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锦路_作者:漫漫行(251)

  “其余的事情都准备好了,六姐姐放心。”

  沈皎话音刚落,这时便一位侍女走了进来,禀道:“郡主,六姑娘,长公主让奴婢来通知,圣驾已到据梁国公府还有一里路,离太史局测算的吉时也只剩不到半个使臣。”

  “你告诉阿娘,我这里一切都妥当,让阿娘她们安心接驾就好。”沈皎回道。

  第139章 及笄

  梁国公府门前, 中门大开。

  以淑惠长公主和梁国公沈邦靖为首齐聚在梁国公府门前, 等待着圣驾的到来。

  不多时, 只见禁军开道,圣驾缓缓而来,其后还跟着凤辇和太子与太子妃的车架。

  随着宫人唱喏,梁国公府门前众人跪拜,请安参拜声不绝于耳。

  “陛下有旨,众人免礼, 起。”胡喜在天和帝的示意下高声唱到。

  胡喜话落后, 便赶紧撩起龙辇的围帘。

  “今日朕同诸位一般都是来参加元嘉的及笄礼的, 都是客, 客随主便。”天和帝说完从龙辇下来后,对着众人说道, 最后含笑着将目光放在了一旁的淑惠长公主和沈邦靖身上。

  “皇兄请。”淑惠长公主笑着对天和帝和从凤辇上下来的卫皇后道:“皇嫂请。”然后对后面的太子和太子妃点头示意。

  “离及时还有多长时间?”天和帝一边向中门走去,一边对着淑惠长公主问道。

  “还有两刻钟左右。”淑惠长公主答道,见天和帝点了点头不再说话。便对着身旁的卫皇后道:“今日要麻烦皇嫂了。”

  “我很喜欢元嘉这孩子, 能给她做正宾我也很高兴,皇妹若是不邀我,我也是要自荐的。”卫皇后玩笑道。

  “来之前, 陛下对我说为元嘉赐字为重光。”卫皇后对着身旁的淑惠长公主道。

  “晟者, 明也。重光者,日也。”淑惠长公主听后不可置否, “倒是多谢皇兄费心了, 此字暗合元嘉的之名。”虽然嘴中夸赞, 但淑惠长公主心中并不喜欢,她的皇兄不仅剥夺了她们给女儿起名字的权利,如今连这起字的权利也被剥夺,她心中焉能喜欢。

  她和沈邦靖原本已经为女儿起好字,名为若华,《楚辞·天问》有载:“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她愿自己的女儿日后能如若华这神树之花一般永远光明美好,如此也暗合晟字之意。

  至于她皇兄所起的重光二字,淑慧长公主皱了皱眉,她不知道这二字是否像她猜测的寓意一般,若是,这二字与一个女子来说未免太重了。

  一旁的卫皇后似乎知道淑慧长公主所想,安抚地轻声道:“表字不过是长辈对于晚辈的祝愿。今日是元嘉的好日子,你这个做阿娘的,可有得忙了,还不打气些精神。”

  卫皇后声音小得很,只有她们二人自己听得到。在旁人眼中便是卫皇后和淑慧长公主情意深厚的表现,连走在天和帝身后也敢亲密地聊天。

  听了卫皇后的话,淑慧长公主瞬间松开紧皱的眉头,脸上挂上愉悦的笑容,和卫皇后一同朝前走去。

  沈皎看着眼前的谢晴,嘴角不自觉地勾起,“来了?”

  “嗯。”谢晴笑着点了点头,“你的及笄礼,我自是不会错过。”

  “什么时候回来的?”沈皎将谢晴拉到一旁,亲切地问道。

  “紧赶慢赶,也只在昨日回家。”谢晴笑着道:“既然答应了给你做赞者,就不会让你在行礼时,没有赞者丢人的。”

  沈皎听后挑眉,便是她现在去找赞者,都能一抓一大把,不过看在谢晴今天前来不易的份上,她表示可以对其嘴上占的便宜不计较:“这次回来,是为了扩招熙和军吧。”正是因为知道谢晴最近要回来准备此事,她才会邀其为赞者。毕竟,当淑慧长公主问她赞者何人时?她脑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谢晴,这是她今生至交。

  “不错。”谢晴点了点头。

  正在这时,外面响起了赞礼的声音:“开宗祠。”

  “此事稍后再说。”谢晴道:“今日还是你的及笄礼最重要。”

  “嗯。”沈皎点了点头。

  巳时三刻,沈家宗祠开,沈邦靖和淑惠长公主恭请天和帝坐于尊位后,然后对着前来观礼的客人致谢后,立于东侧。有司托盘于西面阶梯下。

  这时,由礼部派来的赞礼开始唱到:“笄礼始,全场静。天地造万物,万物兴恒,以家以国,祖光荣耀。父母传我,人生家国,贵至荣和。夫,人之因幼,少而及往,青年独立继承。家、族、国纳其人之成立,与其人之权利,其成人者受个体生存,家族责任,社会义务之命。此,特予正礼明典。成人笄礼开始,礼乐起!请赞者入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