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翻身记:嫁个将军好种田_作者:凤五(571)

  可就算她如今有胡大师兄这个义父撑腰,孟彤也仍在人群中收获到了几瞥鄙视的目光。

  “原来是你呀。”之前被孟彤询问的圆脸少女,立即露出了笑脸,指着另一边的一个班级道:“麒麟五班在那儿,我们这里是凤凰五班,我叫张蔓蔓,我爹是工部左侍郎张庭伟,很高兴认识你,孟师妹。”

  看,这就是皇家书院的正确打开方式——拼权,介绍自己之后一定得说出自己家官位最高的一位当权者,这是方便别人衡量你是否值得她们结交的标准方法。

  “我也很高兴认识你,张师姐。”孟彤强逼着自己挤出一抹得体的笑容来,“夫子马上就要来了,张师姐,我先回我那边去了,我们下回再聊。”

  说完,孟彤笑着冲张蔓蔓挥挥手,然后牵着闪电就飞快的往另一边的人群走去,只留下一群喜欢八卦的少女,指着孟彤离去的背影七嘴八舌的嬉笑、议论了起来。

  孟彤来到张蔓蔓指点的一群少女面前,潇洒的抱拳一礼,笑问,“请问各位师姐,这里是麒麟五班?”

  “这里确实是麒麟五班。”

  人群中走出一名面容稚嫩,头上却簪满了宝翠的漂亮少女,只见她神情倨傲,一双漂亮的大眼鄙夷的看着孟彤,道,“你刚才跟张蔓蔓说话的声音我们都听见了,你就是胡清云新收的那义女,叫孟什么来着?”

  孟彤心头一紧,脸上的笑容就一点点的收了起来。

  大周朝律例,若只是官家之女,是不能只呼朝庭官员名讳的,能这样毫无顾忌的叫出胡清云三个字,而不受旁人非议的,那就是皇家中人无疑了。

  孟彤不知道该说自己好运,还是该说自己倒霉才好,她两天之内竟然一连碰到两位皇家中人,昨天那位贤宁公主的脾性还挺讨人喜欢的,至于这一位嘛,她可能就需要自求多福了。

  “这位师姐,我叫孟彤。”孟彤虽然不怕眼前的少女,不过还是决定先忍让一二。

  “呸!谁是你师姐,你少往自己脸上贴金了。”

  那少女满脸不屑的啐了孟彤一口,鼻孔朝天的斜睨着她道:“不过就是个小小的民女,走了狗屎运被胡清云收做了义女,你还真当自己能飞上枝头变凤凰了?”

  孟彤微微诧异的挑了挑眉,目光淡淡的扫过少女身边的几位女生,再看向一旁的其他人。

  她发现除了与这漂亮少女站在一起的几位女生,嘴角都噘着幸灾乐祸的笑意之外,其他人皆是低垂着头,一副眼观鼻,鼻观心,敢怒不敢言的模样。

  ☆、423倒霉

  来洛阳之前,胡大师兄就曾经跟孟彤深谈过来皇家书院的几大好处,其中之一便是,在皇家书院的毕竟的优秀学员,男子将会获得直荐进入国子监学习做官的资格,而女子亦有机会可获封成为吃朝廷俸禄的女官。

  大周律明文规定:凡为女官者,不论品级高低,不管是否在职,都享有独妻的权力。

  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条大周律的意思就是:只要当上了女官,将来嫁人了就算是无所出,丈夫也不得纳妾,有通房,便不能养外室,否则就是犯了大周律,轻则挨一顿板子,重则就要蹲大牢,吃牢饭了。

  所以在大周朝是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的,越有学识,德行越好的女子越受人尊敬,也越会受到急着为子女择偶的权贵们的注目。

  提倡女子读书的情况在别地虽不明显,但在洛阳却最为突出。

  但凡谁家的女儿念过书,就算只读了一年,日后嫁人也会被婆家人高看一眼,若是那在学里成绩出众者,就更不得了了。

  皇家书院的建立初衷便是将权贵子女,培养成为朝庭需要的人才,男子可免科举直接入仕,有才德的女子获得官位之后,在宫中或内阁服务几年,嫁人将全无后顾之忧。

  至于建立庞大的人脉什么的,那其实都是些附加好处而已。

  在皇家书院入学的好处多多,但书院毕竟只有这么大,僧多粥少的情况下,书院明文规矩只收当朝三品以上文武官员的子女,至于个别拖关系走后门的,也要后台够硬才能进去。

  后来皇帝为了让皇家书院开源节流,将入院规定又做了一点调整,附加了一条:凡商贾子女入学,学资一年五万两。

  是以皇家书院对于院内的学子管教虽松散,但在书院里读书的学子,无一不严格自省,生怕自己因一时之失,失了名声,毁了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