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锦路_作者:漫漫行(100)

  一炷香后,时辰到了下午该进学的时间,沈皎便起身告辞了。

  坐在辇轿上,沈皎仔细思索自己答案。

  杨老太傅是天和帝的太傅,在先皇时期,对其倾心相授,是坚定的嫡长继承制的拥护者,多次在朝堂上进谏,斥责先皇废嫡立庶,一直为天和帝所尊敬,其继位后也常常加以恩赏。这些年虽已年过六旬,不问朝政,但却身体硬朗,担任一次主考官的精力绝对是有的。其无论是名声能力,还是资历威望,担任主考官,都足以令朝堂中人无法反驳。

  至于御史中丞许济,虽出身寒门,却是一位状元,并且刚直不阿,简在帝心,且在朝中并无太多的姻亲故旧,与朝臣牵连甚少。

  至于最后一位礼部尚书却是复杂了许多,苏弘的祖上四代为官,姻亲故旧甚多,其本人也求学于江南书院多年,为官后也收了不少门生,所为地域出身复杂,师门牵扯的故旧学生也多。但其却也是当代的大儒,礼部尚书的官职便足以说明一切。这位苏大人,是礼制的绝对拥护者,这样的人,信奉天地君亲师的道理,却是最忠于帝王的人,也是最不容易被拉拢的人。

  所以,这是她能想到的最好的三个人选。至于其他的三品以上的文臣,除了阁臣外,多数都已经有所站队。当热,她的老师张博均也是一品大员,也是没有入阁,也没有站队,她之所以不推荐老师,是其根本就对朝局不敢兴趣,在加上他教授的皇子,和其牵扯甚多,不适宜成为主考官。

  她不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会让天和帝满意,但这已经是她自己考虑最周全的答案了。

  回到崇文馆后,她收敛心神,将忐忑的心放松平缓,让自己静下心来,开始准备学习。

  散学的时候,没有了那道风姿清雅的背影站在那里等候自己,和自己一同回去,这让她的心中有一种怅然若失的不适感。直到她收到了卫赜派人送来的几本游记,这种感觉才消失不见,随之而来的是淡淡的温暖。不过,她也没有细想,只任由这种感觉继续停留。

  日子就这样度过,很快就到了三日后,这几天,朝中对于主考官的结果还没有定下来,不过,她知道春闱在即,这结果脱不了几天了。

  但现在对于她来说,还是要参加完今日的宴会再想其它。

  清晨,她被轻风细雨叫起后,便换上了淑惠长公主早已搭配好的衣裳首饰。

  湘妃色撒花百褶襦裙,外罩描金百蝶穿花苏绣云锦夹袄,头上是一套粉色宝石首饰,穿戴好后,披上狐裘,沈皎便往正院而去。

  她到时,大嫂乔氏已经在和淑惠长公主叙话了。

  淑惠长公主看着女儿的装扮,很是满意:“还是这打扮好看。”随后,又将女儿拉到身边,“你已经大了,梳妆打扮上也该上些心了,日后就照今日这么打扮。”女儿平日里装扮实在是太过素雅,首饰也只带了了的几件,连一般的贵女都不如,更何况阿皎的身份更加尊贵。

  可在崇文馆这样的进学之地,也不好穿着的过于华丽,以前阿皎还小,她便没有过问,但随着阿皎逐渐长大,衣着首饰等方面就要开始准备起来了。

  沈皎听到阿娘的嘱托,感受着头上带来的重量,觉得若是自己每日都戴这么重的东西,她会哭的。

  不过,看着淑惠长公主充满期待的眼神,她一时也说不出拒绝的话:“都听阿娘的。”

  她这些年,一直忙着学业,想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而这一切,都都需要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她很少有时间像普通的闺阁女孩般来陪伴自己的母亲。所以,她心中总有些愧疚,面对阿娘这样的期盼,她拒绝不了。

  和淑惠长公主叙了些话,便和大嫂一起离开了。

  第57章 拜见

  沈皎和大嫂出了院门,一起往梁国公府走去。她是梁国公府沈家的姑娘, 出门参加宴会自然要和姐妹们一同前去, 这才是家族。

  等她们到荣安堂时, 府中的姑娘除了还在禁足的四姑娘,连表姑娘吴雅安都已经围绕在老太太身边, 承欢膝下了,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

  众人见礼坐下后,老太太看着自己这位身份最为高贵的孙女,语气和蔼地关心了几句,便对着下方坐着的孙女们有些严肃地嘱托道:“出门在外, 要时时刻刻谨记自己是的身份,不要做出有辱家风的事情,另外要记住,你们是姐妹,不管在家中有什么口角争斗,在外都要互相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不为别的, 只因为你们是梁国公府的姑娘, 都姓沈。”说道最后的沈字时,老太太的语气充满了威严和郑重,扫向下方孙女的眼光也十分严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