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余得许多情_作者:锦绣灰(314)

  这是一个平凡无奇的礼拜日,阿绣带着念邦陪同伊丽莎白去镇上的教堂做礼拜。

  阿绣原本不信神佛,无论东方的佛祖, 还是西方的耶稣,但这些年来也习惯了和伊丽莎白一起来教堂。也许人在极度无望之时,真的是需要寄托的。

  无论中外,所有宗教的教义深究其理,似乎都是叫人向善, 在黑暗中坚守, 在逆境中前行, 我们祈求上天,我们也自食其力。

  “你必坚固,无所惧怕。你必忘记你的苦楚, 就是想起也如流过去的水一样。你在世的日子,要比正午更明, 虽有黑暗, 仍像早晨。”

  牧师合上《圣经》:

  “愿主与你们同在。”

  伊丽莎白还有心事向牧师祷告,阿绣领着念邦先离开了。

  教堂附近是一个小公园,里面有一群小男孩在踢足球。

  “妈妈, 我可以和他们去玩吗?”念邦仰头问道。

  阿绣俯下身正了正他头上的贝雷帽,刮了一下他的小鼻子,笑道:“可以,但是不许弄脏衣服,也不要和小伙伴们争吵。”

  “谢谢妈妈!”念邦欢呼了一声就冲了过去。

  阿绣看着他奔跑的背影,无奈笑了笑,在一旁的长椅上坐了下来。

  这个秋天难得的温暖,扑面而来的微风都带着夏日不舍的暖意,金黄色的树叶打着旋飞舞飘落,远处高大的风车随风转动,街上充满着一幢幢带有浓郁北欧风格的小楼。

  其实,这是一座可爱的小镇,念邦拥有这样一个美好安逸的童年,也许是她最欣慰的事了。

  阿绣轻轻闭上眼,觉得好像置身于安徒生的童话梦境中。

  在童话里,睡美人等到了王子的亲吻,小人鱼无忧无虑的生活在大海,灰姑娘在午夜十二点之前的宴会上翩翩起舞,快乐王子和小鸟永远幸福的在一起。

  和平,是这样来之不易。

  忽而听见那群小男孩一声惊呼,阿绣恍然回神,看了过去,原来足球不小心踢到了一个过路的男人身上,似乎罪魁祸首还是她家的念邦。

  阿绣有些哭笑不得,却不急着走过去,想看一看小家伙会如何处理。

  “对不起叔叔,我不是故意的,我没有弄脏自己的衣服,却弄脏了叔叔的衣服,妈妈一定会生气的。”念邦怯生生的向男人道歉,有些沮丧的低着头。

  那男人背对着阿绣,看不见面容,只见一身深色西装,身影颀长。

  他摸了摸念邦的头,蹲下身子,开口说的却是字正腔圆的中文,语气带着温柔笑意:

  “小朋友,你是中国人吗?”

  阿绣如遭雷击,愣愣的望着眼前这一大一小的身影,泪水瞬间溢满眼眶。

  念邦稚嫩的声音充满惊喜,也用中文回答道:“我是中国人啊!叔叔也是中国人吗?”

  “是,我也是中国人。”

  “太好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除了我,除了六子叔,除了爹和妈妈以外的中国人。”

  “是吗?”男人的声音略有酸涩,他轻声问:“你叫什么名字?是不是…念邦?”

  “是呀!我叫梁念邦,妈妈说是心念祖国的意思。叔叔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难道你认识我爹和妈妈吗?”

  “嗯,我认识。”

  “可我从来没听他们提起过你呀!不过,叔叔你看起来好眼熟,我是不是见过你?”

  念邦疑惑的打量的男人:“叔叔你的头发是黑色的,眼睛是黑色的,皮肤是黄色的,叔叔你的鼻子挺直,生得真好看,和念邦的好像…叔叔你长得好像念邦啊!”

  念邦惊讶的得出了这个结论,他抬头看见走过来的阿绣,高兴的招手欢呼道:“妈妈,这个叔叔和念邦长得好像啊!妈妈!妈妈…你怎么哭了?”

  男人一顿,慢慢起身,回过头来。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昔日那清贵少爷,那倜傥公子,那千金散尽万里颠沛,心里锦绣乾坤浩荡山河的男人,今夕尘满面,鬓如霜。

  阿绣一步一步的向他走了过去,每一步都好似跨过那流淌的时光长河,跨过那弥漫硝烟的远东战场,跨过那天涯海角的沉默相守,跨过这三千多个日夜的彻骨相思。

  脑海中闪过的,是那些旧日里反复入梦的片段,浅水湾酒店阳台上他千里赴约弹奏的一首钢琴曲,北平霍府那个此生难忘的洞房花烛夜,太平洋邮轮上的碧海蓝天,小福园别墅书房里无数个耳鬓厮磨的日日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