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煜听得心火骤灭,阴沉着脸怒道:“他仗着那点功劳,在皇太后面前恃宠而骄,终有日必会养虎为患,朕定要了他的命。”
冯双林连忙磕头谢恩,恰有掌事太监匆匆而来,凑近朱煜耳边嘀咕几句,那朱煜面露复杂之色,默少顷即命摆驾坤宁宫,背着手自去了。
冯双林慢慢起身,抚平衣摆的褶皱,唇角浮起一抹略带戾气的笑容。
这正是:计就月中擒玉兔,谋成日里捉金乌。
……
光阴如箭,转瞬暑尽秋来,大理寺庭前那株丹桂,早早开了花。
杨衍坐在桌案前翻阅卷册,抬手去端盏,盏内残茶冷水浅底,不由皱起眉宇,瞟了瞟侧边侍立的张步岩。该生在大理寺历事一年余,表现中庸,于他则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清咳一嗓子,张步岩连忙过来作揖:“杨大人有何吩咐?”
还有何吩咐?实无冯舜钰半点眼色,指指杯盏,张步岩顿悟,急忙执壶替他斟茶。
“听闻你与冯舜钰同为肃州老乡,且是友邻,私塾、府学、国子监共同窗,说来也算青梅竹马。”杨衍浅笑问:“你就没察觉她有些不对劲之处么?”
张步岩暗忖这杨卿好不会用词,他与冯舜钰两少年,岂当得起青梅竹马之辞,却也不敢驳,想想回话:“冯生家境贫寒,学业却极好,也不见他有多努力,又擅拍马奉迎,很招人欢喜。”
说着便忆起屡屡被冯舜钰压于榜下的屈辱,心里就忍不住滴血。
杨衍不再理他了,吃口茶俯首继续看卷册,冯舜钰聪明狡猾的很,岂会再来自投罗网……小胆子,就那么笃定他会害她么,他心性清傲,还不屑与这种无害角色勾缠。
忽听一路脚足声响,伴着叽叽咕咕说话声,显得十分热闹,不由沉下脸命张步岩:“你去看都是谁在廊下喧哗,再来禀吾!”
张步岩不敢怠慢,匆匆掀帘出去了,也就稍过片刻,他脸色苍白的复转来,嚅着嘴皮子说不出话。
“怎么?见到鬼了不成?”杨衍正握笔疾书,不经意地看他一眼。
张步岩喘过气道:“冯……冯舜钰进来了。”这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啊!
杨衍手一颤,一滴饱墨落在纸间,淡淡洇染开来。
又犹如池水掷进一枚石子,荡起层层的涟漪。
第伍柒陆章 见旧人
但听得熟悉之声响起:“冯生见过杨大人。”
杨衍仿若没听见,手中执笔未停,过半刻后,慢慢抬起头来。
冯舜钰绾着青蓝巾,穿宽大儒生襕衫,白瓷脸儿,她那双眼睛生的最好,水汪汪能勾人魂魄。
莫名就恍惚了一下,仿佛该监生从未离开过大理寺,就这样自自然然地待在他身边。
“怎瘦了许多?”待话脱口而出,他才如梦初醒,不该这么问的,太温情。
舜钰也怔了怔,她想过重返大理寺时,杨衍会问的无数尖酸刻薄话,独不曾猜着这句。
杨衍也无需她答,只命张步岩退下,四处无人,他起身走近舜钰跟前,若有所思打量半晌,语气很冷淡:“你还敢回来?真笃定我不会把你交给刑部治死罪?!”
舜钰仰起颈子看他,朗朗回话:“不是杨大人让冯生回大理寺的吗?”
一句话堵的杨衍语塞,他皱起眉宇:“沈泽棠死在昭狱中,你来迟了。”
“冯生不是为他……”舜钰咬咬牙:“是为自己。”
杨衍默了默,忽而凑近她颊边,细白耳垂没有孔眼的痕迹。
舜钰本能地后退一步。
“你果然很聪明……”杨衍抻直腰板,似笑非笑地看她:“说起来沈泽棠毁吾清誉,而至遗臭民间,此仇不报非君子。不过他已逝……俗说逝者为大,过往权当烟消云散,不再追究。”他又添了句:“你先去吏部报册重入选簿罢!”
语毕,齐整衣襟抬足要走,皇帝朱煜命他午时至西暖阁,瞧窗外天色恰差不多时辰。
舜钰见他要离开,紧追着问:“当日离京历事时说妥的,待冯生回时,擢升任五品职寺正,可还算数?”
杨衍顿了顿:“吏部允调,我亦无谓。”即头也不回地走了。
舜钰这才长舒口气,淡淡露出笑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