士果然问起这个问题:“小楚,你有确定的研究方向了吗?研究课题有没有思路?”
楚芃麦胸有成竹地说:“有了,我要培育能在盐碱地里种植的青菜,这样菜种出来自带咸味儿,不用放盐就能做咸菜了。”
刘院士:……
这只小比,不是,这个学生有种没有学过化学的清澈与愚蠢。盐和盐性物质能是一种东西吗?
见刘院士脸色不太好,楚芃麦又赶紧改口:“咳,对不起,考完试我的知识就还给老师了!”
“这个课题不太好吗?那我换成培育生态海水稻,可以在盐碱地上同时种水稻、养海鲜,实现海稻共生!!!”
秦冠英亦心生向往,赞叹说:“师弟,你这个想法好棒,你真是太有才华了。”
压力倍增的刘院士:…………
怎么还想着养海鲜?可恶,养海鲜就这么有吸引力吗!!!!!!
第134章 火爆全球第三天
楚芃麦的课题终究还是通过了,毕竟刘院士再不爽他一心想着养海鲜的念头,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合格的课题。
“你过来,我和你说怎么申请学校经费和实验室经费。”刘院士认真地向楚芃麦讲解他们整个实验室以及楚芃麦本人,能够从哪些地方申请到研究经费。
楚芃麦听得连连点头:“嗯嗯。”
他这样的小菜鸡拜院士导师所赐,可以幸运地从学校以及XX自然基金青年学生项目申请到五六万元的研究经费。
生怕这个笨学生听不懂,刘院士说得口干舌燥,拿起杯子抿了口水挥挥手说:“听懂了就回去自己申报。”
“对了,申报XX自然基金的时候,你顺便把我们项目今年的经费一起申请了。六千万,别记错了。”
现在的年轻人都很会使用电子产品,这些操作应该比他这个老头子熟练得多。
楚芃麦果然自信满满地说:“嗯嗯,我懂啦!如果哪里不明白,我还可以请教师兄师姐。”
刘院士放心地让他回去了。就算学生实在太笨,还有师兄师姐教他,不会有什么问题。
回去后,楚芃麦也怕自己健忘症发作,趁现在还记得清楚赶紧申请经费。
他打开系统申报页面提交材料,正吐槽明明一个系统竟然单位不一样,一个元,一个万元时,电话铃忽然响了。
一看来电显示,楚芃麦愣了愣。哇塞,他男朋友竟然主动给他打电话,平时都是话多的他联络对方。
他按下接通键,语带笑意地说:“陛下,是不是突然想我啦?”
电话那头的郑云崖声音还是冷冰冰的:“我在阿克苏的机场,司机不知道你们实验室的具体位置,你给我一个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