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瑟幕_作者:社那(123)

2019-06-15 社那 甜宠文

  西北军少了任何一人都还是那个西北军,就好像如今宋河与宋川两父子回京探亲,泾阳城里剩下的将领们也都能独当一面,不会给敌人一丝机会。

  但道理是这个道理,顾阮却又有些不同。他自打十二岁从军开始,便跟随西北军守在那片蛮夷之地,不算上未上战场的那些日子,也在那边打了足有十年的仗。遍寻西北军上下,恐怕也只有宋河老将军一人能与其相比。就连宋川都足有四五年的时间是留在汴京的。

  正因为西北偏远,所以不会有将领在那里领兵太久,朝廷也担心这些武将们“拥兵自重”。所以,整个大魏朝里,除了宋河老将军外,独数顾阮对北蛮最了解,与北蛮的军队交手也是最多的。而且,比起这个大魏朝其他的武将们,比他年轻的没他老道会用兵,比他稳重的没他年轻敢拼命。

  甚至……他到现在还握着西北军的军饷粮草……

  若真到了战事吃紧的时候,有这样一个绝佳的人选,朝廷是派他去还是不去?无论旁人如何说,建文帝自己心里是有这个答案的,他甚至相信顾阮自己心里也有底。

  “这些折子都在说他藏私,可他到底藏了多少,让朝中那些上蹿下跳的老匹夫们去猜,恐怕他们做梦都猜不出。”嗤了一声,建文帝将手中舆图重重地撂下,又接着说了下去,“当年那军饷的事顾阮也曾叫人递了折子进京,可是这事说到底是他自作主张,若是真的追究起来,他有十条命都不够死的,再加上西北募兵的事,桩桩件件,他才在西北呆了几年,胆子真是大得没边了!”

  虽说这些事多半是他这个当皇帝的默许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那人能无法无天到了这个地步。他次次都是做完了这些事才来禀告,这样的先斩后奏与自己做主有什么分别?若不是手里还握着对方的把柄,拿捏住了对方的性命,建文帝一年到头恨不得怀疑几百遍对方是不是要造反了。

  真是个祸害。

  偏偏这样的人还敢肖想他的明珠,真是无耻,不要脸!

  建文帝越想心中便越气,垂眸看去,见那宋家父子还想分辨什么,便再一次打断了他们,“顾阮做过的事,我可以不追究。但他手里握着那么多东西,却诓骗宝和说自己已经放下了兵权……你们说,这样的事,我该怎么罚他?”

  公主府发生的事,他这个当父亲的大多清楚。别的事可以睁一只闭一只眼,但那无耻的小子张口闭口都在说自己舍下了前程甘心永远做个面首陪伴明珠,睁眼说瞎话,好似他付出了多大代价似的,还要不要脸了?

  他若是这样说,那便真如他的愿吧。

  *

  顾阮没想到自己竟还有为了三下军棍养伤的一天。而且这一养,便养了足有四五日。每天睁开眼睛时,除了陪赵明珠说说话,便是躺在床上望着天,偏偏赵明珠还不嫌这样的日子无趣,大半的时间都坐在屋子里看着他,连那想来向他赔罪的甫一都找不到机会进来。

  到了第七日的时候,顾阮实在是熬不住了,试探着问她不理会蒋姑娘的事了吗,他身子真的没事了,可以帮她去查查。可是赵明珠却略有迟疑,半天才说,“知意已经办完了。”

  就在他被按在房里虚度日子的时候,得知了蒋姑娘一事的傅知意已经出手解决了这事,而且用的办法也相当干脆。

  “知意最近不知在办什么案子,竟然结识了那沈公子,两人似乎合计了一番,他将柳家巷的事引到了别人身上,又与沈公子登门劝说了蒋大人。”至于到底是威逼利诱还是讲道理,就不是赵明珠感兴趣的事了,她只知道那两人离开蒋府的时候,这事情就变成了蒋姑娘的祖父早与泾阳沈家定下了亲事,连庚帖都一应俱全,甚至连蒋家自家人都验不出真假。蒋府与御史中丞家的婚约,也就做不得数了,甚至连蒋姑娘之前的那桩婚事能不能算数,都是两说。

  说着,小姑娘忍不住感叹道,“想到这法子简单,可是没想到他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做出那庚帖来,听说御史中丞那边的人一见那帖子就哑口无言了,也不知上面的印做得有多真。”

  她满心欢喜,顾阮也只能勉强自己扯了扯嘴角,可是心里想着的却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那大印看着自然不假,因为这东西本来就是真的!早在查清蒋姑娘的情夫是谁之后,他一面说着不会帮沈孟做任何事,一面却早早地传了书信给沈老太爷。沈家富可敌国,有钱能使鬼推磨,何况是做一个不会被识破的庚帖。莫说蒋姑娘的祖父已经故去了,就算他还在世,恐怕都辨不出真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