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翻身记:嫁个将军好种田_作者:凤五(343)

  孟彤知道听到这样的事,孟大的心里肯定会不好受,不过这样的事情,她也爱莫能助,只能什么也不说,默默的赶着车前行。

  到了云来客栈,孟彤没有要上房,只在一楼包了间面积相对较小,里头全是通铺的房间。

  就如那卖糖豆的摊主说的那样,云来客栈的房间都很干净,就算是供穷苦人住的通铺,里头也收拾的极为干净,也没什么异味。

  通铺房间因为价格便宜,里头除了用砖头砌成的炕是不提供被褥的,不过孟彤他们自己随身带着被褥,倒也没给她们造成什么麻烦。

  春二娘铺好了被褥,侍候孟大吃了药,等他睡着了就坐在炕上缝起衣服来。

  孟彤在外头忙着跟小伙计一起卸行理,因为马车上的东西多,后一截车厢里的那些锅碗瓢盆孟彤也不搬下车了,只和伙计将几个药箱和他们随身的行理都搬进房间。

  因为时间尚早,搬完了行理之后,孟彤就去前头向掌柜的打听镇上有哪些好吃好玩的,这一聊便聊到了申时初刻。

  从掌柜的嘴里,孟彤知道了高梁镇是个极为繁华的小镇,虽然不是主要的物资集散地,但因连接南北的官道穿镇而过,因此经常会有客商往来。

  小镇附近虽没什么风景古迹,但镇上的集市却极为热闹,且会开到子时左右,晚上想吃宵夜,也不怕没地方去。

  孟彤一听便心动了,特地让掌柜的帮忙雇了两辆带顶的竹轿,等孟大一醒便锁好门,带着爹娘坐上轿子出去逛市集去了。

  落后的古代市集自然不可与现代的商业街相提并论,不过扶着轿子,踩着坑坑洼洼的黄泥路,看着街道两旁摆在地上、木桌上、或是小推车上的琳琅货物,孟彤的感觉还是很新鲜的。

  现实社会永远不会如电视里演的那么光鲜亮丽,大周朝虽也不时有北蛮叩边,朝政动荡的事情发生,但国内老百姓的生活还是相对较安定的。

  只不过就算是这样,这满大街来往的行人也鲜少有穿着光鲜的,大部分人都穿着灰朴朴的打着补丁的粗布衣衫。

  ☆、255狼是吃肉的

  如孟彤一家三口这样穿着细棉衣裳的人都极少有,偶有穿着绸缎衣服的人坐着轿子经过,都能引来路人的驻足观望和羡慕的惊叹。

  让孟彤感觉好笑的同时,也深深的体会到了大周朝贫富等极差距的悬殊。

  高梁镇的市集相对于水头镇来说确实是要热闹的多了,不过对于见惯了现代整洁美观的商业街和美食街的孟彤来说,就只能“呵呵”了。

  不过对于孟大和春二娘来说,自又不同了。

  他们自小没出过靠山村,连水头镇都是孟彤带他们逛的,现在坐着从未坐过一的轿子,走在这热闹的高梁镇集市上,那种新奇和兴奋的感觉自是难以压抑的。

  高梁镇并不算大,几个轿夫平时从南到北打个来回也不过个把时辰,现在抬着两个人在小小的市集里打转,还是走走停停走两步歇一刻的,心里早就乐开了花儿。

  孟彤要带着父母慢慢逛,于是几个轿夫也就投其所好,不但识趣的没有多嘴,还主动给孟彤和孟大等人介绍一路上哪家铺子的胭脂最香,哪家摊子的梳子最便宜,哪里的小吃好吃,哪里的点心最甜……

  孟彤一路走一路买,两辆竹轿的撑杆上挂着的纸包慢慢就多了起来,大的小的都有,主要都是轿夫们推荐的吃食,并一些比较有地方特色的小玩意儿,以及专给春二娘的梳子镜子之类的小玩意儿。

  一路逛下来,到了晚饭时间,几人却已经没了肚子可以用来装晚饭了。

  孟彤见孟大脸上已有了疲惫之色,便让轿夫抬着两人直接回了客栈休息,并与他们约定了第二日继续再逛。

  回到了客栈,春二娘忙着侍候孟大洗漱换衣服,孟彤从药箱里拿了药出来,服侍着孟大吃了,便一边陪着孟大聊天,一边把今天买的东西都摆到炕上,一样一样的做着分类。

  因夏日食物不易保存,孟彤买的点心吃食虽然量不多,大多都是一二块的,可挡不住种类多,再加上包装着的油纸,因此东西一在炕上打开,便是满满当一炕的东西,看起来非常之壮观。

  “现在天气热,这么多东西放到明天,可不得放坏了?”

  春二娘和孟大自小就是过着缺衣少食的日子挨过来的,自是看不得孟彤浪费食物,因此对着一炕的吃食都不由大皱其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