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他也明白了天和帝震怒的原因。
只是,他猜不透天和帝为什么要将如此机密的事情对他说出,知道的太多,对于他们这些臣子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正当他疑惑和担忧时,天和帝的声音再次响起。
“朕明日会在朝堂上任命你前往西南,全权负责调查此事。”说道这时,天和帝似乎一顿,眼中闪过利芒,继续说道:“随行一起负责调查的还有王段。”
说道这,天和帝的话中带着浓重的杀意:“你调查时,如果查到什么被王家阻拦或掩盖,也不要深究,做做样子就行,但要记录下来,拟密折呈给朕。”
“至于事情的调查,朕会交给暗卫在暗中进行,你要做得便是让王家放松警惕,让他们以为朕依旧相信他们,而你对他们给出的结果也深信不疑。如此,便够了,不要多做什么。”
“臣明白,必不会辜负陛下所托。”
沈邦靖明白,天和帝这是要: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第43章 加封
紫宸宫偏殿
沈邦靖恭敬地站在下方,对着龙椅上帝王的旨意躬身领旨。
天和帝传达完自己的意思后, 看着眼前的臣子兼妹夫毫不犹豫地躬身应诺, 心中的怒火终是散去了不少。
虽然他的臣子中有王家这种罪不容诛的逆臣, 但却也存在着向如沈家一般的忠贞之士。
他想起沈家的臣子,无论是武将还是文臣, 在朝中都从不拉帮结派,参与党争,都只一心做个纯臣。沈家虽然也如王家一般位高权重,甚至更胜一筹,但两族的处事方式却截然不同。
沈家的武将, 无论是谁,在出征结束后都会主动上交兵权,对族中子弟也是教养严格,在朝堂上,被御史弹劾的京中子弟基本不会有沈家人。
而王家呢,靠着手中的兵权收拢当地的官员,欺瞒朝廷, 不尊圣旨, 妄图将西南经营成自己的地盘。
可以想象, 长久以往,王家必定会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
这倒也解释了王家子弟这么多年敢一直嚣张跋扈的原因。
有西南的土地和兵马作为依仗,自然觉得他们王家有资本和底气来肆意无度。
这些年, 弹劾王家子弟骄纵跋扈, 嚣张妄为的折子都快摆满了他的御案, 但是因为顾及韩国公在他登基时所立下的功劳。他除了处置了几个激起官怒民怨的案子外,其余的都被他一力压了下去。
可是,他却没有想到,自己对王家如此的宽容优待,换来的确是其日益增长的野心。
不过,看着对自己忠心耿耿的沈邦靖,他心中又颇感欣慰。
想到这,他将紧握地双手慢慢松开,又重新抚摸上御案上带着血迹的龙袍,冰冷的眼中带着点点暖意。
这世间,愿意向元嘉一般不假思索地用生命护着他的人,恐怕不会有几个了。
每当想起昨日小小的女孩,用自己柔弱单薄的小身子,不顾一切地挡在自己面前,他的心中就一片柔软和怜惜。
“昨日若不是元嘉护着朕,朕恐怕已经去见列位先祖了。”天和帝对着下方的沈邦靖,感慨地说着,语气温和怜爱,再也不复刚才的冰冷和震怒。
“元嘉因为朕,小小的年纪已经遭了太多的罪。”说道这,龙椅上的帝王,语气充满了慈爱和怜惜,“朕准备将扬州的建安郡也赐给阿皎当封地,将食邑加到三千户,另外当地的茶税阿皎可得二成。”
天和帝刚说完话,便看到下方的沈邦靖要推辞的神色,直接打断了他的话:“这件事不是与你商量,而是圣旨,你不必请辞。”
“这是元嘉应得的,也是朕的一点补偿,再多的封地也比不上元嘉待朕的一片真心。”想起早晨女孩苍白的小脸趴在床上,十分认真地说着要要永远护着自己的话,他的心中就觉得无比温暖。
“你不必担心朝堂上,元嘉以命护朕,救了朕的性命,这便是功在朝堂,功在社稷,不会有人说什么,你安心就是。”天和帝自然知道沈邦靖在担心什么。
但他不以为然,难道他的性命还不值三千户的食邑和建安郡每年二成的茶税。
沈邦靖听到天和帝如此说,也就不再说什么,直接领旨谢恩;“臣替元嘉谢陛下隆恩。”
他知道这次阿皎舍身救驾,依照天和帝的性子和对阿皎本来的宠爱,这封赏就必不会轻,只是,他从没想过,天和帝这次的手笔会如此之大,让他有些吃惊。