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探头探脑的小贩不敢置信:“等等,蔡……”
大门没等他说完话,便重重关上,将人含在嘴里的话硬是拍回喉咙里。
林年随着蔡氏往里面走,入目的景色和外头不太一样,就好像这阔气的门面都是从镇上的富贵人家那里偷偷学过来的一样,而里面,就露出了原样。
蔡氏毕竟是乡下人,这辈子顶了天了就去过十里外的镇上,眼界不高,自然觉得自家院子好看,气派。
她洋洋得意地指着一个亭子,虽说别的不怎么能入眼,但起码他家的院子够大,足够堆下杂七杂八一串玩意儿。
“那是我们老关找人做的,要多少银子,看出来了么……可凉快了,夏天坐在里面,哎呦喂那叫一个享受。”
蔡氏也不管林年什么反应,带着她转了一圈自家的院子,将目光所及处能说的说了个便,就连快枯了的柳树都指点一番,好像说着说着就能凭空发芽,长出枝条来。
她们转了一圈,愣是回到了入口处,那条小路上。这时天都黑了,蔡氏抿着嘴唇笑道:“林姑娘,天色不早了,在我们这里用点饭再回去吧。”
林年目光清冷,眼眸剔透,她睫毛轻颤,轻声道:“蔡姨,我想问那笔银子的事情。”
她的话很简单,咬字也很清楚,然而蔡氏仿佛没听清似的,猛地扭头,高高挑起了眉毛,似笑非笑:“林姑娘,你刚才说什么?”
蔡婶的目光却又些混浊,是林年见过的,但不熟悉的精明刻薄的目光,是指望从别人手里抠出哪怕一个铜板的目光。
“那笔钱,什么时候给我?”
林年一字一句地问道。
“钱?什么钱?老关可没跟我说过,你要想问,就问他去,问我一个不管事的弱女子做什么。”
蔡氏把林年带到前厅,关志行正坐在圆桌后面吃饭,见他们过来了,还特意放下筷子,伸手招呼她们过来。
他僵硬的脸上勉强拉开一个笑容:“不早了,快点来吃点热的吧。”
林年平静地问过礼后,没有坐下来,而是站着,直截了当地问出来,一点不留余地:“关叔,你上次说,把候府给我的银子都寄存到银庄去了,不瞒你说,我现在有急用,还劳烦关叔带我走一趟,取些银子出来。”
“银子?”关志行的表情在这一瞬间突然生动了起来,他疑惑问道,“哪有什么候府来的银子,林姑娘怕不是记混了?”
他的表情真实的可怕,仿佛面前真的站着一个一辈子以种田为生的忠厚老实人,一点不晓得银子是怎么回事。
他慢慢逼近林年,胸膛宽阔,足有林年一个半大,林年冷静地看着他靠近,直到他停下来。
“我这里没见过什么放进银庄的银子,都是自家一点点攒起来的……林姑娘可不要乱说话。”
第五章
林年抬眼,瞧着他的面庞,关志行说这话时,眼睛都不眨,一瞬间流露的疑惑尤为真实,仿佛真的没有见过那笔银子……怎么可能。
她微微垂头思索片刻,从袖子里掏出一张薄薄的纸来,是驿站的信物,这些年刚兴起的,为了保证能将东西送到,江南的商人想出这一招,便是让收东西的人签字画押,就算不识字也能按手印来辨识。
“这是我白天去西头驿站讨的,”林年从容道,“上面便是关叔的名儿,只过了这么些天,关叔便忘了自己曾经写下的字?”
关志行瞪大眼睛,有些吃惊,似笑非笑道:“我可没有去过那里,哪儿来的信签……”他伸手,强势夺过林年手里的纸,林年被力道一推,不由得后退几步,身后蔡氏亲亲密密地贴上来,嗓门如钟般响起。
“年姑娘,可别把一件没有的事情,说成是自己的事情。”
林年皱眉,尚未张口,便见到关志行手上一个用力,信签如同雪花般,被撕成撕碎的片状,落到地上。
关志行这才露出老实温和的笑容,道:“年姑娘,我知道你是行事谨慎,所以才向驿站讨这信签。但我关志行没做过的事情,怎么会认呢?”
“你……”
林年一滞,她可绝对没想到,这个人居然毫无犹豫地撕了信签!扯开一副老实人的嘴脸,不打草稿,嘴里说着如此大义凛然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