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送你出去。”成远志帮她打伞出了门,一直将她送到碧云斋院门外才停下。
成昭韵小跑了几步等回头时看见大哥还站在原地,她赶紧摆摆手,见黑夜中他的一双眸子格外明亮。
翌日,奴仆在成远志的房中找到了他写给成定邦的辞别信,他并没有隐瞒去处,是知道他要去的地方是成定邦改变不了的。
那晚是她后来的许多年对大哥唯一的记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她都很内疚,她觉得若是当时她努力为大哥洗清冤屈,或是那晚挽留大哥,他是不是就不会走了?
她阴差阳错成了全家最后为他送别的。
但是日子并没有因为成远志的离开而止步不前,江姨娘将成远郜痛打一顿后又将他送回了学堂,所以他只能在每日下学后才能来碧云斋教成昭韵习一会儿字,而白日里成昭韵就练习前一日成远郜教自己的。
这日学堂旬休,几个孩子便都去了老太太那里请安。
暮云堂里置了炉子,成昭华跪坐在地上给老太太煮梨,成昭柔缠着老太太身边的周妈妈教她编花,倒是成昭韵乖乖坐在一边,静静看着她们。
老太太笑着问道:“你们最近在学堂念书感觉如何?”
“韩先生平日里看起来慈眉善目的,但一做起学问来就十分严格,我们每日要学的东西很多,做不好先生就要打手板的。”成昭柔应道。
成昭华轻笑:“是啊,六妹妹昨日就因为背不出来诗文被先生打了手板呢。”
成昭柔觉得这件事十分丢人,没想到被二姐说了出来,不禁气急败坏道:“二姐姐也好意思,你可是比妹妹大四岁呢,可是怎么还和我们小的一起学呢。”
成昭华气定神闲笑笑:“什么大的小的,韩先生说等过两年都要合并在一起上课的。”
“说起来还是五姐姐清闲,被先生赶回来后也就真的再也不去了,难不成学个写字还要一年半载不成?”成昭柔说着说着将话茬引到了成昭韵的头上。
成昭韵不好意思地笑笑:“我天资愚钝,只怕是要让先生失望了。”
“不然五姐姐就不要识字念书了,以后嫁给一个庄稼汉也用不上写字呢。”成昭柔说着便笑了起来。
成昭华也没忍住笑出声,从小锅里捞了一块煮好的梨子叫下人给老太太端过去,一一分完后将梨核那块盛给了成昭韵。
“对不住啊五妹妹,你不经常和我们在一处,我都差点把你忘了,下一个梨我一定给你分最好的。”
见她们这样欺负人,成远郜实在是气不过,不顾成昭韵一直在暗中拉着他,愤愤不平道:“谁说先生不让五妹妹回去了,昨日我将五妹妹最近学的字给先生拿过去,先生说她天资聪颖,进步飞快,让她旬休后便回去念书。”
成昭韵埋头吃着碗里的梨子,谁知半天没说话的老太太倒是唤了她一声:“韵儿,祖母年纪大了,这碗梨子给你吧。还有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是你父亲当年在长安时故友相赠,祖母将它送给你,嘉奖你这段日子的努力。”
成昭韵结果周妈妈端来的梨子,一时间很是受宠若惊,赶紧起身给祖母行礼,神色间竟有几分惶恐。“孙女谢谢祖母!”
“好孩子,快起来。”老太太也是为了上次成远志的事情,一直记着她的好,正好今日就找了机会回报给她。
等到从暮云堂出来后成昭韵走在前面,水锦抱着老太太送的文房四宝,她还没有看是什么样子,但是能被祖母收藏多年,肯定是名贵之物,她回去后要好生收起来。
“你给我站住!”成昭华在后面愤然道。
成昭韵赶紧停下脚步,低着头转过身,闷闷道:“怎么了二姐姐?”
“你刚才装得甚好,还骗了祖母的一套文房四宝,你这鬼丫头既然能回学堂为何之前不说,你又在算计什么坏心思呢。”成昭华毫不客气道,她因为冯大夫人的缘故很讨厌家里庶出的几个弟妹,只是成昭柔能抓到把柄,偏生这个五妹妹总是闷葫芦似的,抓不到一点错处,让她更加厌恶。
成昭韵温声道:“二姐误会了,我并不是要瞒着大家,只是觉得这是小事,不值一提。”
“那你是说小题大做了?”
“二姐姐为何一直要曲解妹妹的意思,妹妹也觉得甚是委屈。”成昭韵退后两步,“若是二姐没有什么事的话,妹妹还要回去学字,就不和姐姐闲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