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绯闻录_作者:页里非刀(474)

2019-06-15 页里非刀

  锦娘不多说什么,只抿着嘴微笑,把手上的湿渍拭净,从袖笼里掏出个荷包递给她:“你把这个给她,顺便让她来见我一面。”

  舜钰擦擦手,接过荷包细看,绣的是一对并蒂莲,不知怎地,就有种古怪的感觉一晃而过,她说:“你是如何与唐姑娘认得的?”

  或许是厨房的烟火气更易柔软女子的心,那锦娘俯首拆解板鸭:“是旧相识,原在京城就认得,并常来往,哪想他们先离京随即断了音信,后来我随父亲到此地,因缘巧合又遇到了。”

  舜钰嗯了声笑道:“莫不是她央你绣的要送有情郎?”寻常闺阁单身女子,无事是不会去绣并蒂莲鸳鸯此类画样。

  锦娘只顾把板鸭切切剁剁装满一碗,掀了锅盖,放屉子上隔水蒸。

  舜钰权当她未曾听清,状似无意道:“你不说我也昭昭,唐姑娘为沈大人至今为嫁,天下皆知,此次沈大人到此,可谓千载难逢,唐姑娘岂会放过。”

  锦娘冷冷弯唇:“常言道当事者迷,旁观者清,我却道这天下人被功利迷去心智,皆成睁眼瞎子,就因沈大人位高权重,便似全天下的姑娘都巴巴要嫁他似的,实在太过高看了。”

  “嗯,说的极有道理。”舜钰赞得发自肺腑,见她拎起鱼尾巴往热油里一掼,孳孳的两面煎着,冷不丁问:“锦娘,常听闻你家马车窗帘子,绣的是一条双头蛇,可谓名动京城,能赏我看一眼么?”

  “马车被五姑娘借去用,过几日才得还回。”锦娘随口说,往锅里添勺清水,加上姜片、葱花、油酱、红椒之类,覆上盖慢慢炖,渐有鲜香味四处弥漫。

  舜钰吸吸鼻子:“应天府里车轿何其的多,她做何非要借你家的?”

  锦娘正切着白菜,手顿了顿,抬头看她,平静道:“你想问什么?直说无妨。”

  “窗帘子上的双头蛇,也是唐姑娘嘱咐你绣的吧?!”舜钰紧盯那一大碗焯好发白的猪肉块,只要油酱椒料小火慢慢煨,便会红亮的十分好看,若吃一口,定会美味的做鬼也愿意。

  未听得锦娘回话,她抬起脸,目光深若冷潭:“这并蒂莲的荷包,是你打算送给唐姑娘的!可惜呀……只怕是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

  锦娘的脸色,愈发像那猪肉块般难看,舜钰叹息一声:“锦娘啊锦娘,你倒底是真欢喜这个五姑娘,还是忘不掉那已经死去的五姑娘呢?”

  “你倒底想说什么……我听不明白。”锦娘腿有些发软,扶着墙挪坐在长凳上。

  厨房里此时的味道好闻极了,稻米的清香四溢,鱼已炖的正是火候,板鸭被蒸得滋滋冒油,却无人去注意这些。

  “你在京城时很倾慕田家的五姑娘,时常与她玩耍在一处,她原也是待你亲如姐妹,可纸包不住火,你那些心思她终是有所察觉。”

  “自那后她对我拒而不见,连看一眼都嫌污了眼睛。”锦娘吼的声嘶力竭。

  舜钰抿抿嘴:“你彻底错了,她太熟知你脆弱又长情的性子,怕你陷入太深而再难拔出,彼此花不见叶,叶不见花,是苦心保全你的方式……”顿了顿又道:“她将苏绣技艺倾囊相授,还不够真诚么!”

  锦娘垂颈不说话了,待她再站起身来,已恢复了镇定,脸上表情不悲亦不喜,什么样的表情都没有。

  她也不看舜钰,走至锅前,拿起铲子小心的将整条鱼摆入盘里,把锅里的汤汁铲起浇淋鱼身上,铲的很干净,狠刮着锅底,嘶嘶地折磨彼此的耳鼓。

  她忽然张了张嘴,很轻,舜钰依旧听清了,她说:“她死后我就一直病着,要死不死的,人说这时想念死去的人,她就会来领你走,可怪,她就是不来,后来父亲官也不做了,带我出了京,我就不想死了。”

  她丢掉铲子,从缸里舀来清水浇进锅里,听但”哧“的腾出一团白烟来,她的胛背削瘦,因为用力擦洗锅里的油腻,而抖动个不停,她还在喋喋说着话,舜钰听得断断续续的,莫名没了听的兴趣,只把荷包递她面前:“唐姑娘失踪了,而你家的马车也牵扯案中,若你有何想起来的,可告知官府……或同我说亦可。”

  锦娘慢慢放下手里攥的丝瓜络,接过荷包,指腹的油酱残渍,沾染上并蒂莲花瓣,她听到舜钰离开的脚步声,还是忍不住问了:“唐姑娘是故意要陷害我?”话出口又觉说错了,好像她知道很多,让人不得不忌惮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