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绯闻录_作者:页里非刀(768)

2019-06-15 页里非刀

  他闻声望,侧道走来个提灯笼的婆子,暗吁口气,讨了她手里的灯笼,继续朝前走,想着又觉蹊跷,暗忖这院落久远,几代祖辈春秋于此,本就是个灵盛之地,难不成真尽了气数?!

  这般想来只觉头目森森,心绪难宁,忽而面前豁然开朗,竟已至栖桐院门前。

  ……

  田姜慢吞吞地吃着燕窝粥,忽听丫鬟隔着帘栊回话:“三老爷进院里来了。”

  田姜有些诧异却也不表,让翠梅拿了件黛青色绣粉海棠的披风伺候她穿上,即而廊上官履足响,毡帘打起,沈三爷走了进来,他恭敬地拱手道:“听闻二嫂身骨抱恙,不知可好些了?”

  陶嬷嬷搬来黄花梨官帽椅请他坐,田姜命采蓉看茶,听得他问遂微笑:“并无甚么大碍,一时气血不足而致,蒋太医开了方子,每日里照着吃就是了。”她又道:“三爷夜深人静而来,定是有事要说的。”

  沈三爷打量她,平素二哥将她护的严实,连五弟都不允言语造次,他更是不敢多看一眼,而此时晕黄的烛火下,十七年纪的小妇人,春眉水目,红唇微含,半是天真半是妩媚,招展一缕别样的风情,瞬间崔氏玫云与她便是云泥之隔。

  田姜的小脸沉下来了,这沈三爷的目光实在大胆,嗓音顿时变得清冷:“三爷若无事就请回罢。”

  沈三爷见她面起薄怒,眸瞳潋若潭水,一股子不怒而威的气势彰显,偏又楚楚动人的不行。

  他别开视线稍刻,才稳定心神说:“是特来同二嫂知会一声,吾后日将离京赴蜀地上任,沈雁沈溪沈勉玫云随行,母亲及沈府上下就皆托付二嫂照抚了。”

  田姜神情渐次缓和,想想问他:“三弟妹不与你同去么?”

  沈三爷面上掠过一抹苦笑:“她还需思虑一宿。”

  田姜语气很平淡:“尽力带弟妹走罢!二爷的生死实无需她来担忧!”

  沈三爷惊疑上心头,却见她隐身与灯火之后,一团朦胧虚实难辨表情,终是讪讪道:“二嫂子或许觉得……二哥如今生陷囹圄,吾却带妻小一走了之,其实……”

  “我未曾有怪责你。”田姜轻声说:“这必定也是二爷的意思!如今的京城风狂雪骤,天威难测,党同伐异,魑魅魍魉更是多作怪,二爷此去生死渺茫,沈府犹陷飘摇之中,你们能走就赶紧走罢,留得青山在,总是不怕没柴烧的。”

  沈三爷深深地看她,二哥在他们面前总说,这小嫂子爱娇又傻气,离了他就活不成了,可你现在看她,哪里有半分慌乱惧怕的模样,不卑不亢、沉着冷静,竟是不让须眉半步。

  他不再多作逗留,起身作揖告辞已是另一番心境,走至毡帘前稍顿,回首道:“你若愿意,可随我一道去蜀地……”

  他看见一直垂颈凝想的二嫂,抬起头来朝他微摇,唇角浮起一抹笑意,整张小脸儿艳若桃李,她说:“二爷让我随你走,我便随你去,但他不会让我走的,莫说是生,便是死也是要我相陪,就是这样的坏呢。”

  她嘴里虽在抱怨着,眼眸却水汪汪柔得不像样子。

  沈三爷走出栖桐院许久了,心底的羡慕如潮迟迟不曾褪祛,这便是世间夫妻最相濡以沫的感情罢。

  可憾……他活了半生,从未体会过。

  第伍肆捌章 众生象2

  词曰:闭朱门、薄影渺,料峭初寒,不若春心冷。轿晃身摇多嗟叹。越是途穷,越是人声闹。

  枕衾寒、更漏数,暗夜乌啼,又是不眠夜。倚牖观梧桐月影,清辉照明,多少分离客。

  话说采蓉披衣进得房来,见田姜仍站在窗前出神,遂轻声道:“夫人怎没睡?可还在想白日里的事?”她叹息一声:“您也莫生气,常说树倒猢狲散,连亲兄弟都如此,更况那些人呢。”

  采蓉一早陪田姜乘轿去梁国公府寻徐令,但见朱门紧阖,叩兽面门钹许久,才来个仆子,只道主子不在,也不允轿进。她们候到日当午不见人出,只得离开,转而又去李光启、高达及陈延处,皆闭门谢客、不予理睬。

  兜兜转转整日方踏暮色沉阳回至沈府。

  田姜笑了笑,倒并不是气这个,他们日后将与沈二爷助昊王夺江山守天下,岂非翻脸无情的贼鼠之辈。

  此番探路一是做与有心人看,二是揣测沈二爷究何原由、会被锦衣卫及刑部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