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悍女_作者:不语安然(505)

  采薇道:“我不出远门,我让陈哥哥帮我买回来,该怎么给他钱就怎么给他钱。”

  林氏点头。

  采薇又和林氏商量了种冬小麦剩下的那些田地种些什么好,种水稻的自然还是种水稻,那么家里母女三个的口粮自然是没问题的,再种十亩五玉米才够家里这十几口下人的嚼用。

  剩下的田地种大豆、芝麻和花生。

  辽东比较冷,播种季节比其他地方晚,采薇母女现在也只是商量个大概。

  想着离春耕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而天气又在转暖,土地不再会冻成冰了,于是采薇雇了人把自家所有田地全都种上蔬菜。

  这次不仅种植了菠菜、小白菜、生菜,还种了香菜、韭菜、芹菜、花椰菜、莴苣、甘蓝等一些蔬菜。

  一般蔬菜只要一个月就能采摘,到时正好再种粮食之类的农作物,土地一年之内闲置的时间短,就能最大程度创造财富,关键是她母女三个也有青菜吃。

  采薇不习惯顿顿大鱼大肉,她还是喜欢清淡的饮食。

  紧接着,采薇就去里正那里又把她家屋后不远处的三十亩荒地全买了,又买了前面鲤鱼河旁的十亩荒地,准备开恳出来种菜。

  至于再买了土地,再商量种些什么。

  买树苗买种子估计得要三百两银子左右,还要买牛车、犁杖,所以最多只能拿出九百两银子来买地。

  陈沐风人脉广,买地的事的交给他,让他帮忙打听哪里有好田地卖。

  采薇的事陈沐风自然是放在心上的,因此处处留意打听,可总也打听不到一块好地。

  正月十五一过,南来北往的客商渐渐活跃起来,因此陈沐风的车马行又有了生意。

  不过这时并不是一年之中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年之中,秋天生意最好,那时庄稼收丰了,来往的客商更多。

  因为有前东家留下的原班人马,陈沐风便把一般的替人拉货的事交给他们,不过最远的也只跑府城,再在府城接了活儿回来,一天大大小小生意也不少,能赚个两三两银子。

  至于像去洛阳等较远的地方,则是陈沐风自己去,不过现在才刚开年,北方许多地方春耕都没开始,更别提有什么农作物长出来,现在就跑远途也没什么农作物好收购,所以陈沐风也不是经常去。

  陈沐风又是闲不惯的人,屋里店外焦躁得乱窜,实在没什么事可干,就想着要上山大猎。

  采薇和彩蝶兄妹自然极力拦着。

  春天是野兽繁衍发情的季节,前几天比陈沐风老宅居住的锅顶山还要往里走的汪家墩,那里真正能够称得上深山老林,全都是山林,地很少,一般人家就是靠打猎和种点果树、雨季的时候捡点菌类黑木耳晒干了卖维持生活。

  初十刚过,就有一个壮汉带着两个成年的儿子上山打猎,惊动了一只有身孕的母熊,那壮汉被母熊活活一掌打死,两个儿子连近前把尸体拖回来都不能。

  这时候打猎比冬天还要危险,所以采薇和彩蝶是无论如何不让陈沐风上山打猎的。

  ☆、第三百五十六章饺子馆(第八更)

  为了让陈沐风有事可干,采薇就和他商量,他那永泰车马行当街有三个门面,只留一个门面当车马行的门脸就行,伙计们在门面里接待了登记了客人,有投宿的商队登记完了带到后院里投宿就行了。

  另两间打通,适当装修一下,开个饺子馆。

  陈沐风明白采薇的用意,知道她想帮自己一把,便说要和她合股,赚得的钱两人平分。

  古代的房屋好装修,也就十天功夫便把两间店堂装修得相当不错,都是九米深四米宽的门面,又用墙夹断出三米来,做了两间厨房,两间门面打通之后,就是八米宽六米深,共有四十八个平米,做间饺子馆足够了。

  有时店面小有小的好处,很容易就能够座无虚席,显得生意兴隆。

  然后请人手,一切安排妥当之后,饺子馆开业了,采薇特意挂出陈记饺子馆的牌子,还在招牌边配一句广告词:好吃不如饺子。

  开业那天,采薇没有正式露面,只在早上去厨房亲自调了饺子馅,检查了一下几个面点师傅和几个伙计在厨房里包饺子的情况。

  因为饺子馆里的饺子一改辽东把饺子馅炒熟的包法,而是用生肉馅包,采薇怕那些面点师傅和小伙计不适应,所以前来照看照看,可发现他们工作起来有条不紊,也就放心地回去了,留下陈沐风独自款待来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