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无咎正在翻看着手中的《杰克复仇记》的三卷样书。
是他要求的红色硬纸封皮,上面印着鎏金花体文字,一个小男孩飞在空中,下方是无数工厂冒烟的烟囱。
男孩没有五官,只是一抹纯黑色的剪影。
在一开始,出版社打算把封面设计成现在最流行的哥特式风格,大量曲线缠绕,花团锦簇,枝叶扭曲变形揉成奇怪的螺旋,充满神秘气息。
只是被林无咎否决了,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出版社为此请了职业画家创作,呈现效果是出乎他想象的优秀。
封皮的字体是专门设计的美术装饰字体。
如今的书籍流行的是华丽、繁琐、矫揉造作的风格,对封皮的字体也是极进修饰,造型无比花哨。
就比如“杰克复仇记”这五个大字就是设计师特意设计的花体字,还创造性的加入了阴影效果,看起来格外有立体感。
正文采用的是现在流行的“卡斯隆旧体”,字体粗细得当,结构清晰,形式典雅,间隔得当,具有一目了然的素雅美感,已经具备了现代图书排版的雏形,和花里胡哨的封皮形成鲜明对比。(注:1)
在文字外,里面同样伴随着大幅大幅精致的插图和花草绘画。
比起书,《杰克复仇记》更像是一本艺术品。
考虑到三卷本的目标受众——图书馆的会员们,一些中上阶层的先生和小姐们,那么如此精致的设计也是正常的。
林无咎满意地放下书,问西蒙:“什么时候能上市?”
西蒙现在的心情十分复杂。
兰斯·卡文迪什比他想象中还要可怕。
他之前还觉得他根本不可能12月交稿,时间太短了,他十之八九要拖稿的。
但是他没想到,他们才签订了合同没多久,他就完稿了!虽然只是第一部!但是这也很可怕了!
现在才十一月!
他写的那么快,质量还超乎寻常的优秀,故事后续发展水平就和开头一样稳定!
西蒙还记得他当时一口气读完时酣畅淋漓的快乐。
他在精神领域享用了一顿绝世珍馐。并且很快开始不满足起来。他迫切想要知道接下来的剧情!他真想打开兰斯的大脑一探究竟。
毫无疑问,这会是一本杰作!西蒙不知道会不会传世,但是在最近两年的图书市场,《杰克复仇记》难逢敌手。
“最迟大概能赶在神诞日前。”
林无咎算了算日子,也就是说是12月12日前。
西蒙兴奋地侃侃而谈:“传统的三卷本定价是1.5金镑,如果销量好会再版——毫无疑问《杰克复仇记》肯定会再版,然后出版社会在之后出版不同售价的版本销售,首先,是最贵的精装版,五先令,这是最贵的,一般是由有钱人买回去收藏,然后是稍微便宜一点的2先令6便士和两先令这两种平装版,这个价钱不是很贵,一般的中产阶级都可以购买,接着,便是最为廉价六便士本,这种书粗制滥造,就算是路边的流浪汉乞讨几天都能买得起,走的是薄利多销路子。”
自从使用纸型浇铸铅字活版的“复制版”作为印版,印刷成本也随之降低了。只要销量够多,六便士本的成本一般可以控制在1.1便士左右,可以说其实还是很赚就是了。
而售卖最贵的五先令精装本,如果销量很好的话,出版社是可以把成本控制在4便士左右的。
不管怎么样,出版社都是稳赚不赔。
西蒙对林无咎说:“毫无疑问,《杰克复仇记》会为您带来一笔巨大的财富,我现在都有点后悔当时和您签下分成合同了。”
他好似很苦恼地笑了笑,“伯爵大人肯定要骂我了。”
林无咎对辛西娅女伯爵一直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对她还真有些好奇。
“我什么时候能见见女伯爵大人?”
“我这次来,其实也是有其他任务的,辛西娅女伯爵大人会在下周举办一场文艺沙龙,她希望您也能赏光。”
西蒙暗示性地深深看了林无咎一眼,强调道:“文艺沙龙会邀请很多醉心文学的贵族们,也许他们会对您的作品产生兴趣呢。”
林无咎懂了。
原来是让他去搞推广啊。这样可以最快打开销路。
“行啊。”林无咎兴致勃勃答应了。
不知道能不能在沙龙上找到有趣的写作素材呢?
第35章
辛西娅·坎贝尔女伯爵的文艺沙龙固定在每周六晚宴前开始。
晚宴的时间为七点半, 按照目前的社交礼仪,客人最好准时到达,迟到超过15分钟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当然,太早抵达也同样是不礼貌的行为。
林无咎六点半左右出了监狱, 谢绝了格洛丽娅出版社提供的马车,选择了步行。
这是他最近养成的习惯。
原主的身体实在是太差了,西蒙也建议他每天坚持散步,强身健体。
而且亲身游走在桑恩城的街道上, 深入市井之间与形形色色的人物邂逅,也有利于他写作取材。
如今的时代并没有什么统一的交通规则,更别说什么红绿灯了,马车在路上横冲直撞,交通事故频发。
就连人行道的概念都刚刚开始流行, 为此很多旅行指南必须得向外地人解释什么是人行道, 即, 高出车道几英寸的马路牙子。在一些繁华的商业区域,则很流行竖起炮弹似的柱子,用来阻隔车流,以供行人通过。
傍晚,路两旁的煤气灯的光晕清晰的照出朦胧雾气中游走的细小颗粒, 林无咎用手帕做了一个简易的口罩,权当做粗糙的雾霾过滤装置,图个心里安慰。
即便如此,他也时不时会呛到咳嗽几声。
蒙在鼻子上的口罩,有时候会让林无咎生出自己还在地球上的错觉。
路上的行人也大多会用不同材质的围巾蒙在鼻子处,围巾也成了桑恩城人出行的必需品了。
林无咎路过格洛斯特街时, 发现前方已经被围起来了,正在重新铺路,来往行人必须绕道。
格洛斯特街本来就不是很宽,大概只有一二十米宽,最多只能容纳三辆马车并驾齐驱。此时一辆拉酒的大货车,一辆公共马车、和卖小吃的手推车齐齐被堵在了街口无法掉头,车夫们吵成一团,警察正在竭力疏通交通。
林无咎前头的行人向警察抱怨道:
“怎么又要铺路啊!”
“三天两头修路,铺了拆,拆了铺,这都几回了?”
“多久才能恢复通行?”
警察说:“大概还需要两周。之前用碎石子和花岗石铺路都不太行,前者每次下雨都会变成泥潭,后者坑坑洼洼的,经常会有马匹被绊倒。”
林无咎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他在地球的时候已经对沥青马路司空见惯,来到这里后才深刻认识到了沥青是多么伟大的发明。
他主动发问道:“那么这次用什么铺路?”
希望别是泊油路。柏油是从煤或焦煤油中提取的,曾经被广泛使用在建筑业,后来因为对健康有害,在地球的二十世纪后期已经被全面禁止,改用沥青铺路。
警察露出一个得意的笑容,“是木头!”
他侃侃而谈,“工厂给木块加工出了暗榫,可以迅速在地面上拼接,节省时间。木面平滑有韧性,还刻有凹巢,下雨天马匹也不会打滑。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弱车辆和马匹的噪音!以后街上就不会那么吵了!”
行人们大喜过望,纷纷夸赞:
“想出这个主意的人真是个天才!”
“太好了!这大概是最后一次铺路了吧!”
“以后雨天也能放心驾车了!”
林无咎:……
他默默注视着一群人欢欣鼓舞的模样,幽幽问道:“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木头不仅会被虫蛀,而且很快会腐朽呢?”
警察:……
行人:……
“……好像很有道理呢。”
“我有预感,大概要不了多久,格洛斯特街又要被封起来重新铺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