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究其原因,是这个世界不够富裕,发展不够的原因。其实之前在和暗彦的交谈中,她就由此想法。在暗彦或者这个时代的人看来,水灾,蝗灾,旱灾这样的事情都是全凭天意,非人力可以阻挡。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在她的前世,哪里还有蝗灾的存在。旱灾,水灾也都有有效的应对措施,其中大修水利工程,更是让人们杜绝了绝大部分的水灾。她询问过章县的情况,她可以说这样的降雨量,在她的那个年代,虽然也会造成一部分庄稼的死亡,但是却绝不会出现像章县决堤和整个农田的毁坏。
还有,就是粮食的产量问题。大齐的粮食因为前陈时期有着占城稻的传入,在大齐百姓一代代的改进下,产量也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百姓却也只是能填报肚子而已。所以,粮食的产量真的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对此,她却没有任何办法,她前世又不是学习生物农业这些类的,对这些真的是一点都不了解。但她相信,百姓的智慧是无穷的,从古至今农业一步步的发展,就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个事实,占城稻的一步步改进也是这个事实的最具体体现。所以,只要她对这样的行为加以鼓励和奖励,再一步步加强这个时代的教育,大齐会加快自己的历史进程,朝着她前世的时代一步步靠近。
她能做得是时代的推进者,而不是创造者,创造一个时代的,是这个时代的所有人。
想到这,沈皎自嘲地笑了笑,她觉得自己的野心真的越来越大,从一开始的只想要保住自己命,到推动熙和军的建立,想要改变女子的地位,到现在想要推动整个时代。
不过,不管这个野心有多大,她只要确立了目标,就会一步步去实现。
沈皎将思绪和目光拉回现在的视角,踏实地做好每一步才是重点。沈皎又问了卫赜一些具体的关于管理和安置灾民的办法,随后又问了一些正在劳动的灾民的想法,从中获益不少。直到天快黑了,才返回任安郡郡城。
等到了卫赜给她特意安排好的院子,她此时才有了和卫单独聊上一聊的时间。
第180章 名分
沈皎和卫赜面对面的坐在棋盘前, 沈皎看着眼下的棋局, 笑着道:“赜表哥的棋力比之前又上了一层。”
“与阿皎对战, 怎敢不用全力?”卫赜话语上满是笑意, 但看着棋局的眼睛却全是认真:“若是稍微一走神, 恐怕这棋局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吧!”
沈皎不可置否, 她与卫赜的对弈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对双方的棋力都了如指掌。卫赜离开的这两年她在京中也不是玩儿的,对于朝政付出了不知多少精力。这一年, 心智手段也在不断地增长。这棋力也亦是有所增加。
“阿皎, 承让。”卫赜落完手中的白旗,对着沈皎笑着说道。
沈皎看了一眼棋局, 将右手手中的棋子放回, 脸色不变, 依旧笑着道:“是我输了。”
“侥幸而已。”卫赜叹了一口气道:“看来阿皎这一年多的成长了太多,以远超我想象。”
对于卫赜口中的所说的成长,而不单是指她棋力上的长进,沈皎听后脸色不便, 她知道卫赜想要表达的远非这眼前的棋局这么简单,随后便听到卫赜似是感慨地说道:“看来我可是要好好努力了, 不然以后连站在阿皎身边的机会都没有了。”
“赜表哥说笑了。”沈皎抿了一口茶,笑着道:“便是我成长再多,今日不依旧是败在赜表哥的手上吗?”
“以后恐怕就不会了。”卫赜认真的道:“就像前些日子若非阿皎派人来给我送信, 恐怕我连端王殿下前来齐州府的事情都不会知道。更不会有后来的防范,若不是阿皎, 恐怕我连这条命都已经搭进去了。”他说得是实情,若不是阿皎派人给他送信,告知他朝廷以端王为首的钦差前来山东的实情,也不会提早做好防备加强自己和张敬宗身边的护卫人手,让杨叔达的刺杀计划没有成功,还活捉了刺客。若不是那封信,他也不会四处派人探听,兴许就错过了端王召见各州郡官吏的时间。到时就算他在刺杀下活了下来,也会被杨叔达扣一个不敬钦差大臣的帽子。所以,与他来说,阿皎的这封信真的是及时雨,还是救命的及时雨。
卫赜看向对面的沈皎,一年多没见,他的女孩的眉眼已经慢慢长开,五官精致绝伦,眉目如画,肌若凝脂,皎若秋月。现在的阿皎俨然之前那个小姑娘了,个子也已经抽高,长高了不少,俨然是已经长成端丽冠绝的大姑娘了,也更加惹人注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