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三是因为其排名第三而得名吗?”沈皎问道。
“是。”
沈皎点头,然后问向一旁的暗三:“你可有名字?在我这里这个称呼终究是不便。”
“奴婢是孤儿,没有名字,还请郡主赐名。”她是孤儿,不知道自己父母是谁,更不会有名字,成为暗卫后,有的也只是代号,名字对暗卫来说更是奢侈,只有成为首领和被陛下看重赐名才有的,她还不够资格。
“《九歌》中有载‘横大江兮扬灵’,便叫扬灵吧。”沈皎道。能在暗卫中,以女子之身得到第三的名次,要的便是扬帆前进的勇气和毅力。
“扬灵谢郡主赐名。”比起那些女性话的名字,这个名字十分符合她的心意。
之后的两日,沈皎便在蓬莱殿养病,可能是因为天和帝吩咐不准人打扰她养病,蓬莱殿中倒也清静。
但在第三日,她却没有想到会见到谢晴。
第127章 阻碍
蓬莱殿中, 沈皎看着眼前的谢晴,比之前几日又消瘦了些,但脸上却很是精神, 浑身上下更是充满一种锐气, 这是她从没有见过的。
“元嘉, 身体可好些了?”谢晴满眼关心和担忧的问道,那日曹御医所说的话,声音虽然不大, 但当时靠近前方的人都听到了, 再加上寻访名医的皇榜一出,可以说全大齐,甚至包括外邦都知道了元嘉郡主左臂被废的事, 她实在是担忧极了。
沈皎看着好友眼中满满的关心和着急,心中一暖,安慰道:“我没事,之前赜表哥已经在古籍中寻到不少方子, 曹御医正在和太医院的人一同研究,听说已有收获, 至少让我这条左臂写写字,冬日里少受些罪,是没问题的, 阿晴不要担心。”
昨日, 曹范已经向她说明, 将原本的“如果恢复的好”这样的不确定性改成了“一定”, 并且听说其在向天和帝回禀时,天和帝大喜,对其和太医院众人褒奖了一番,而进献方子的卫赜亦被天和帝盛赞,并赐下了赏赐。
这些,还是淑惠长公主在她面前提起的,并感概要好好重谢卫赜。
“不说我了,说说你吧。”沈皎拉着谢晴的手,一连串的问题直接脱口而出:“这几日过得如何?在做些什么?你怎么会想起今日进宫来看我?”
“你一下问这么多,让我先回答哪一个?”谢晴打趣道:“今日会进宫,是因为陛下让我写的关于重建熙和军的具体事宜的方案已经写好,所以我今日是来送奏疏的,看你只是顺道。”
沈皎表示她不在意谢晴的口是心非,大度得很:“奏疏写得可还顺利?”
“陛下允许祖父和父亲帮忙,因此还算是顺利。”谢晴说到这里时,眼中很是有些落寞,“元嘉,你知道吗,这几天我跟着祖父和父亲学了好多关于军队事务,我感觉自己就像傻子一样,什么都不懂,都不会。怨不得很多人都觉得女子从军是一件异想天开的事情,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我们什么都不会。”
“我之前一直觉得从军,只要武艺高强,不怕死就行了。”谢晴想到自己以前的认知,不禁摇了摇头:“从来没有想过其它的方面,比如军饷供应,如何招兵,如何行军等等问题。”
沈皎听着谢晴诉说着自己这些天的感悟,心中有些触动。
就像谢晴所说,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女子从军是一件天方夜谭的事情,除了男女之间因性别而存在的如力量上和武艺上天生的差距外,更多的是女子和男子之间从小接受的教育不同。
如谢晴这么大的女子,特别是大齐的贵女,从小到大所接受的课程,除了女红掌管中馈等外,读书也只是朝着吟诗作画等风雅之事上培养,为的不过是陶冶情操。
而大齐的贵族男子就不同了,从小跟在父亲身边,从文者,专注学问,史书经策,涉猎颇丰,除了为了科举,还要知道朝局,甚至要学习朝政,小到一县治理,大到国家朝政,都是跟在父亲身后,从下耳濡目染,一点点积累而来。
至于从武者,除了要从小习武外,更要学习兵法策略,如何管理军队等问题,甚至在十三四岁的年纪就会被家里扔进军营里,摸爬滚打,他们对军队熟悉,而不是向现在的谢晴一样,对军队里的情况两眼抹黑,什么都不知道。
连军队制度和情况这些都不知道,又何谈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