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翻身记:嫁个将军好种田_作者:凤五(407)

  十来个男男女女在昨日来道谢的那位老人的带领下,对着孟彤千恩万谢。

  孟彤现在急着收拾东西进城,以免被啊紫那个蛇精病缠上,可不敢再耽搁。

  “举手之劳,众位乡亲不必客气,城门马上就要开了,众位还是收拾收拾准备进城吧。”或许是看明白了孟彤急着进城,那位老人也算人老成精,很识趣的拦下了七嘴八舌道谢的乡亲们。

  老人家如此明事理,孟彤表示很是欣慰,她让陈四收回帐篷,顺便将昨天用来盛粥的那组碗送给了他们。

  城门一开,孟彤立即迫不急待的催着众人进了城。

  到了真定城,孟彤就不那么急着赶路了,赵家在保定城是首富,在真定城却做不到支手遮天,最重要的是真定城里没几个人认识清风,更不会有人顺藤摸瓜查到她们一行人身上,因此孟彤也就不急着逃命了。

  让陈四将车赶到城四,孟彤照旧用“投石问路”的办法,从乞丐口里问到了一家干净且口碑很好的客栈,包了一个大通铺房和三间上房,就住了下来。

  大雪一连下了三天还不见停,孟彤看着窗外簌簌而落的飞雪,手指有一下没一下的轻敲着桌面。

  再过几天就要腊八,以他们一行人的脚程,若是再往南,只怕过年都到不了开封。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冬日多风雪,要是倒霉的被困在荒郊野领,往前走不了,往后退不回,到时候弹尽粮绝才是真正的悲催。

  可若要暂住真定,生计问题就不能不考虑了。

  孟彤现在手头上总共也只有一千多两银子了,若是南行顺利,这么多银子到开封打一个来回都够了,怕只怕万一又有如清风这样的意外出现,这一千两就经不起折腾了。

  师傅给的那八千万两的取银赁证,孟彤是想都没想过要动用。

  想要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也要有相应的实力去护卫的,不然只会便宜了别人。

  孟彤自认是个胆小的人,师傅祝香伶虽然对她有授业之恩,但她对巫门的很多事都语焉不详,让她实在不敢轻信。

  比如说,巫门即然是皇家供奉,她师傅祝香伶手里还有个叫冥殿的杀手组织,她受伤在靠山村落脚之后,怎么不联系手下的人过来接应呢?

  是她不想联系?还是不能联系?或者是无人可联系?

  当初一时心软,坚持将昏迷的祝香伶救下山,孟彤也没想过要得到什么报答。拜祝香伶为师,一是想着多学点东西也没坏处,另一个其实是觉得祝香伶挺可怜的。

  一个九十多高龄的老妇人,单身一人从萧国逃回大周,跑到深山野林里还差点儿喂了黑熊和老虎,就算她武功盖世,神勇无敌,身边没有半个子孙相伴是事实。

  当时祝香伶寿元已无多,很多事情她不愿意说孟彤也就没问,唯恐提起师傅的伤心事,让她心里不痛快。

  关于皇家供奉的事,孟彤其实是既期待又警惕的,有皇帝做靠山,能跟他一块躲在暗处随便阴人,谁会不欢喜?

  可皇家多阴私,朝庭多诡计,要是巫门真如师傅所说,拥有决定和否决皇位继续人的权力,那些皇子皇孙还不把巫门中人看成眼中盯肉中刺?

  ☆、302初露医术

  大周朝传承了两千年,与之相伴的守护势力——巫门,传到最后却只剩下师傅一个正统传人,这不得不让孟彤深思。

  有皇帝做靠山,那些寒门士子经营十几二十年都能建起个大势力,巫门这样能传承千年的势力怎么就人越来越少呢?

  联系到祝香伶对她交代后事时轻描淡写的样子,不管是关于皇家供奉一事,还是祝香伶一手组建的杀手势力,师傅看似是跟她交代了,可仔细一想,其实又什么都没说,简直处处是坑。

  凌一的出现,算是给孟彤敲响了警钟,她没忘记那位啊紫姑娘称呼凌一时,叫的可是冥大哥。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师傅的悉心教导之恩,孟彤不敢忘,师傅的骨灰还是得送到师兄手里,至于那枚皇家供奉的令牌,她要不要继承还得看当今皇帝值不值得她效忠……

  楼下骤然响起的喧哗声,让孟彤一下回过了神,她蹙眉冲外室喊了一声,“青黛,外头是怎么回事?”

  “奴婢这就出去看看。”在外室做针绣的青黛应了一声,就开门出去了。

  不一会儿,青黛就打听了消息回来了,“小姐,方才楼下有位老爷正与家人吃着饭,人就突然倒下了,刚才的声音就是他夫人和女儿惊叫发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