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锦路_作者:漫漫行(34)

  “我喜欢颜体的端庄阳刚,气势恢宏之感,在江南养病时,皇舅舅又让人送来了许多颜鲁公的字帖,于是就临上了。”沈皎回答着张博钧的问题。她自前世起就喜欢颜体,瑰丽,雄健,阔大,是她最喜欢的楷书之体。

  而一旁的张博钧看着面前的元嘉郡主,发现她与一般的女孩很是不同,突然觉得自己被迫收下的这个学生,以后会跟他带来很多惊喜。

  第19章 学习

  一上午的时间,沈皎都在各种考教中度过。这点难度,对于她来说应对的十分轻松。

  她在江南静养时,不宜外出,只能靠书本打发时间。后来皇舅舅就派人送来了颜真卿的字帖,和各种启蒙书籍。随行而来的还有女官阿碧。

  阿碧本名孙碧,是翰林院编修之女。不只擅长打理诸多锁事,还通晓诗书。因其是家中长女,曾教过几个弟妹读书,所以对幼童所学书籍颇为精通,沈皎在这之前,都是跟着她学习。

  再加上她前世生活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对一些知识有着不同的见解,这些见解结合扎实的基础知识,往往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张博钧听着沈皎的回答,心中暗自点头,这位郡主与平常女孩不同,也许自己按照圣意收她为徒,会是一个十分明智的决定。

  待到中午,沈皎才完成了张博钧对于她的考评。

  “郡主以前学习的功课都很不错,不需再重新来过。待用完膳,从下午开始,我会为郡主讲解急就章。”张博钧安排完下午的课程,便起身离去。

  沈皎起身恭送,看着张博钧背影渐行渐远,想起早上胡公公传来的话,便对身边的侍女吩咐道:“去紫宸宫。”

  “回禀郡主,刚刚宫人已将小辇抬至崇文馆外。”

  沈皎听到侍女的回禀心中松了一口气,从崇文馆到紫宸宫要步行两刻钟的时间,以自己这病弱的身体和两只小短腿,从这走到紫宸宫,再走回来绝对会被折腾病。一想到那喝了三年的苦药,沈皎的内心真的想哭着拒绝,她想和这些药再也不相见。

  显然天和帝十分清楚外甥女的身体情况,才会赐下这小辇来。为沈皎打造的铜辇车礼制上同公主相同,在內宫可以通行至各大宫殿的宫墙外,在外宫却只能行至崇文馆门口。

  崇文馆位于大齐皇宫的最外围,每个来崇文馆上学的世家子弟都乘马车至崇文馆偏门下车,再步行至讲堂正殿上课。正门除了有规制的辇车外都不可在此停靠,所以一般在崇文馆正门下车的都是皇子,如今又多了个沈皎。

  从崇文馆往里去,便是大齐的内阁等朝中大臣的办公区。外宫和內宫从皇上居住的紫宸宫分开,在外宫行走的皇亲贵族和朝中大臣,除皇太子这个储君外,任何人若无皇上恩典,都不得乘车骑马。所以,今日沈皎能从从崇文馆乘小辇到紫宸宫,在别人看来,绝对是一份旁人无法迄及的圣宠和荣耀,可是在她自己看来,不过是长辈的体谅和关爱罢了。

  当沈皎走出偏殿,想要往正门而去时,便看到自家三哥态度恭谦地领着三个华服公子往自己这边走来,沈皎知道这便是在崇文馆念书的三位皇子了。

  年龄最大的一位一身十三四岁的模样,一身青色宋锦长袍,肩上用金线勾勒出双龙纹,杏黄色玉带束腰,身姿挺拔。面容俊秀,眉眼间透出一股骄矜之色,却并无盛气凌人的感觉,让人感到厌烦。沈皎知道这便是七皇子了。

  而一旁的八皇子一身浅蓝色锦袍,十一二岁的样子,眉目如画,比女孩还要精致,但气质却颇为淡漠。一双琉璃色的眼睛,冷淡疏离,拒人千里。

  最小的九皇子不过九岁的年纪,却神色温和,举手投足间给人一种温文尔雅,如沐春风之感。眉目清秀,身材俊俏,一身月华色衣袍,更衬得他温润如玉,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等到几人走到眼前,沈皎看到三哥虽然面色恭谦,但眼睛中却露出些许不耐之色。只见他转身向介绍:“三位殿下,这便是家妹。”说完,沈长映又看向妹妹,“九妹,这是七皇子,八皇子,九皇子。”在外面,沈长冀和沈长映一般都按照沈家的大排行称呼自己的妹妹。

  沈皎赶紧行礼:“元嘉见过三位殿下。”皇子不同于公主,庶出公主礼同郡王,而皇子若无大错,在成亲后都会加封亲王爵,只是看封地多少罢了。

  “元嘉妹妹快请起。”身为兄长的七皇子率先开了口,又带着两个弟弟回了半礼问了好。虽说皇子身份尊贵,但他们现在一无爵位封地,二无官职在身,对于这位自出生起就有爵位封地的表妹,还是应该还半礼以示尊重。再说,以父皇对这位小表妹的圣眷,还是态度谦和些为好。若不然,先前的晋王和三公主便是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