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翻身记:嫁个将军好种田_作者:凤五(897)

  儿臣再过几个月就要满十五了,为防师傅藏的东西被人误取了去,儿臣想尽快回乡去把师傅藏的东西取出来。”皇帝这回是真的惊到了,他一下握紧了龙椅的把手,努力压抑住激动的心情,故作自然的淡淡问道:“你可知你师傅藏的是件什么东西?”

  孟彤毫不迟疑的道,“师傅当时说,那是个藏有能医百病的秘方的牌子。”

  是供奉令,一定是供奉令!

  皇帝的脸皮止不住的抖动,心里则在疯狂的咆哮着:皇家供奉令终于有下落了。

  听孟彤的话里,皇帝知道祝香伶的意思是想把供奉令传给孟彤的。

  巫门传承至今,门人一共也就胡清云和孟彤两个人了。

  要说对皇帝而言,他自然是更加属意由胡清云来继承供奉令的,毕竟与胡清云相比,孟彤一个年纪太小,武艺太渣,一个人脉单薄,才干不足。

  单只会一手医术,对于皇家供奉这个神圣的职位来说,实在差了不止一点儿半点儿。

  不过可惜,这个事情一向不是以皇帝的意愿为转移的。

  几年前,孟彤刚携八千万两巨款出现在开封城时,皇帝就问过胡清云供奉令牌的下落。

  当时胡清云只说没找到供奉令,有可能被他师傅藏在牛背山上了,却没有说明藏在何处,害他前后派了数波人马进入牛背山查看,最终都无功而返。

  如今看来,胡清云显然是确实知道,供奉令被她师傅藏到牛背山里了,只不过具体藏在哪儿,或许只有孟彤这个小丫头知道而已。

  不过不管如何,供奉令关系重大,要是不知道踪迹也就罢了,现在既然知道了,皇帝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允许它流落在外的。

  历代持有供奉令之人就是当代的皇家供奉,且无一例外,这些人都会自觉肩负起维护皇室正统的神圣责任,对大周皇室忠心耿耿。

  皇帝虽不知道巫门是如何做到,让历代的持令人皆对大周皇室忠心不二的,但巫门历来神秘,他隐隐猜测,可能是那块供奉令里面有什么能制衡持令者的手段也不一定。

  所以到这一刻,若说皇帝之前对孟彤巫门传人的身份,还颇为忌惮的话,那么现在他是举双手双脚赞成孟彤“回乡探亲”的。

  而且就凭凌一为了孟彤就英雄气短的德性,皇帝也有由理相信,一旦孟彤持有了供奉令,对于凌一的忠诚度,他都可以不用怀疑了。

  “既然是这么重要的东西,那还当真是要去寻回来。”一念想罢,皇帝装模作样的点点头,道,“既然如此,你想回乡就回乡吧,不过此去河北省路途遥远,未免路上不安全,朕赐两百人护你一路北去吧。”

  说着顿了顿,皇帝极为大方的抬头对凌一笑道:“这两百人就从凌一你的左卫里面挑吧。”

  凌一虽惊讶皇帝怎么突然变痛快了,不过他也不傻,虽然公主府现在不缺护卫力量,可多这两百人一路护送,他家丫头回亲的安全指数可是会成倍提高的。

  “微臣遵命。”凌一躬身抱拳向皇帝,“微臣代公主谢皇上恩典。”

  ☆、664储位人选

  孟彤也笑着福身行礼道,“父皇的恩典,儿臣无以为报,想来想去也唯有治理好四川府,为父皇分忧一途。儿臣最近这一阵子,对四川府的情况也琢磨出了一些章程,还请父皇过目并恩准。”

  “哦?”皇帝惊讶的挑眉,“什么章程?递上来给朕看看。”

  孟彤从宽大的袖子里抽出事先准备的纸稿,转手就递给了一旁的许文轩。

  许文轩接过来那卷纸稿,用手撸了下,确实其中没有隐藏什么危险东西,就转身呈给了端坐于龙案之后的皇帝。

  卧槽!这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皇帝眼珠子都差点儿掉下来,看了两页纸就看不下去了,看着孟彤嘿嘿冷笑道:“解忧啊,你想要建设四川府的心是好了的,不过你毕竟还是太年轻了,不懂这其中的艰难哪。

  若真按你这纸上所说,为民建舍,使民迁居,你可知会有多劳师动众,且劳民伤财?

  我大周国库一年了才收入一千多万两,若照你这纸上所述,以四川府如今的人数,只怕全用上也填不满这个窟窿。

  况且我大周国库每年收上来的税银,还得支付满朝文武的俸禄,军队的粮响,修筑各地的水力工程,若发生了天灾**,还得抽出一笔赈灾银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