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所有人的表情收进眼底,顾疏烟再次开口,“疏烟无话可说。”
“你是没法再解释了吧?”有人这样说道。
宣和帝迟迟没有下旨,而是扫向皇后和沈贵妃,皇后没有去看他,沈贵妃却点了点头。
这时,忽然从人群中走出一人,上前说道:“皇上,臣这里先前截到一封书信,请圣上过目。”
他高举着信封,上面没有属名,一边的公公立刻将信封接过来,递了上去。
宣和帝当着众人的面将其拆开,匆匆掠过后,脸色一沉,道:“定王妃,朕本以为是你一时糊涂才做出此等事,还想着饶你一命,没想到,到了此刻你竟还包庇他人,实在是罪无可恕。”
‘嘶’的一下,信封被甩了下来,掉落在顾疏烟的面前,她敛眉弯腰将其捡起来,信的上首赫然写着:父亲大人安好!
而落款则写着:女儿疏烟敬上!
中间的内容不出意外,正是说的那件事已办妥,只等顾城上京,一切便尘埃落定。
另有一人站了出来,道:“启禀圣上,刚才接到属下线报,顾上卿已于十天前悄悄出了边城,正在赶往上京的路上,如今人已至矾阳,再有一日便能进京。”
这时机把握的太过精准,顾疏烟刚认罪,就有人拿出这封信,与此同时又指出顾城已依照顾疏烟的话开始进京。
“他,带了多少人马?”
宣和帝脸色铁青,沉声问道。
那人低着头,道:“回圣上,据臣所知,已有两万兵马,且他未曾沿路报备上将,而是走的小路,臣等先前并无察觉。”
“皇上,顾上卿明显的包藏祸心,未经圣上召见竟私自带兵上京,不得不防啊。”
“哈哈哈哈……”顾疏烟忽然一阵大笑,惹怒了众大臣,“你笑什么?自已做的好事不知悔改,还笑得出来。”
“你以为仅凭那两万人马就可以成大事吗?”
“皇上,那顾家军那么多人,说不定早已做了其他打算,还请皇上下旨捉拿顾城以及一干亲信,迟则生变啊,圣上。”有大臣竟已跪了下来,仿佛顾城造反已成定局。
顾疏烟看在眼里,只觉得这出戏没有一点意思,“大家演得不累吗?”
“你这个妖女在说什么?”
“一个阶下囚也敢口出狂言?”
“呵呵……”顾疏烟继续轻笑,“皇上还未下旨定本妃的罪,你们就敢一口一个妖女的称呼本妃,简直是放肆至极。”
“再者说,本妃这妖女怎么了?是惑了你的心还是勾了你儿子的魂?还有你,阶下囚,你在说谁?你自己吗?本妃一日未定罪,那就是定王妃,你一个小小的四品官员,就敢如此说本妃,我看你是活得太舒服了吧?”
那两人被她怼的连连后退,一口气憋在心口上也上不来,下也下不去,甚是难堪。
顾疏烟眸光清澈,扫过所有的人,再次看向宣和帝,道:“皇上,这信根本不是我写的,这笔迹倒是将我的字模仿的很像,只是他不知道,我的信从来都是身边的嬷嬷写的。不信的话,您可以派人去定王府或者顾府去搜。”
第110章 当本王死了吗
顾疏烟这样一解释,众人都是一愣,她晃着手中的信,道:“这样的字,如果让诸位大人看到,想必会一阵暴怒吧!”
顾疏烟将信往旁边的江丞相手中一塞,笑盈盈的看着他。
江丞相看得眉毛一跳,将信往后一传。
“这字写的也太难看了。”
“对啊,五岁孩童都比她写的好看。”
顾疏烟将众人的议论看在眼里,道:“所以说,本妃自知这样的字拿不出手,便一直让嬷嬷替我代笔,我身边的人都知道此事,小渔,你说对不对。”
小渔还跪在那里,闻言抬头看了一眼宣和帝,吞了吞口水道:“王妃说的没错。”
“那说不定是你怕被人认出来,事关重大你不想让人知道,所以这次故意自己写的。”有人提出意见。
顾疏烟回头看向他,道:“这位大人,您脑子不正常,别说出来,会让人以为你这官是买来的。”
“你说什么?”那人暴怒,捏在衣袖里的骨节发白。
顾疏烟轻飘飘的回道:“难道不是吗?若这信是本妃写的,那只要我现在写几个字,立刻就见分晓,你脑子不正常,以为本妃也这么傻吗?就不怕被当场发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