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爱春娇(种田)_作者:陈云深(343)

  眨眼间,就是年三十了。

  易家兄弟两个,带着秦春娇,一大清早去份上祭扫了一番,回来便忙着做起了年夜饭。

  酒糟鱼入坛已将近一个月,这会儿正是吃的时候。

  秦春娇把鱼从坛子里取出来,拌上猪油粒子,一起上锅蒸了,顿时那浓郁的酒糟香气合着鱼本身的鲜香在屋中四散开来。

  本地不产糯米,为着过年,她特地去城里米行换了几斤回来。

  把糯米在水中泡了约莫一个时辰,泡的晶莹剔透,颗粒饱满。捞出来,把切成大块的腊鸭安放在米上,又切了几根葱,淋了些米酒,上锅蒸熟,便是一锅亮晶晶、咸香浓烈的咸鸭糯米饭了。

  此外,她还剁了些肉馅儿,放了荸荠进去,调味匀当,打算做个红烧狮子头。

  这荸荠不是家里种的,而是野生的,附近地里常有,房前屋后挖一挖,便能得一筐出来。虽然没有种出来的那么饱满肥大,但也一样的脆甜可口。把荸荠剁碎,放进肉圆子里,做出来的狮子头便格外的鲜甜脆爽,且不腻口。

  今年,可是她嫁过来第一年操持家中的年夜饭,她自然是拿出来全幅的本事,尽心尽力的烹调。

  那两个男人在屋里忙着别的事情,被这满院子浓烈的饭菜香气,勾的几乎无心做事。

  虽然已经吃了一年秦春娇做的饭,但是他们还是对晚上的这顿饭充满了期待。

  易嶟一面朝着对联后面抹着浆糊,一面问道:“哥,嫂子到底做了什么好吃的,能这样香!”

  易峋没有答话,看着门板上那喜气热烈的大红福字,心中满是温暖和热望。

  今年有她在,这个年必定是不一样的。

  第134章

  秦春娇足足花费了一整日的功夫,去预备这顿年夜饭。

  到了傍晚时候,日头落下了地平,在屋檐下头的冰棱子上投上了最后一抹光辉。

  村子里一派寂静,今年是年三十,所有人都在家中热热闹闹的吃年夜饭,没有人出来走动了。

  易峋在供桌上点了三支线香,三人磕了头便在外头等候。

  直到线香烧完,方才进去,将香炉子撤了。供奉完祖宗天地,余下便是世间凡人的团圆时光了。

  堂屋里地下摆着两个炭盆,里面烧着红旺的炭火,屋中暖洋洋的。

  屋子角落里的炉子上,温着酒瓶。供桌旁的高台,摆着一只长颈白釉瓷瓶,瓶中插着两支红梅。这是秦春娇的布置,早间她见地里一株红梅开得好,便折了两支回来。

  易峋和易嶟两个大男人,可想不到这些花样。

  虽是女子的习性,但屋中经了这样一番布置,也的确更添了几分雅艳和喜气。

  桐木八仙桌上,摆着五荤五素一共十道菜,鸡鸭鱼肉无不齐全,每一道都是秦春娇精心烹制出来的,并且仔细摆盘装点过,不是用萝卜刻了小花,便是拿香菜薄荷叶子摆在盘边,丰盛且精致。

  三人坐在桌边,举杯碰了一盏,各自一饮而尽。

  饭桌上,三人谈论着一年的收成经营与对明年的预期。易峋看着妻子那张娇艳红润的脸,眼波流转,笑的甜美动人,心底也充满了温暖祥和的幸福。

  明年,必定也会是幸福的一年。

  眼下家里人口少了些,有些冷清。待明年弟弟娶了弟媳,春娇也该有孩子了,这家里就会热闹起来。

  是啊,明年春娇是该有消息了,毕竟在这件事上,易峋可是十分的卖力勤奋。这一点,他有把握。

  吃过了年夜饭,一家子守岁。

  到了子时,兄弟俩出门放鞭炮。秦春娇则在厨房里,按着鞭炮的声响,把事先包好的饺子,一枚枚的下进开水锅中。

  如果家中有孩子,这饺子里还要挑一枚包上糖栗子,故意叫孩子吃到,寓意甜美如意。

  但现下家里还没有孩子,当然不用这么做了。

  这么想着,秦春娇不由悄悄摸了摸自己的小腹,那里还是平坦无比。总也快了,她峋哥可几乎每天晚上都在勤快的“耕耘”着。饺子锅里的热气,将她的脸蒸的有些红。

  过了年三十,初一便是乡亲邻里相互串门拜年的日子了。

  易家如今是村里头一个大户,赶着来拜年的,几乎踏破了门槛,从早到晚,络绎不绝。

  黄里正带着女儿也来了,听说他们一家子年后要迁到京里去,黄里正还为他女儿的亲事担心了几分。待听易峋言说,过了初七,就请媒人上门提亲,黄老爹的一颗心这才放在肚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