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舜钰寻到盖字号十号时,满脸的汗及雨水交杂,才至门边一怔,里头何时已悠闲坐一考生。
“这位同考,你可是跑错了号舍?”舜钰有些迟疑。
那考生也是神情惊诧,站起拿号牌来对,却是盖字号一号,忙作揖表歉意,舜钰低道:“趁差军未来你赶紧去罢。”
秋闱科考秩序井严,禁讲问、互通、喧哗及代冒,即便是跑错号舍,被差军看到,亦要好生盘问一番,如觉言辞不足服众,逐出考场亦有可能。
送走这位跑错兄,舜钰把箱笼及考篮暂摆桌上,暂不收拾,她想静静坐一会儿。
虽是申时却阴沉沉如黄昏般,秋雨秋风渐紧,号舍无门,湿气弥生,时不时有考生过,匆匆或慢慢。
一日许多凶险,终是过去了,她号舍里端坐,脑中却空空,或许空空这样更好,有些事是不敢想的。
“验号!”一个守号军陪提调及监试官而来,舜钰忙站起,拿过号牌去递给三人,对过无误,提调官从箱里将几日前收去的草卷、正卷各十二幅发还她确认。
舜钰把姓名、年甲、籍贯及三代复看一遍;又在卷缝上查了红印;瞧见卷尾印有印卷官的姓名,恭道无误。
提调官颌首,递上蜡烛三支,供晚间答题用,想想嘱咐道再过两个时辰,提调官会来下发题卷,舜钰笑着道谢。
三人再不耽搁,朝别的号舍而去不提。
作者话:上架临时改为一月一号,不好意思了!
第壹伍肆章 考科举
离发题卷还有二个时辰,舜钰在门前挂油布帘子,一个差军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守在外头,有张年轻的面庞,见她身量尚小,踮起足尖够不着门顶,索性接过替她挂上。
舜钰欲聊表谢意,放眼见每个号舍门前皆有差军把守,按考场律例,考生不得与他人之间讲问、喧哗等。遂只微笑颌首,扭身入内不出。
再将桌凳抹净灰尘,摆好笔墨纸砚等物,对面墙壁龛里搁了只铁皮小炉,火苗孳孳舔着锅底,舜钰去接半壶热水,倚着被褥吃了些白面卷饼,原想再睡一会养精神,却目光炯炯盯着木梁青瓦发呆,记起刘海桥的话,或有花蛇盘绕藏匿其间,便愈发阖不拢眼。
这样翻来覆去间,舍内已暗黑成团,她索性坐起,点亮烛火,听着隔壁一声接一声的咳嗽、并趿鞋走动声。
雨不知何时停了,窗外一丸白月升起,雾薄风摇,有树影忽明忽暗在窗前婆娑,宿鸟咕咕惊啼,甚是萧瑟落寞。
忽听有铜锣响鸣,连敲八下,惊跌了一只顺丝而爬的小蜘蛛。
半晌功夫,纷杂脚步声由远及近而来,油布帘子被差军半掀,迎进三位着官服的提调及监试官,皆面色肃穆,舜钰恭敬作揖,他三人一言不发,放下题卷辄身就走。
拿起题卷看,题二十三道,包括《四书》义三道及《易》、《诗》、《书》、《春秋》、《礼记》等五经义各四道。
首题出自《论语·先进》,以“点,尔何如?”制义。
此论释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孔子问四人有何抱负?子路曰若一个大国受侵又国内闹荒,他只需三年便能让人民骁勇善战,实行礼治;冉求曰一小国我治理三年,百姓就得饱暖;公西赤曰有志于宗庙祭祀礼仪、愿从赞礼人开始学习。而曾皙曰他的志向已实现,暮春穿新衣,与同伴郊野游耍,踏歌而回。孔子对曾晳抱负赞之。
舜钰忽而想起前世里,某日冬至。
窗外雪大如白蝶飞,她在香暖静谧的栖桐院,倚在大炕上看书,连沈二爷进了房都不曾晓得,直到他坐到她身边来,拿走搁在她膝头的书才惊觉。
一个丫头捧着他的黑色大氅,一个丫头倒来滚滚的茶。
“你打算考科举么?怎会看这章出神?”沈二爷挥手让丫头退下,把她一臂揽入宽厚的怀里。
“若以此篇为题,二爷会如何制义?”舜钰不惯这种亲密,浑身僵硬,随口找个话儿,扭了扭,拉开彼此距离。
沈二爷眼眸微黯,神情淡淡的,俯首看起书来,却也语气温和的回她:“随所遇而志在焉,圣人之所与也!”
舜钰微怔,嚅嚅问:“孔圣人所赞许的是志在随遇而安么?”
沈二爷沉声道:“夫三子所志者,异日之知,终日惶惶然以有待之勋名;点所志者,今日之乐。而子之与之,卒在此不在彼。”意为:子路、冉有及公西华的志向,是将来的知遇,但会整日心情不安地、期待将来能获得功名;而曾皙的志向,是享受现在的快乐。孔子赞许曾皙,是他珍重现在而不在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