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地增产是刻在夏兮风和秦琅家乡的传统追求。在他们眼中,关心平民的田地增产是理所当然的事。
半身人很喜欢种地,但他们很少思考让别人的地也增产的事。
莱欧和戴着帽子的佩瑞拉轮流陪着夏兮风和秦琅行走在田间地野,听他们和丰收教会的人交谈,又不厌其烦地把教会人员那些较为晦涩的话,通俗易懂地解释给农人听。
他们的思想也慢慢发生变化。
夏兮风曾抱怨,这个世界的生产水平很割裂。
农业生产也是这样。
领主只管收税,很少关心平民的粮食增产。因为平民那点田地所产出的粮食塞牙缝都不够。
领主的庄园和城里的“公有田地”都有法术和药剂伺候,魔导农业机械基本已经能让田地作业实行全自动化。
这样的农业生产水平,比夏兮风故乡的高机械化大农场的生产力水平还高。
夏兮风的种地技能能让半年收获的农作物,缩短到一个月就能收获。
许多德鲁伊也能做到类似的事。
虽然耗费地力,但药剂可比夏兮风故乡的化肥好用多了。
“魔力”真是个很方便的能源。
但这个世界的平民,种地水平可能还不如夏兮风故乡的封建时代末期,估计就和西方的中世纪差不多。
他们以黑面包和煮豆子、土豆为主食,农具连铁器都少见,畜力的开发也不完善。
生产力低下的农人光养活一家几张嘴就很不容易,即使他们积累了种地经验,也没余力将其总结归纳,形成“知识”。
在夏兮风和秦琅的故乡,整个社会都很关心田地。
在封建时代就有许多“耕读世家”,读书人会亲自下地;还有一些大贤和好官也会时常行走田间地野;朝廷也会时常下令嘉奖发明新农具和新耕作方法的百姓。
即使科技没有发展到机械化的时候,百姓也将种田的技术发展到了当前生产力的极限。
这个世界却不同。
拥有智慧和力量的人已经习惯运用魔网,这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怎么能让平民也用上魔力能源,而不是直接摒弃魔力能源。
“建立更多的魔网稳定器,或者在魔导农具上加载小型魔网稳定器,确实是最终的解决办法。但在技术不成熟、资金不到位的前提下,总要让农人先用上其他工具。”夏兮风对丰收教会的教士们道,“而且我们也可以将农人生产的一些环节简化,比如育种和打造更坚固的农具。”
虽然现在魔导农具还不能普及,但农业生产的一些环节可以在城里进行。
工坊运用魔力育种,农人只需要购买种子;工坊运用魔力批量打造更坚固的金属农具,农人只需要购买工具;工坊运用魔力制造只需要播撒即可的农用药剂,农人只需要购买药剂。
当农人的金钱不够,或者不敢信任这些没用过的东西的时候,领主可先提供补贴。
只要农人丰收过一次,拥有了余钱,他们自己就会主动购买这些生产工具。
平民一点都不蠢。能养活一家人的人,都有足够的生存智慧。
“如何降低农用生产资料的成本,并将它们推广给农人,丰收教会肯定很擅长。”夏兮风给丰收教会戴高帽子,“我只能管着骑士领里平民的肚子是否能吃饱,丰收教会关心的是整个世界的平民的肚子是否能吃饱。你们是最高尚的人。”
虽然是戴高帽子,但夏兮风也是真心的。
所有在为“平民百姓也能吃饱”奋斗的人,都是最高尚的人。
丰收教会的教士被夏兮风感动得热泪盈眶。
因为“城里人”的田地不需要丰收教会张罗,在魔网力量的加持下,如果没有外来干扰,几乎没有绝收的可能,所以他们对丰收教会没有所求,自然也不会有多看重。
对于丰收教会老去平民田地里转悠,转悠千年却没转悠出什么名堂,他们对丰收教会的敬意都是不高的。
这不是说他们不知道丰收教会的理想很崇高的,但再崇高的理想,没有达成任何实质上的成就,那就是令人发笑的空谈。
丰收教会的教士还是第一次遇到会认可他们的理想,并且为他们找到可行道路的贵族领主。
居然有贵族领主关心连魔网都用不了的平民!
“总有一天,我要让整个领地都用上魔网能源!”夏兮风看魔网,就和看电网似的。
通路通电通信,“三通”是领地建设的基础!
我管不了全世界,我还管不了我自己的领地吗?
“是吧,秦琅?”夏兮风攥紧拳头,斗志昂扬。
“嗯。”秦琅埋头写计划书,列出一大串费用,示意夏兮风别只顾着昂首“燃起来啦”,也该低头看看现实。
夏兮风低头,然后用双手捂住眼睛。
基础建设太耗钱了。他向阿穆若和苏尔借的钱根本不够烧。
“想一想开发什么商品抢钱。”秦琅道,“我们该组建商队了。”
“唉。”夏兮风蔫了。
穷啊!
第32章 二更合一
虽然夏兮风和秦琅是名牌大学生,那也是清澈愚蠢没接受过太多社会毒打的大学生。
当了“村长”后,他们才知道基建里的坑有多多。
建造街道和城墙的时候,夏兮风和秦琅以为这就是村镇建设最主要的花销。
如果只论花出去的钱,城建上花掉的钱确实是最多的。
但一个欣欣向荣的骑士领,城建规划好之后,回款也特别快。
夏兮风和秦琅这才意识到一个他们在故乡的新闻里经常看到的事——地方政府财政大部分收入不是来自税收,而是来自卖地。
他们的街道连下水道还没建设好,各大机构已经把圈画完了,基本都给的全款。
居民区和商铺也十分火爆。
当时为了公平,他们用上了故乡楼市最火爆时的经验,不分贵贱,摇号拿资格。
这下观望的人都疯了。
什么?我只要有钱、有运气,就能买到最好地段的房子?
而且还是直接从领主手中购买,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绿沙城的冒险工会也会在骑士领开分会,经常来找夏兮风和秦琅询问城建进度,好尽快派人来建造公会场所。
会长笑道:“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绿沙城的冒险工会前来接任务的冒险者,挤得连路都走不了的模样。前台接待员可累坏了。”
夏兮风和秦琅晚上数钱。
光是卖地的钱,他们都快赚回大半个城建债务了。
卖地真赚啊。夏兮风抹一把脸,压下嘴角。
比起城建,开发配套的农业资料生产线的钱,只看投入,只是九牛一毛。
但在写计划书时两人才发现,农业方面的投入几乎是纯花销,短时间内别想赚钱。
甚至可能别说短时间,这投入就是无底洞,就别想着赚回来。
如在故乡一样,农业要赚钱,规模必须大,而且必须种植经济作物,基础粮食作物是很难赚钱的。
小农经济几乎和赚钱无关。
而且在魔网能源很好用的前提下,农人那点税收,对整个骑士领也几乎是杯水车薪。
怪不得领主们都很容易忽视农人。
如果不是“人”本身就是资源,他们可能都要把农人当蛀虫了。
一个很现实也很残酷的观点,如果地方治理只看“利益”,那么放弃一群人,比拉着这群人一起跑,性价比更高。
当领主建造了足够多的魔网稳定器,他甚至可以慷慨地给贫穷的领民提供几乎免费的让他们饿不死的食物,和大量可以麻痹他们神经的非粮食酿造的烈酒。
让普通人的田地增产,让普通人能找到养活自己的工作,让普通人接受更多教育以出现更多的精英,还是花点小钱让这群人一直躺着,躺到闭眼,更符合“利益”。
但这不符合夏兮风和秦琅从小养成的三观。
以魔网科技展现出的生产力,两人坚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匹配,自家的领民就算不能跑步进入他们故乡里手脚健全的普通人的生活水平,好歹不用靠掺着泥土麦糠的黑面包果腹,每到换季的时候,都能给自己买一套廉价的新衣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