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锦路_作者:漫漫行(548)

  如今的阿新,再也不是被她刚刚捡到的那个小孩子了,如今的阿新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在郡主府上已经是一名长史了。阿新,终究是没有让她失望。

  由此可见,女子只要培养得当,未必就比男子差。

  正在这时,一名侍女前来禀报道:“郡主,宫中来人,陛下召见。”

  紫宸宫

  三十多岁的永昌帝看着面前的沈皎,笑着道:“听闻今日京华书院公布新入学的女学生名单,可是轰动一时,到现在京华书院的门口还是被人围得水泄不通呢。朕在此恭喜元嘉妹妹了。”

  沈皎看着眼前的永昌帝,笑着道:“若不是陛下鼎力支持,元嘉就是有再多的想法,京华书院也得不到如今的成就。”三年前,天和帝退位,称太上皇,将皇位传给太子,也就是如今的永昌帝,卫皇后被尊位太后,谢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原太子妃为皇后,嫡长子萧铭被封为太子,自此新的一朝开始。

  很多人都以为天和帝退位只是做做样子,博一个好名声,但是谁都没有想到天和帝成为太上皇后,真的放权了,将权利完完全全地交给了永昌帝,然后每日除了教养起孙子,就是养花弄草陪伴卫皇后,若说有什么特别的,就是天和帝自己在宫里开了一片农田,专门研究栽种各种改良的粮种。

  沈皎本以为太子不会如天和帝一般信任她,但是出乎她意料的是,永昌帝和天和帝一样对于她做的事情,一如既往的支持。沈皎感觉到,天和帝定然将国师对她的批命告诉了永昌帝,不然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特别是五年前,她要创办京华书院的时候,京中学子抗议,除了她接连五日拜访各大世家家主,京中书院的院长,还有京中的各大鸿儒外,最少不了的就是太子和卫家的鼎力支持。若不然,她是建不成京华书院的。

  而这些年,京华书院的发展如此迅速,也是永昌帝扶持的结果。

  沈皎知道永昌帝找她前来,定然是不会只为了这件事情。果然,便听到永昌帝道:“北方大捷,谢将军立下大功,朕要在宫中设宴庆祝。”

  永昌帝所说的谢将军便是谢晴,自三年前谢晴镇守北方边境到现在总算是大胜而归,这让她心中多年的担忧终算放下了些。

  她现在内心十分激动,不只是对好友归来的高兴,还有便是她筹划多年的心愿终是可以提上议程,谢晴的归来将是她强有力的助力。

  第337章 童子试

  元嘉长公主府, 正院。

  沈皎和卫赜相对而坐。

  “刚才我看到谢将军出去了。”卫赜温柔地看向一旁的妻子, 问道:“对那件事, 可是已经提上议程了?”

  “不错。”沈皎承认道:“赜表哥也知道我的志向是什么, 为了这件事情, 我准备了十几年, 特别是从入朝之后,这些年我走的每一步路,都是在给此事铺路。”

  “如今, 各个地方的学堂已经建成, 寒门学子已经更多的走向朝堂,相信过不了多久, 和世家就会达成平衡的局面。”在这方面, 她不得不佩服世家的远见和学识, 在建立学堂后不久,世家也派遣自己家族的子弟入学堂学习,不再是固步自封的局面,世家的开拓精神, 她觉得便是其能够长时间屹立在朝堂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从熙和军入朝,这些年逐渐建立了不少的军功, 谢晴如今也官至正三品将军,这个年纪,便是男子也少有人能及, 熙和军的其他将领也都官职不小,这些年, 熙和军的战绩满朝可见,绝对是军功累累,不输于任何一支军队。”

  “我入朝也有接近十年的时间,这十年间,我创学堂,推广土芋,开化百姓思想,治理水患,修正晚膳大齐律,创建女子学堂,为大齐也算是做出了不少贡献,赢得了不少名声。我官至正三品,也算是朝堂大员,权重一方。”

  卫赜看着眼前的妻子,眉目间带有的自信,不由一笑,他喜欢妻子这样自信从容的样子,这就是他心仪的爱人。

  “这五年,我创办京华书院,广收天下的女学生,不论家世高低,费尽心血培养了一批有学问,有理想的女学生,这些女孩子,她们有着经世致用之才,学问见识绝对不会比男子低上多少,更重要的是她们心中有理想,有上进心,她们希望能够依靠自己在这个世上站稳脚跟。”沈皎想着自己培养的那群女学生,不由慈爱地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